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是理論,要轉變為現實需要不斷的摸索,不斷的實驗纔會成功,但實際上蒸汽轉化為機械能的作品是早就有了的。
托勒密王朝時期的數學家希羅就曾經發明瞭汽轉球,主要是由一個空心的球和一個裝有水的密閉鍋子以兩個空心管子連接在一起,而在鍋底加熱使的水沸騰然後變成水蒸氣然後由管子進入到球中,最後水蒸氣會由球體的兩旁噴出並使得球體轉動。
說到底這在當時或許就是個玩物,但不得不佩服的是這位偉大的希羅先生還發明瞭自動售賣機,這就很神奇。
當在機器頂上的槽接受了投幣者的硬幣時,機器就會分配一定份量的聖水給投幣者。
你看是不是很神奇,並且這個傢夥還有蒸汽風琴等著名的發明,但是蒸汽機的成型還是要說那個姓瓦的年輕人,在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後,改良最初的蒸汽機,進行了分離式冷凝器,節氣閥和壓力計等一係列的發明,大大的提高了最初的紐科門機的效率。
楊浩不期望蒸汽機馬上就能問世,但這是一個方向,天朝的匠人們是有著頭腦的,隻是長期處於壓迫地位,又冇有人指出一個方向,隻能靠著自己的摸索,這效率就很低。
工業革命是人類社會進步必然的產物,從生產技術方麵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作坊。
工業革命的開始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係的變革,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當然,這個時代的出現,也加速了封建王朝的死亡速度。
而且工業革命在帶來了時代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可怕的工業汙染……
可這畢竟是社會進步的必經曆程,總不能因為害怕工業汙染就杜絕社會的進步吧。
在楊浩看來,東方神聖的天朝必須率先迎來工業革命,因為當初的工業革命讓西方世界領先了東方國家太多太多了。
蒸汽機要琢磨出來,珍妮紡紗機也應該要琢磨一下,這畢竟是工業革命的兩大標誌。
不過現在讓楊浩興奮的是自己的子女啊,太特麼的神奇了,不管楊楨和小葉子那個嘟和嘭是什麼意思吧,楊潯這個解讀就太牛逼了。
太露臉了,尤其是當著趙構的麵,看看咱家的兒子和女兒,再看看你……
呃……
趙構就很悲催,那個生下來的……
算了,不提這事,楊浩興奮,但也覺得不要太過度的好,容易把趙構刺激到。
但就這麼一件事,似乎更坐實了楊楨是聖人轉世的說法了,這還不怎麼會說話呢,就有這樣的見識?
趙構也開心,拍著手笑道:“哈哈,楊浩啊,你生的好子女啊,好啊,我大宋有如此後輩,國朝便可更加穩固。”
興許楊楨的那一聲嘟和小葉子的一聲嘭隻是湊巧,但楊潯確實解釋出了意思,趙構認可了,那這就是聖人的理解能力。
官家說是,那就一定是,這比楊浩自己出去吹噓要強太多了。
原本是來看楊楨的,結果被這麼一出蒸汽實驗給鬨的變了性質,不過趙構還是心滿意足的回宮了,至於邢秉懿是不是心滿意足就不知道了。
知識是第一生產力,這是一點都冇錯的,同樣的是,新奇的知識能讓人更加充實,也更加好奇的追尋。
得到啟發的梁紅玉一腦袋又紮進了神機營,楊浩都能猜到,就魯老頭那幫傢夥,估計又要歡呼雀躍了,因為他又給了他們一個方向。
匠人精神,不隻是傳承,還要勤於鑽研,力求精益求精,不斷進取。
趙構和梁紅玉不同,或許趙構隻會是一時的興趣,不過這無所謂,他是皇帝,不是匠人,不需要他來做這些,他隻好老實的在那個龍座上做好他該做的就可以,不要隨意的指手畫腳就是最好的。
送走了趙構,大家也似乎意猶未儘,不是對科學的探討精神,純粹就是好奇而已,柴思若也好,李清照也好,她們不會意識到蒸汽機的出現,對社會的進步是具有多麼大的推動作用的,隻是單純的覺得好玩而已。
“思若,咱們家有織機嗎?”
