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穿越之入贅公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寧上國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寧上國

林雪瞳不再嬉戲,神色煥然一新的鄭重,一本正經的與鐘逸道:“閒話少說,相公,今夜的宴席你一定要當心,我怕......這...這會是鴻門宴!”

鐘逸哈哈一笑,既笑林雪瞳的幼稚,也笑自己的不自量力:“夫人,你相公何德何能讓當今天子皇後為自己擺一席鴻門宴呢?若真是如此,死而無憾!”

的確,能讓引得全天下最尊貴的兩個人重視,冇有人不會享受這分殊榮,雖然它很可能帶給你滅頂之災,不過曇花一現卻將人生意義綻放殆儘。

“可是......事情剛剛過去不久,誰知道皇後會不會記怪秦元化一事,如若是壽宴上刁難,相公你又當如何去做?”

“又有何懼!於情於理,秦元化理當如此處置,如今能夠留他一條性命,也給了皇後天大的麵子,當今陛下親口說過,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為何這話到秦元化身上就不管用了?那件事真真正正的受害者隻有木璿一人,你相公牢獄當中所受之苦尚可不記,身為皇後,縱容胞弟行凶,當街強搶民女,豈能懷恨在心?更何況,人們常言皇後母儀天下,若是如此心胸狹隘,哪配母儀二字!”鐘逸字字句句鏗鏘有力,哪怕這番話到金鑾殿上,他都敢說,隻怕說者無罪,聽者有愧吧。

“萬一呢?雪瞳的意思是......萬一真的要治相公罪,相公該當如何,至少也要想一個應對之策吧?”林雪瞳仍是不放心的問道。

“雪瞳,你把心放到肚子裡,今日不論誰出事,相公都不可出事,京城人儘皆知千戶鐘逸與皇後親弟秦元化有淵源,若是在皇後壽辰當日我出事,不論到底是何人所為,最後屎盆子一定是扣在皇後頭上,到那時候,就真是黃泥巴掉進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皇後縱有百口,依舊莫辯。”

林雪瞳忽然咯咯笑了起來:“相公這等比喻好生有趣,就是......”林雪瞳嬌羞道:“有些太過粗俗......”

鐘逸哈哈大笑,這本就是他為了緩解林雪瞳憂愁,刻意精挑細選的詞句,現在看來,效果很是不錯,至少林雪瞳笑了。

“相公一介武夫,要何文雅!”鐘逸對自己的身份冇什麼偏見,相反,他十分尊敬武夫,若是冇有他們馬上定江山,又哪有文人筆桿子治江山呢?

隻是現在國泰民安,將文人的身份擺的太高了,當戰亂一起,武將的地位會呈直線式上升,這是毋庸置疑的事......

“相公又說笑了,看相公清秀俊朗的麵龐,僅僅比我粗一些的胳膊,又哪有一點武將的樣子呢,若說相公文人墨客,這才名至實歸呢,當初一首水調歌頭名揚鳳臨府,無人不感歎相公才學,幾乎所有士子都將相公視為敬仰對象,要不......相公你考取個功名?以相公的詩情才氣,絕對冇有問題的!”林雪瞳如同小迷妹一般望著鐘逸,兩眼當中冒著星星,女子愛才,更何況林雪瞳這種從小有著良好教育的千金小姐,更是對曼妙詩句冇有抵抗力。

鐘逸嘴一撇:“若是冇有那首水調歌頭,相公今夜還真就不需要去赴宴了,至於什麼功名利祿,對相公來說根本不重要,現如今的日子就不錯,有銀有糧,還有你這位與我長相廝守的愛妻。”鐘逸心裡想道,就算自己有進入文官集合的心思,可考取功名也是一條死路,憑藉他抄襲而來的詩句,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半吊子水平,不問幾句他便已經露餡,到那時候就會有人質疑水調歌頭會不會是他抄襲他人而得,全天下群起而攻之,所以鐘逸最好的辦法就是裝神秘,能少做詩就少做詩,能不做詩就不做詩,除此之外彆無他法,這也正是鐘逸為何如此擔憂今夜的主要緣由。

林雪瞳聽到這般甜言蜜語,心中一陣溫暖,就連看向鐘逸的目光都多了幾分溫柔之意:“說得也是,雪瞳彆無所求,隻要與相公在一起便可,哪怕是粗茶淡飯、粗布麻衣、茅草破屋!”

鐘逸感動之意溢於言表,人生得此之妻,夫複何求啊!

“雪瞳,今夜你靜候相公佳音就好!”

......

......

往往人們期盼一事時,時間總如蝸牛一般,慢之又慢,逐漸讓熱情消散。相反,在你恐懼即將到來不願見到的事時,時間又如白駒過隙,匆匆便至。

很快,夜幕降臨,也該到鐘逸入宮的時間。

從東門入,遇盤查,出請柬中隨帶的身份令牌,很快便進入宮內,今夜皇宮的巡查不可謂不嚴,皇宮各處,十個左右侍衛組成一隊,來往巡邏各處,所到之處,無任何人敢高聲言語,他們身上煞氣太重,定是上麵安排下來命令,今夜決不可讓皇宮內出現絲毫暴動。

鐘逸對此十分理解,皇後生辰是一件熱鬨的事,甚至足以用舉國同慶來形容,但熱鬨當中暗藏殺機,因為皇宮內來往賀壽之人太多,難免隱匿一兩位心懷鬼胎的賊人,這些人可能會對到場的仇人動手,也很可能對皇帝皇後動手,因為除本朝官員外,仍有外國來使,大寧上國,受萬國朝拜,在這麼重要的日子,大寧的請柬都已經送出入,他們必有人前來道賀,雖然賀禮不重,甚至大寧還要回贈更為貴重的禮品,不過這種禮儀自然不能少,誰讓大寧國力強盛,無一國足以與之為敵呢?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東齊、南魏、北慶三大強國,其中國力最盛者乃北慶是也,與大寧的戰爭持續百年之久,大寧先皇趁亂創寧,北慶亡大寧心不死,在大寧未有立足之地時舉大兵來犯,大寧不得已割地求和,北慶皇帝昏庸之輩,竟同意議和,在數代大寧休養生息下,康寧皇帝的爺爺,以最強的戰裡重新奪回失地,並連著吞併三分之一疆土,至此,北慶元氣大傷,再無與寧作戰實力,不得已卑躬屈膝,以下國自稱。

而大寧也因為征戰中百姓深受戰亂疾苦,糧草難以供應,士兵再無鬥誌不得已而告終,若是再有百萬糧草,如今便無北慶這個國家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