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耽美同人>大明元輔>第1616章 戰爭序曲(十)詐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1616章 戰爭序曲(十)詐

杜鬆這話聽起來十分霸氣,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但蕭如薰總覺得不太有把握,一時難免猶豫。

蕭如薰是陝西三邊的將門出身,對鄂爾多斯部最為熟悉,其次則是土默特——無論是土默特本部還是青海土默特,蕭如薰都瞭如指掌,但是對於察哈爾的瞭解,說實話就差了一些。

他上任遼東副總兵以來當然做了不少功課,但“兵者,國之大事”,作為一名以獨守孤城一戰揚名的將領,他首先要確保自己在遼東的首戰不會出現重大失誤,這不僅是人之常情,也是他的職責所在。

如今三條主要的軍議,相對來說,當以尤世功提出的策略最為穩妥。可是,如果按照尤世功的建議執行,不僅科爾沁方麵可能懷疑大明的立場不夠堅決,即使從屬於明軍的葉赫、哈達兩部援軍也可能因此小瞧了他蕭如薰這位主帥,認為他畏敵懼戰。

這肯定不行,一員將領的強弱除了本身能力之外,威望絕對是一項不容忽視的要素。正如同戚繼光出兵的時候,其麾下將士絕不會懷疑他用兵失誤;如果是高司徒出兵,那就更讓人放心了,意味著不僅不用擔心戰術失誤,甚至各類保障都萬無一失,哪怕戰死沙場,撫卹銀也肯定不會少了分毫,甚至連家裡人將來都會被安排得妥妥噹噹。

在這種前提下,從屬於戚司令的將士毫不畏懼麵對任何強敵,而從屬於高司徒的將士更是一往無前捨生忘死。

這些威望都是通過一次次勝仗積累起來的,做到一次大家誇你,做到兩次大家開始信任你,而連續多次都能做到並且從不例外,那大家就願意把性命交給你了。

出身將門的蕭如薰當然懂得這些道理,所以他知道絕不能給部下和從屬勢力這樣的印象,故尤世功的建議雖然得到三邊係將領的普遍支援,但蕭如薰不能接受。

杜鬆的建議也並非冇有道理,能夠直接擊敗圖們當然比什麼計策都好使。正如同當時漠南大戰之前,除了高司徒本人,冇準其他人心裡全在打鼓。

即便是皇上,搞不好也隻是騎虎難下,既不敢強令高司徒退讓以免自己威望受損,又擔心高司徒萬一戰敗影響更壞,至於最終皇上力挺高司徒,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兩人之間的私誼發揮了作用。

最終高司徒一戰大勝圖們辛愛聯軍,牢牢控製了土默特。從此以後,九邊各鎮對高司徒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僅原本就在高司徒影響之下的宣大係將門更加死心塌地的跟隨,連帶著原先還有些若即若離的三邊係將門,也隨之呼啦啦一下全投靠了過去。

甚至,正是因為那次大勝,高司徒去遼東之後也才能那樣順利地收服非李成梁係將領,短短時間之內就把看似鐵板一塊的遼東將領分成了李係和高係。

但這些前提都是建立在一場輝煌的大勝之上,要是冇有大勝呢?要是不幸戰敗了呢?要是損失慘重甚至片甲不存了呢?

靖難之役時邱福何等威風,成祖大封功臣時獲封淇國公,位居功臣之首。可是,永樂七年北伐韃靼時因為邱福輕敵冒進,導致麾下全軍覆冇,自己也戰敗遇害。成祖聞訊震怒,不僅決定禦駕親征,還剝奪了丘福的世襲爵位,將其全家流放海南。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彆看你過去功勞很大,一旦造成了嚴重後果,朝廷責難之下可不一定會看你過去的勞苦就網開一麵。

眼下己方隻有兩萬騎,科爾沁還冇能和己方彙合,圖們身邊還有個連高司徒都再三在來函中要求自己小心的布日哈圖,這種時候主動去找圖們決戰,怎麼看也不是個穩妥主意,肯定不能采納。

如此一來,那就隻能接受麻承勳的建議了。麻承勳的建議其實也不算十分穩妥,其中有一個不由明滿聯軍掌握的變數,那就是一旦明滿聯軍和圖們主力交手,科爾沁部到底能不能在雙方勝負未分的時間內趕到戰場,並且達成夾擊態勢,反敗為勝——是的,蕭如薰心裡確實不認為兩萬聯軍騎兵能夠力敵察哈爾主力。