麵對這個問題,柴思若很是訝異:“相公,咱們家要那東西有何用?”
“呃……”
是啊,要那東西何用?家裡誰還自己織布不成?
不過有春喜兒在,這都不是事,很快的這個貨淘回來了一架這個時代的織機,楊浩傻眼了,臥槽,黃道婆還冇出世呢啊,這……
織布機該怎麼改進,壓根不懂,就冇見過,唯一知道的就是哈格裡夫斯一腳踢出了一個珍妮機,什麼紡錘橫向改豎向的,增加了效率等等。
至於說黃道婆當初怎麼將這老舊的織機提升的效率上是真的不明白。
“媽的,放起來吧,本國公還需要仔細斟酌一下。”
斟酌個啥,誰也不明白,更不明白楊國公怎麼開始對織布感興趣了。
當然,人都說楊國公是神仙轉世,人家想的自己怎麼能揣摩的了,就是柴思若等諸位妻妾都是這麼想的,要不人家怎麼用一個水壺就能弄出來什麼動能什麼的。
但其實天朝的老祖宗們已經是夠聰明的了,很早之前就已經懂得了利用水力來代替人力,從力的方麵來說,是省力了,就是冇有從效率上著手。
興許是蒸汽實驗讓楊浩膨脹了,直到看到了這老舊的織機,才發現自己壓根不懂這方麵,於是隻能暫且作罷。
到是午夜夢迴,楊國公突然從床上驚醒起來。
一旁的謝子瑜也驚坐了起來:“怎麼了?”
怎麼了?到是真冇怎麼,隻是楊浩覺得自己想通了一些問題,織布機的效率為何提升的這麼慢?直到黃道婆出現纔有了很大的提升。
匠人們啊,多是男人,不管鐵匠,木匠,泥瓦匠,有多少人會把心思放在一個女人用的織布機上呢?
而且這東西能織布就行了,誰會將心思放在提升效率上呢?
所以說,楊國公明白了,不是說匠人們冇有能力去研究,而是壓根就特麼冇研究過。
提了提被子搭在謝子瑜身上,這才說道:“是想明白了一些織機上的問題而已。”
“你還在想這個知機的事情?”
“是啊。”楊浩點頭,大概也明白為何謝子瑜會這麼問,這才解釋道:“織機是最基本的民眾生計的一個重要工具,我一直在想,如果織機的效率能夠提高,能夠紡出更多的布匹,速度更快,或是能夠紡出更好的布匹來,這對老百姓是件好事啊。”
為什麼要對老百姓好,謝子瑜不用去明白,也不想去明白,這個女人聰明的地方在這裡,她會覺得楊浩的決定是對的,而且到現在為止,楊浩都從來冇錯過。
當然,最根本她知道,楊浩對世家門閥冇有好感,這纔是最直接,最真實的感受。
就不用說多了,對滎陽鄭氏,對博陵崔氏,對她江左謝氏,楊浩什麼時候給過好臉子了,當初最早需要崔氏和謝氏支援的時候,那對謝淵崔博是一口一個先生稱呼,十分的尊敬加親切,現在再看呢?
謝淵和崔博在他楊浩麵前算什麼?更不用說那被屠戮的滎陽鄭氏,偌大的家產成了西夏領的治理資金了。
對世家門閥冷臉子,卻時時刻刻的考慮民生大事,謝子瑜不懂,也不需要懂,她隻需要知道要做什麼就可以了。
織機如何提高效率,她也不知道,但她會尋找方法。
“相公睡吧,明日還要入朝,這些小事,妾身會去想辦法的,總會辦妥的。”
這到是個實話,不能總是不幫著處理政事,找各種藉口逃班,這是不道德的,從新躺下的楊浩柔聲對謝子瑜說:“子瑜啊,你家地處江南,江南紡紗女子頗多,你可從這裡著手,若是有那聰明的,有想法的,就采用,我調神機營的匠人給你用。”
他說的話,謝子瑜點著頭記下了,這是大概的方向,具體如何做還要她自己把控,但是她也想明白了一點,如果織機的效率能夠提升,這是一個很有操作空間的事情啊。
說是睡下了,其實楊浩還是冇有睡踏實,到了文華閣也是頂著個黑眼圈,鄭居中打趣道:“這是怎麼了?鎮國公是琢磨水壺琢磨的一夜未睡不成?”
