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遊戲>從配角開始稱霸諸天>第213章 設立太平興國元帥府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213章 設立太平興國元帥府

朱元璋急忙著急眾文武商量,太平是迄今為止朱元璋打下最大的有一座城,打下城市相對容易,難的治理一座城市,那可不僅僅是出榜安民,不搶劫而已。治理一塊地方,首先要選擇治理的官員。他在進城的時候,與安民告示一起貼出去的,還有招賢令,就是招攬地主儒士,以及在元朝中過舉的一些人。其實從骨子裡來說,曆史上朱元璋是瞧不起因元入仕的這些讀書人,當然這也不妨礙在建國初期用他們。

朱元璋高坐帥位道:“如今拿下太平,諸位以為該當如何?”

劉伯溫道:“大帥已經安民了,並不擾民,收穫了民心,若想長久的收穫民心,就要設置合適的官吏。如今咱們已經有一定規模,麾下將領和謀士都還冇正式官職、”

朱元璋道:“我提議設置太平興國元帥府,本人為大元帥,李善長為元帥府都事,劉伯溫為副都事,設置帥府令史若乾,遇到合適人纔再任命,如今最要緊的是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設立一名知府,何人可替本帥治理好太平府。”

李善長道:“屬下舉薦汪廣洋為太平知府,此人能歌,擅文,性情穩重。在采石磯投靠軍中,當時元帥事務繁忙冇有稟告,此人曾客居太平,能擔當此職務。”

朱元璋心想如此人物,竟然已經來到軍中,這汪廣洋在明初的時候也擔任過丞相,這等人物治理一個太平綽綽有餘。“把此人召進來,我要見見。”

劉伯溫道:“大帥且慢,汪廣洋大才,應該為元帥府令史。至於知府人選,請元帥先見兩個人。”

朱元璋道:“是誰?”

劉伯溫道:“陶安、李習。”

朱元璋道:“請進來吧。”

劉伯溫道:“雖然這兩個人求見,可是還帶著本地的鄉裡父老求見。”

朱元璋道:“我要親自出迎,眾人隨我迎接。”說是鄉裡父老,其實都是本地士紳,現代社會所謂鄉賢,就是在本地有能為和本事的人,或許是布衣,但家中有財富,在本地有威望,這些人是得罪不得的,

他來到府門外,發現來了有近百人,都是地麵上有頭有臉的人物。這為首二人一個書生打扮,一個年老者七八十歲的樣子,白髮蒼蒼。

朱元璋拉住年老者的手道:“老人家,您年歲如此大,還來拜訪我,實在不該?”

這老人道:“老朽蘇習見過大帥。”

朱元璋道:“老人家德高望重,精通儒家經典,延祐間中舉,但備受元廷排斥。”

李習道:“想不到大帥初來此地,就瞭解這麼多?”

朱元璋也隻瞭解這麼多,這李習的記載並不多,但是陶安的老師,這陶安可是個人物。

陶安道:“大帥我和老師久聞大帥英明,來到太平於百姓秋毫無犯,真乃百姓之福氣。”

朱元璋拉著二人的手,請入府衙之中,與眾父老交流一番。無外乎說一些日後政策,取消四等人政策,重視讀書人,興辦學堂。

李習都感動的老淚縱橫,“大帥能有如此作為當真是天下百姓之福氣。”

朱元璋想曆史上就是任命蘇習當太平知府,這裡有個問題就是這個蘇習年紀大了,這樣的人能把太平治理成什麼樣難說,不過肯定是德高望重。

劉伯溫道:“屬下認為蘇習最適合當太平知府。”

朱元璋心想這任命李習當知府,怕不僅僅是了為了他的德望,而是向那些因元入仕的讀書人發出一個信號。在元末有些氣象的人物張士誠販賣私鹽的,冇有多少學問,也不愛學習,字也不認識幾個,讀書人經常戲弄他,他張士誠心裡不喜歡讀書人,但因為自己學問有限,又希望得到讀書人幫助。陳友諒也是如此,但讀書人從內心深處來講,這三個人哪個都瞧不起,但為了權勢功名就選一個對讀書人友好重用的投靠。

朱元璋如果此時任用李習,考慮的就是一個對讀書人和曾在元朝當過官人的態度,這就好比是千金買馬骨了。“老人家德高望重,今日任命老人家為太平府知府。”

在場的百人都想這朱元璋,果然禮賢下士,名不虛傳。

朱元璋下令設宴款待,並無山珍海味,隻是有米飯和家常飯菜。“眾位父老,如今國事艱難,請諸位擔待。”

眾父老見朱元璋如此安排,感到十分欣慰,這些人家境都不錯,不在乎一頓飯,若是大帥太過鋪張,還是要從這些人身上薅羊毛。

吃完飯後朱元璋將父老送走,隻是留下陶安和李習二人。

朱元璋問陶安道:“如今天下已經亂了,我想要伸張大義於天下,計將安出?”

陶安侃侃而談道:“如今海內鼎沸,豪傑並爭,明公渡江,神武不殺,人心悅服,應天順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果然約束軍紀才讓這些人前來投奔,這些關注的不是百姓死活,而是隻有這樣才能走的更遠,也更加值得他們投效。

朱元璋道:“我想要攻取金陵如何?”其實朱元璋想要藉助陶安之口,說出攻打金陵,因為有不少將領還有返回北方的心。

陶安道:“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孫權曾在此建立石頭城,若去而有之何愁天下不定。”

朱元璋道:“任命汪廣洋、陶安為帥府令史。”

陶安道:“太平乃是四戰之地,應該有長期堅守的打算,應當把鄉下百姓都聚攏城中,連房子農具都運進城中以備長期堅守。”

朱元璋對劉伯溫道:“先生曾寫下《賣柑者言》諷刺這些不作為的官員,今日給先生銀兩和錢糧,請先生勸服百姓遷入城內。”

劉伯溫道:“是。”

李習道:“明公,在下有一言要說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朱元璋道:“但說無妨。”

李習道:“明公所到之處神武不殺,但官吏和士兵**的事情,還是應當加以處理。雖然**不是侵害良家婦女,但在利益唆使下,也可能有人逼良為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