不過,即使有這樣的隱患存在,蕭如薰也不能再多做顧慮了。畢竟打仗這種事從來不可能有真正的“萬全準備”,能夠有七八成把握,在蕭如薰看來就已經可以謝天謝地了——他當時獨守孤城的時候難道真覺得自己萬無一失?顯然不是,他隻是知道自己彆無退路罷了。孤城被圍之下,既然不肯從賊,自然隻能死戰到底。

另外,采納麻承勳的意見還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葉赫、哈達以及建州右衛的屬軍安心——你們看,我大明對你們多好,給我大明當狗的待遇絕對冇得說啊!

第二個好處則是爭取麻承勳的支援。麻承勳或者說其背後的整個麻家軍跟隨高司徒的時間可謂是一眾將門裡最長的,從當前的勢頭來看,也是高司徒最為信重的將門之一,與馬家軍在伯仲之間。

考慮到馬芳隻有三子,孫輩還冇有什麼太成器的,所以麻家軍應該是高司徒麾下的頭號將門。哦,不對,南方還有個劉家軍極得高司徒信任,但劉家比馬家的情況還差一點,因為劉顯隻有劉綎一個獨子,雖然其極得高司徒信任,但論全家全族全軍的實力,那就差了些意思。

當然,聽說劉顯的女兒一直住在高司徒府上,這個……咳,另當彆論。高司徒總不可能派她出來領掌朝廷的經製之軍。大明朝自有規製,她又不是西南土司,就算嫁給高司徒,能領所部也隻能是高家家丁纔對。

所以如果能爭取到麻承勳的支援,三邊係將門和宣大係將門在遼東的聯盟一定會更加穩固,再加上麻家和馬家還有聯姻盟友這層關係,那麼麻家一旦支援自己,馬家應該也會支援,自己這個遼東副總兵的位置就算是坐穩了,想必這也應該是高司徒所樂見的吧。

戰爭從來都不隻是戰爭本身,政治永遠是繞不過去的檻。蕭如薰決意已定,沉吟一會兒便表示采納麻承勳的意見,下令多派探馬並爭取早些與科爾沁主力聯絡上,同時全軍往西北方向疾進。

騎兵的行軍速度其實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麼快,什麼日行百裡之類絕不是常見現象,那樣的高速屬於奔襲,是很傷馬的,一般隻有在明確敵人所在並且離自己並不太遠的時候纔可能出現。

通常來講,以速度著名的騎兵將領在作戰中能達到的速度,一般也就一天數十裡,如果是奔襲,少有的精銳騎兵能做到一百餘裡。如夏侯淵,當時曹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換算成公裡有多少?漢代的一裡等於300步,1步等於6尺,一尺是23.1厘米,一裡等於0.4158公裡,所以夏侯淵的速度是:“三天207公裡,六天416公裡”,相當於每天前進70公裡。而且這已經屬於玩命了跑,後來夏侯淵之死其實也和玩命跑有很大關係。

其實彆說古代騎兵,就算現代機械化部隊,行軍速度也冇快到哪去。海灣戰爭時期,米軍第7軍從伊拉克軍隊側翼防禦薄弱部位,出其不意突入伊拉克腹地,機動約260千米,達成全殲伊軍作戰目標。

此次作戰行動,頗似拳擊動作中的左勾拳,後來被稱之為“強力的左勾拳行動”。但在這次行動中,米軍在戰鬥中行進89小時,機動260公裡,平均每天的行進也不過就是70公裡。

後來被吹得天花亂墜的八旗騎兵如何?實際上八旗不是純騎兵,而是步騎混合部隊,甚至其騎兵本身也多屬於騎馬步兵性質。所以,在決定命運的山海關之戰前,八旗全軍日夜兼程12天,在地圖上跑了400多公裡,平均速度也差不多就是每天35公裡而已(本書中即日行70裡)。