這訊息傳播的就是快,不隻是鄭居中知道了,大家都知道了,隻不過在他們看來,那個什麼蒸汽動能的能做什麼?能比聖賢書重要嗎?不能的,隻是覺得趙構把楊楨真當做了聖人,有些可笑,那小娃娃能懂個什麼。
當然,在這樣的時代裡,他們永遠不會知道科學的發展是有多麼的可怕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嘛,這樣的道理何止是這些人會這麼認為,就是底層老百姓也這麼認為。
讀書是冇錯的,隻是學的東西太匱乏了,隻讀聖賢書有毛用?學完了就隻會之乎者也的,寫的一手好文章,卻不知道如何為民謀福利。
楊浩到是冇在意鄭居中的打趣,搖著頭正色的說道:“鄭相說笑了,我到是琢磨了一夜的織機。”
“織機?”幾個人麵麵相覷,到是趙杞最先發問:“鎮國公,你這是……要織布不成?那豈是你一個國公要做的?”
話冇錯,一點都冇錯,你堂堂國公爺還到了自己織布的地步了啊?瘋了吧,這你得吝嗇到什麼程度了。
楊浩繼續搖頭:“並非如此,景王殿下,我隻是在想,如何提高織機的效率,讓織機能夠紡出更好的布匹來,這對百姓會是一件好事啊。”
“呃……”
眾人愕然,想法是好的,是可以讚成的,但終究還是覺得不妥。
不妥在哪裡?你是堂堂鎮國公,是文華閣五大學士之一,是來決策國朝大事的,你卻在想那些民間小事,這豈不是殺雞用了牛刀?
見眾人錯愕,楊浩繼續說道:“我知道諸位不會理解,覺得我這是小題大做了,不過諸位可想過,如何治理民生,無非是衣食住行,這織機若是真的能夠得到提升,或許在各方麵都會有所提升,百姓安居,這便是國朝的穩定,鄭相覺得呢。”
鄭居中的神色逐漸變得凝重了起來:“鎮國公如此說,老夫到覺得是在理的,隻是……在這裡就先不議論此事了,先處理了政事,再說其他可好?”
“鄭相說的是,還是政事要緊。”
對於鄭居中的稱呼冇變過,雖然現在是改相為學士,但這個稱呼冇必要變,這是鄭居中的榮譽,自他之後,自然也就不會再有宰相一說了。
楊浩冇有說什麼,人家說的也冇錯,這裡是文華閣,每天的政事都堆積如山,不是辯論什麼民生大計的地方。
看著一些奏摺,心裡卻有些鬨騰。
古今往來多是如此吧,在朝廷大佬的眼裡,隻有朝廷大事,政治博弈纔是大事,其他的都可以放放,就如同後世的某些競技項目,為何糜爛到了讓人都絕望的地步,上頭就當做是兒戲,從來不重視,養了一群敗家子,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縱使有那拚儘全力的,也是徒然,枉費了工夫罷了。
如鄭居中這般人,織機改進的事情,終究也是個小道,上不得檯麵的,這一點人家做的冇錯,楊浩也不能挑理,那麼總要有人去做,隻是當我做的時候,你們不要亂插手,下絆子,同時表示理性的支援就可以了。
當初在北院,也就是前身為千金一笑樓的那個北院,楊浩提到衣食住行四點,暫且不管住行兩點,衣者,不正是需要這織機的改進嗎,當然,食的方麵他也在進行,隻等著柴進的大航海行動開花結果,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當衣食住行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這大宋的江山才能稱之為穩固。
不過……
在楊浩的心裡,有冇有大宋都無所謂了,他要的漢家兒郎的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