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氏控製秦國的操作正在進行當中,不出現重大的反覆,哪怕是過程會出現曲折,秦國反正是冇跑了。
在陰氏逐步加強對秦國的控製時,戰略角度方麵怎麼都需要進行一些改變,陰氏與魏氏的合作變得不再重要,相反陰氏該想著怎麼把“魏”地拿到手了。
“魏”地當然是魏氏的發家之地,他們跟趙氏的情況還不一樣。
陰氏能成功跟趙氏置換封領的基礎是,趙氏破敗並且情勢看著有點不妙,導致趙武極度需要一塊好的封領給趙氏回一波血。
魏氏跟陰氏差不多同一時間段成為卿位家族,以人脈、人口和土地來判定,當初的魏氏肯定比陰氏強。
也就是呂武經營有方,政治格局方麵深諳審時度勢,才漸漸拉近與魏氏的差距,後來更是進行反超,一超過就在數年內拉開了彼此的實力差距。
當然了,呂武在封領、人口和資源、技術上的積累是夠了,獨獨缺少一種曆史底蘊。
一個家族的底蘊這種玩意吧?想讓所有人提起誰就覺得牛逼,真不是一代人就能夠達成,需要數代人的沉澱與經營。
有一句話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某個家族突然躥起來,也許不到一代人就完蛋了,很正常的。
以目前人的思想,他們承認呂武這個人無比厲害,至於陰氏到底能夠興盛多久,大家一起走著瞧唄。
某日。
呂武審閱完《陰氏律法》,進入到處理國事的時間,要好好檢視各家族封領置換進程,做完了該將譚國和紀國傳來的情況看仔細,宮城那邊來人了。
“元戎,兄長噎至昏厥。”楊乾看上去冇有什麼哀色。
呂武霍地就站起來,急切問道:“君上幾時昏厥,可曾醒來?”
楊乾將呂武的表現看在眼裡,牢牢地記在心裡,說道:“幸賴喉中之物及時取出,兄長醒來交代些許事宜,便再昏厥不醒。”
這樣就冇有什麼好說的了。
呂武招呼來家臣,語速極快地說道:“邀各‘卿’來此,知會‘閽衛’宮城許進不許出,‘新田’各門緊閉。”
他又看向楊乾,問道:“公子彪何在?”
楊乾一個愣神,遲疑聲說道:“陪伴兄長左右。”
這個公子彪當然是國君的嫡長子,出生於周天子繼位後的第六年,也就是公元前566年。
等於是國君回國後的第二年就有嫡長子,那年姬周十五歲。
公子彪的母親來自杞國,也就是處在齊國和魯國包夾的一個不入流小國。
而姬周還流落在周王室當落魄公子的時候,來自杞國的女人早就陪伴左右。從這裡也能看出姬周之前有多麼不受到晉國公室的重視,要不然夫人絕對不會是這樣的出身。
在晉國的儲君有冇有被重視隻需要看一個方麵,也就是夫人不是來自秦國,便會是來自齊國。
為什麼那樣?因為大多數強大的諸侯國都是姬姓,秦國是趙氏嬴姓,齊國是呂氏薑姓。
在漫長的曆史之中,晉國的公室跟秦國公室聯姻最多,以至於留下一個“秦晉之好”的成語給後世。
很快,得到通知的各個“卿”來了。
他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來陰氏府宅呂武也冇有一個來了就說一次,打算等人聚齊了再說。
因為其餘七位“卿”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看到楊乾在場就不免覺得奇怪。
該怎麼評價國君的這位胞弟呢?國君不止一次想栽培楊乾,機會也得到過很多次,問題是楊乾是個十分頑劣的人,每一次都將機會錯過了。
在某一次出征南下時,其實也就是上一次“沫之戰”後,晉國幾個軍團迴轉“虎牢”,國君帶著上軍壓迫鄭國,楊乾在行軍狀態下乾出了駕車亂竄的事情,差點撞上魏絳的戰車。
國君慣著楊乾,其餘人多多少少會給點麵子,隻不過那是平時。
晉國是一個軍果主義國家,包括國君和八“卿”在內,誰都不敢在軍事相關上瞎胡搞,何況是一個楊乾?
以晉國貴族的性格,成敵對了冇得說就是擺明陣仗直接開乾,怎麼都不會刻意做打臉不打死的事情,魏絳作為上軍司馬當時是有權將滋擾次序的楊乾斬了的。
然而,魏絳亂法了,他不敢殺掉國君唯一的弟弟,選擇讓楊乾的馭手當場撲街。
那一次魏絳是給了國君麵子也丟了上軍司馬的職位,新一輪卿位變動成為上軍尉。
所以說,貴族就是貴族,家族不倒,人倒了分分鐘還會爬起來,並且家族足夠給力為前提,重新爬起來的那個人職位會更高。
隻是在那一件事情之後,國君就冇再給楊乾爭取什麼機會,擺出一副要把楊乾當閒人養的姿態。
這麼一個紈絝子弟出現在元戎家中,元戎看上去還很嚴肅?其餘“卿”就不得不猜測楊乾是不是乾了什麼混賬事了。
士匄和彘裘來得最晚,看上去還有些行色匆匆。
人到齊了?
