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靈異>大國相>第881章 爭鬥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881章 爭鬥

嘉靖又審了幾份奏章,眉頭緊緊地蹙起,臉色重新變得凝重起來。

看著徐階進來,他將那份擱置在桌麵的軍情奏章傳給了徐階,直接詢問道:“徐閣老,你老實告訴朕,朕的軍隊為何糜爛至此?居庸關為何如此輕易便告破?”

如果麵對著嚴嵩,他不會這樣問。但麵對徐階,加上正處在氣頭上,亦是想要看清這其中的真相,便想要聽一聽徐階怎麼說。

“剋扣軍費和貪墨,這是當下的兩大頑疾!”徐階麵對難得的表現機會,當即拱手應道。

嘉靖選擇性地遺忘前者,因為很多軍費被他用來修祭壇了,卻是直接詢問道:“如何解決貪墨?”

“目前來看,恐怕暫時是解決不了!”徐階輕輕地搖了搖頭,顯得無奈地回答道。

嘉靖的眉頭蹙起,不解地詢問道:“這是為何?”

“東南及七邊皆是如此!若不讓他們貪墨,情況肯定還會更糟,當下的東南便是一個好例子,有錢給他們吃飽纔會用心打仗!”徐階認真作答,並列舉一個生動的例子。

這話無疑是將矛頭暗暗地指向了浙直總督胡宗憲,指責他是貪墨的官員。

就在不久前,科道言官羅嘉賓、龐尚鵬彈劾胡宗憲“扣侵邊餉為常規,有‘總督銀山’之號,侵占國帑計三萬三千兩”。隻是嚴嵩為胡宗憲打掩護,這才讓到朝廷並冇有糾查此事,這事纔不了了之。

當下徐階列舉這個例子,無疑是不動聲色地給嘉靖上了眼藥,不論胡宗憲有冇有貪墨三萬三千兩,這都會給嘉靖落下胡宗憲真的貪墨的印象。

嘉靖的目光閃爍,順著徐階列出的方向進行思考,最終長歎一聲道:“蛆蟲當殺!”

徐階低頭施禮,但眼睛閃過一抹得逞的興奮勁,隱隱看到扳倒胡宗憲的曙光。

在當下的嚴黨成員中,胡宗憲簡直如同一根定海神針般,牢牢地幫著嚴黨掌控著東南的形勢。

當下東南倭患漸漸平息,江西動亂已除,剩下福建和廣東也難阻其銳氣。

一旦胡宗憲將這些動亂平息,整個大明軍政恐怕冇人能望其項背,兵部尚書的位置非他莫屬。

若是到了那時,縱使嚴嵩告老還鄉,這嚴黨仍然能以胡宗憲等大員為核心,繼續佇立於朝堂上,甚至會繼續跟他作對。

正是如此,在打倒嚴嵩的同時,他亦開始著手除掉嚴黨的骨乾,將整個嚴黨連根拔起。

嘉靖卻冇有看穿徐階暗懷鬼胎,似乎是被徐階和善的表麵所矇蔽,卻又是詢問道:“東南七府水災之事,你以為當如何處置?”

徐階有幾分正義之氣,當即提議道:“農為本,且蘇州等府曆來是納稅大府,朝廷理當免其秋糧賦稅,並進行賑災,以示聖上賢明。”

站在旁邊的黃錦瞧了徐階一眼,卻是微微搖頭。

若是嚴嵩定然不會如此直白地說出來,而是指出災民的種種難處,對免稅的話吞吞吐吐,最後由嘉靖親自開口決定賑災免稅等事宜。

“你是鬆江府的吧?”嘉靖的臉色平淡,翻開一份奏疏顯得戲謔地問道。

徐階出身鬆江府,而鬆江府在受災之列,難免有假公濟私之嫌。

“臣食的是大明俸祿,是陛下的臣子!”徐階正色地回答,表明忠心地說道。

嘉靖自然冇有真的懷疑徐階,隻是想要戲弄一下他,並適當地敲打一下而已。突然發出一聲“咦”,嘉靖的眉頭微微蹙起,目光緊盯著手中剛剛翻開的奏疏。

黃錦感到有異,但所站的位置卻看不到奏疏的內容,心裡不免生起幾分好奇。

嘉靖手持著奏疏,卻是突然冒出一句話道:“若是朝廷不從南京調糧,改由廣東調糧平抑物價,此策可妥當?”

“陛下,廣東並不是產糧大省,恐怕無糧可調吧!”徐階眉頭微蹙,指出其中的難點道。

嘉靖的眼睛閃過一抹失望,卻是平淡地說道:“兩年前,廣東亦發生水患,當地米價漲近十倍。時任廣東市舶司提舉林晧然從暹羅調來暹羅米,平抑住廣東米價,若是調廣東米到杭州平抑米價,實質是在調暹羅米!”

“此舉仍是不妥!”徐階心裡一凜,當即出言反對道。

咦?

黃錦疑惑地望向徐階,發現他的行為有些反常。

“為何不妥!”嘉靖抬頭望著他,顯得平靜地詢問道。

徐階思忖片刻,眼睛突然一亮道:“當下浙江、福建的倭患冇有根除,這些米通過海運北上,一旦落到倭寇的手裡,必定會增長他囂張的氣焰,還請皇上三思!”

嘉靖聽到這話,眉頭深深地蹙起,這確實是一個需要認真權衡的大問題。

這好不容易平息的倭患一旦再生枝節,東南的軍費恐怕又是一個無底洞,屆時恐怕是要得不償失。而從廣東一路北上,無疑是風險重重。

黃錦看著嘉靖犯難,卻是上前小聲地說道:“主子,玄黃地根粥已經熬好了!”

“嗯,給徐閣老也盛一碗吧!”嘉靖輕輕點頭,動用了一貫獎罰分明的伎倆說道。

徐階大喜過望,當即行了一個大禮參拜道:“微臣謝陛下隆恩!”

粥,本身不代表什麼,但這已經朝著嚴嵩的待遇靠近。

這一夜風平浪靜,但很快就揪起了一場波瀾。

針對杭州七府水患,廣東巡海道副使林晧然等官員上書,請求粵米沿海北上,至杭州等府平抑米價。

這個訊息一經傳出,令到朝廷上下揪起了一場紛爭,很多官員紛紛遞上了摺子。

卻是有人讚成,亦有人反對,而反對的人列舉了昔日的例子。

話說遼寧等地大災,朝廷從山東運糧到遼寧救災,但那些不安份的商人卻是鑽了空子。利用這一條運糧線,大肆地走私商品,讓海禁政策形同虛設。

一旦廣東跟杭州建立運糧線,不法商人肯定鑽這個空子,簡直相當於開通了廣東到杭州的航線。

隻是讚同者亦是不少,認為這是一條良策,朝廷理當執行。

不過在這種吵吵鬨鬨的聲音中,卻有科道官人將矛頭指向林晧然,彈劾他在廣東結黨營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