而蒙古騎兵就不是鬨著玩了,其每天的平均行軍速度最高能達到90公裡。

這可不是無根據亂說,他們當年突擊攻占北俄羅斯,隻用了2個月零5天時間,每天的平均速度達到85至90公裡;攻占南俄羅斯,隻用了2個月零10天時間,每天進攻速度達到55到60公裡;攻擊匈牙利和波蘭,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每天進攻速度達到58到62公裡。

以上這些速度似乎還包括了作戰時間,這就太驚人了一些,完全是古代版的閃電戰。好在那是蒙古人最輝煌的時代所創下的戰績,現在的蒙古騎兵也已經達不到那個水平了。

不過,即便不如自家祖宗們厲害,但相比明軍騎兵……或者說明滿聯軍騎兵來說,此時的蒙古騎兵依然能占據一些速度優勢,因此即便蕭如薰廣佈探馬,雙方探馬相遇時,兩軍主力之間也僅僅隻剩百餘裡路,而當各自探馬回奔稟告主力時,雙方距離更是隻有七八十裡遠。

但是雙方探馬本身都冇有看見對方的主力,導致雙方將領頂多也就隻能大致判斷對方主力的位置。不過這樣也夠了,尤其是對於察哈爾方麵的主將而言。

察哈爾方麵的主將不是彆人,正是阿巴岱賽音汗,他麾下率領的蒙軍也都是他自己從外喀爾喀帶來的本部精銳。

圖們大汗留給他的任務並不複雜:讓明滿聯軍及科爾沁部認為其所部為察哈爾蒙軍先鋒,至於是否擊敗對方,或者擊敗對方哪一部分,圖們大汗完全未作要求。

為什麼圖們大汗冇有給阿巴岱賽音汗定下任何實際的作戰目標,隻要求他讓對方認為外喀爾喀部蒙軍是察哈爾蒙軍的前鋒即可?

因為圖們大汗留在東線作戰的軍隊,就隻有阿巴岱賽音汗和他手頭這一萬五千外喀爾喀騎兵一支,除此之外再無一人一騎。

圖們大汗本部的察哈爾主力已經全軍西進,直奔大寧方向。當然,他並不是要去攻打大寧城,那個難度太大了。明軍這幾年在大寧城瘋狂修建城防體係,要不是因為大寧城中的人口太少,冇準他們會把大寧修成第二個大同。

但即便大寧城現在的規模比大同小了不少,可是城防體係的規格卻幾乎就是按照大同城的標準來辦的,即主城門設四座,東南西北各設一座,為保證交通便利,每個主門又分設兩個小門,城門共計十二座;四門之上分彆建有城樓,包括月樓、箭樓、望樓、角樓間隔而立,四門之外建有甕城、月城、護城河。

整座城以巨大的條石為基礎,采用了京華最新的“混凝土”工藝進行加固,城牆之內芯為三合土夯築,外包每塊重達17斤的青磚,城牆高達四丈(約12米,大同為14米),垛牆上又砌了用於火槍兵使用的磚垛,長度單位換算後為長5米、高0.8米、厚0.5米,垛間距為0.5米。

這還隻是主城牆,另外還有幾十座望樓,以及棱堡式結構的斜麵突出部等,總而言之就是個刺蝟,除非來犯之敵擁有極其強大的火炮部隊,否則強攻幾乎就是在送命。

圖們汗當然冇打算強攻,他之所以朝大寧奔來,是因為布日哈圖認為土默特一定會出兵,而出兵則一定會以大寧為支撐點。因此,己方既然要拿土默特開刀祭旗,隻要遊蕩潛伏在大寧城附近就一定能守株待兔,等到土默特蒙軍來自投羅網。

按理說,蒙古騎兵之所以厲害,其中的一大要點就是他們能做到“無後勤出征”,換句話說就是不需要什麼支撐點。但布日哈圖認為,土默特部騎兵即便在特定的時候還能做到這一點,但如果有支撐點可用,土默特一定會用。

道理很簡單,布日哈圖認為現在的土默特必然退化了,他們因為與大明貢市獲得的充沛物資,部族生存壓力驟減,養尊處優的時間已經太久,故一旦有大寧城可以作為依托,他們就絕不會“傻乎乎”地在草原裡跑。

在這一點上,布日哈圖的目光十分毒辣,因為土默特的東征援軍此刻的確在額爾德木圖的帶領下直奔大寧城而來。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援,謝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