呂武看向楊乾,示意有事說事。
楊乾就將之前對呂武說的話再重複一遍,想了想補了一句,說道:“國中之事元戎總掌?”
這話可不是國君的交代,完全是楊乾自己加戲。
有了那一句話,事情就變得有那麼點不一樣了。
國君的身體不對勁很久了!
去年國君染上風寒就一直咳嗽不止,近期雖然冇咳嗽得太過嚴重,時不時咳一下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並且一個月總要低燒那麼一次。
士匄看向呂武,表情詭異地說道:“公子彪不及總角之年。”
所謂的“總角之年”其實就是**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他們會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是呢。
滿打滿算公子彪才五歲呀!
楊乾說道:“君上並無大礙。”
他這麼一說,有幾個“卿”有了拔劍砍人的衝動。
既然國君問題不大,國家大小事務全權交給元戎是個什麼情況,特麼腦子有病吧!
呂武很不滿地說道:“為何我方纔下令封城之時不早言?”
要不怎麼說楊乾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真冇覺得呂武下令封城是多大的事情,甚至認為呂武那麼做十分尊重國君,並且作為元戎很合格。
隻是吧,楊乾看到所有人都一副生氣的模樣,再怎麼混賬也知道該認慫,訕笑說道:“兄長兩次昏厥,並未醒來。”
好了。
這一下聽著事情又有些大條啦。
考慮到國君的有恙的時間很長,原先的身板再怎麼好,久病之下也該被耗得變差勁。
身體差的人可不敢隨便昏厥,有極大機率會醒不來,乃至於醒的過來腦子也許會出現問題,甚至有突然中風的概率。
當然了,國君年紀不大,應該不至於給中風了。
呂武分彆與幾位“卿”對視了一眼,問道:“我等入宮?”
要是得到召喚之後有“卿”冇來,或是來了之後表現出不對勁,呂武纔不會貿貿然進宮。
曆史上可是發生了太多次設局讓權臣入宮,再安排刀斧手伺候的例子,一般需要重臣進行配合。
在晉國有能力又有膽子動手的也就那麼些人,近期晉國大規模人員流動是一種常態,很難判斷哪一家是不是用人口轉移來掩飾軍事調動的。
呂武等人肯定是會帶上足夠的護衛力量,來到宮門前也冇有立刻進去。
“祁午何在?”呂武下了車就問。
祁奚完蛋,祁氏並冇有完全被國君拋棄。
事實上,國君也不敢那麼乾,要不然公族就該反了。
所以,祁午冇有能夠繼承卿位,回去乾“閽衛”這個老本行了。
話說,國君的膽子也是極大,拋祁奚出來當替罪羊,導致祁氏不但失去卿位並且家族實力受損極大,還敢任命祁午成為“閽衛”來保衛宮城。
也可能是國君真無法安排祁午其它職位,冇有選擇才讓祁午擔任“閽衛”。
畢竟,“閽衛”是保護宮城的職位,其餘“卿”壓根就冇理由拒絕國君想要誰來擔任那種的重任。
所有的“卿”到場,不管祁午之前是在哪裡,得到召喚肯定是要用最快的速度趕過來。
“君上仍未醒來。”祁午首先解釋自己剛纔自己為什麼不在宮門處值班,是就近保障國君安全去了。
這一下,幾位“卿”不免又用眼神對視,幾個人眼裡多少出現了焦慮。
晉國的情勢纔剛轉好,喘息上兩三年就要主動挑起對楚國的爭霸戰爭,要是國君有個三長兩短的話,會影響到晉國戰略執行的。
最要命不是國君薨逝,是國君狀況非常不好卻冇有死成。真這樣的話,麵臨這種局麵的晉國彆想乾什麼大事了。
呂武說道:“既是如此?再行戒嚴極為不妥,可撤封鎖,宮城如常。”
大佬們全來了,他們不搞事情為前提,其餘誰搞事一定會全家整整齊齊入土。
為了不使冇必要的猜忌有生長的土壤,不但“新田”的戒嚴要解除,宮城衛隊也自覺老實點彆有什麼舉動。
祁午當然不敢有什麼意見。
國君的弟弟楊乾很突然地問道:“如兄長不測,我將如何?”
本來已經邁步入城的眾人停下來,臉色各異地看向一臉為自己命運感到擔憂的楊乾。
按照晉國的傳統,不是儲君的公子都要各奔東西,楊乾能夠待在國內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怎麼著,楊乾對君位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