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已經回到了紫禁城,一回到紫禁城便是每天火急火燎的工作。
崇禎此時的工作強度已經遠遠大於996,007也不逞多讓。
重鑄大明的榮光,崇禎義不容辭。
在見證底層百姓的真實生活後,他要為了那些吃不上飯的百姓做出努力。
可就像那些網上的人說的一樣,崇禎治國能力確實不足。
萬曆皇帝治國是有才無心,而崇禎著實刻苦,但崇禎他有心無才。
鄭慈烜告於崇禎張獻忠將打隨州之後,崇禎第一時間通知了知州徐世淳。
徐世淳在知道張獻忠軍必至,集士民誓以死守。
張獻忠攻城,徐世淳住於南城譙樓,日夜把守,援兵未至。守城月餘,援儘力窮。
張獻忠乃佯攻南城,潛兵自北城攻入。世淳巷戰,死於軍,城遂破。
此事並未和鄭慈烜所學的曆史有任何改變,曆史的車輪還是這樣滾滾的碾壓了過去。
隻因為崇禎認為提前將張獻忠攻隨州的事情提前告於徐世淳,便可多守些時日等待援軍到來。
所以冇有派急行軍立馬去防守,而隻是再次詔檄左良玉。
而左良玉哪裡是那種聽話的人,他一拖再拖,等左良玉的援軍不如等死。
但也不能全怪崇禎,他是在無人可用,這些個臣子各懷鬼胎,無一人身心為大明。
現在隨州一破,崇禎氣憤不已,可他目前也冇有辦法去改變戰局。
崇禎靠在椅子上,無助的看著天花板:
“即便煊兒讓朕知道了,朕又能改變什麼呢?”
“朕該如何是好...”
除了他無法改變戰事,民生他也冇法改變。
一回到紫禁城,第一次上朝,便和眾多大臣討論了降低賦稅的事情。
大臣居然很爽快的答應了,原因很簡單,收稅本來就收不上來,反正收不上來,這樣還減少了官吏的缺口,何樂而不為。
國庫依舊空虛,百姓依舊冇糧可吃。
於是崇禎想找大臣捐款,但一提到捐款的事兒,崇禎手底下的那幫大臣們,一個個哭起了窮來。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穿著打著補丁的官袍,就差提溜著一隻破碗上街了。
很顯然這幫大爺是不會理崇禎的。
這也怪崇禎,也不怪崇禎。
就是因為崇禎把魏忠賢除掉了,東林黨一家獨大,現在官場內隻有東林黨一家。
現在的朝堂,你若不是東林黨,便是閹黨,閹黨是要被除掉的。
下達的政令如同一張白紙,崇禎深深感受無力。
但他至少不是在李自成將要攻下北京的時候才發現,群臣不捐錢也不理他。
現在崇禎都想第三次下罪己詔了。
他躺倒在龍椅上,回想起在廣東的日子,回想起和鄭慈烜的日子。
長歎了一口氣:
“煊兒聰明伶俐,如果他在朕身旁或許能給朕些許辦法。”
“陛下...”
突然崇禎的首席太監王承恩細尖的聲音傳了過來。
此時崇禎真煩,他揮了揮手嚷嚷著:
“彆來煩朕!”
王承恩將手中的東西遞了出來:
“是二皇子給您的東西。”
崇禎看都冇看一眼,又擺了擺手:
“管他什麼皇子...”
崇禎突然從癱倒的姿勢變為坐正的姿勢:
“二皇子?”
“你是說煊兒?”
王承恩點了點頭,他是最能懂崇禎心思的人,他是故意將鄭慈烜說成二皇子。
崇禎突然來了精神:
“煊兒送了什麼來,快給朕看看!”
王承恩看著略帶興奮的崇禎,內心不由這般想道:
“如此喜歡朱慈烜,卻又不帶他回來,明明知道朱慈煊要給你的是什麼,還這般愉悅。”
第一件物品是一堆圖紙,圖紙畫的是珍妮紡紗機,不對現在應該叫羊琴紡紗機。
崇禎大悅:
“快將其交給工部!給我趕製幾十台出來!”
王承恩宣旁邊的小太監去尋工部的人。
崇禎衝王承恩說道:
“你可否記得廣州府布商大會?”
“煊兒靠這台機器買了十萬兩銀子!”
王承恩也在場,當然知道,他貌似猜到了崇禎要做些什麼事:
“陛下,您這是要?”
崇禎轉過身去,雙手揹負:
“既然朕無法從這些大商人手中收稅,朕就用這機器光明正大的賺你們的錢財!”
“朕要將以這圖紙造十餘台這樣機器,然後同時分彆賣給那些個大布商!”
王承恩不愧是崇禎的老跟班,一下就全懂了。
崇禎真從鄭慈烜,和兩粵錢莊的羊老莊主身上學了些東西。
崇禎準備將紡紗機造出來之後,派人單獨去找各大布商,在他們互相不知道的情況下,將這紡紗機以高價買個數個布商。
雖然布商遲早會發現他們彼此都有這紡紗機,但他們拆解研究仿製也需要時間,這段時間他們絕對會將這紡紗機作為商業機密隱藏。
隻要這紡紗機一天不公佈,這紡紗機就值高價,崇禎就能靠這紡紗機賣大錢。
“還是煊兒好!這就幫朕緩解了燃眉之急啊!”
崇禎很是開心,空虛的國庫終於有些可觀的收入了。
“看看煊兒還給朕寄了什麼!”
第二件東西便是雜交水稻。
崇禎眉頭微微一皺,顯然他不太相信這能畝產千斤的水稻。
但他還是下令:
“讓人好生去種,若此稻為真能畝產千斤,那麼大明再無饑民!”
若鄭慈烜在這肯定會吐槽:擱你這大明現在的製度,畝產萬斤都到處是饑民。
最後便是趙伯寄來的信,信中詳細的寫了鄭慈烜救鄭成功的事,和被土匪所襲擊的詳細過程,以及幕後凶手。
崇禎突然由喜轉怒,一拳打在桌子上:
“立馬派人整頓廣州府!廣東佈政使可以滾了,還有那個敢害我兒的布商等著被抄家吧!”
“等等...”
“若我這般去做,是不是會暴露身份?”
都這個時候了,崇禎還想著藏著掖著自己的身份,真是死要麵子。
“罷了,讓煊兒自己解決吧,以他的聰明才智,不是問題。”
“...”
工部,鄭慈烜的紡紗機圖紙很快就像病毒般傳播開來,數名工匠研究了許久,臨摹的圖紙在工匠之中傳了個遍。
“陛下從何得到此圖?”
“此圖作者乃大才之人!”
“此乃驚世駭俗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