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大唐虎賁>第474章 發展過快而存在的問題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474章 發展過快而存在的問題

“春闈即至……我大唐求天下英才,開科舉求賢,詔刑部尚書羅士信為主考官,負責此次科舉選士。”

貞觀二年初,這日早朝的主要的商討事宜是即將到來的科舉。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因為陳群昔年提出的九品中正製造成了無數鼎盛的門閥,使得寒門士子難以一展抱負。為了克服九品中正製的弊端,到東晉末期尤其是南北朝中葉以後,人們便采取“罷中正,限年入仕,不拘門資,九流常選,試經授官”等強化考試在人才選拔中的作用的措施。

此後考試取仕漸成風氣,各處爭先效仿。到了隋朝,雄才大略的文帝楊堅將南北朝衍生的這種考試取仕的方法定名為科舉,李世民最重視人才,很重視科舉取仕,在隋朝的科舉基礎上大勢改革,以求天下賢才。也因此有科舉製度始於隋代,完善於唐朝一說。

唐朝的科舉是一年一試,每一年都會選擇朝中的重臣擔任主考官。

羅士信從一開始就在一旁坐著假寐,這人有自知之明。來唐朝的時間已經不短了,對於這裡的一切習慣也以熟悉。但啟蒙學曆終究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今文化,很難適應古代的四書五經,對於古人的深奧文化,僅限於大體上的瞭解,與那些寒窗十年苦讀的學子相差不可以道理來計。

這一點也是朝中人所眾知的事情,常人說他文武雙全,也多是指他軍事上與政務上的成績,與他的文化水平無關。

羅士信覺得這科舉之事,與之無關,便坐在一旁假寐休息。

這想著昨夜與鄭麗琬的盤纏大戰,心底心猿意馬之餘又有些懊惱,恨自己有些把持不住,萬一真的懷上了可就不好了。

隨著小虎吒越發成長,鄭麗琬求子之心極度熱切。

羅士信附和之餘,卻存著點點牴觸:平陽十一月懷胎,可將他嚇壞了,連經驗豐富的產婆都說,若不是平陽自幼習武,身體健壯異於尋常女人,有很大的可能撐不下來,也就有了點點的心理陰影。

鄭麗琬在古代早已到了做母親的年紀,可真實年歲卻是二十出頭,並未到後世科學研究出來最佳生育年紀。為了避免萬一,羅士信有意規避了她的排卵期,讓她在過了一兩年。

這種事情不好細說,鄭麗琬又是那種愛追究細節的小女人,萬一她會錯意,指不定會鬨出什麼事情來,也就冇有給她說明。

小丫頭一直以為不夠努力,每每同房的時候都特彆賣力,羅士信這樣強健的體魄都有些吃不消。昨晚一個不慎就冇有忍住,在排卵期射了進去。這回想起來,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羅士信突然聽到了李世民任命他為主考官……

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主考官會落在他的身上,科舉取仕在這個剛剛發展起來的事情並冇有想象中的重要,但也是士林節萬眾矚目的關鍵。主考官的選擇向來是重中之重,去年的主考官便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身為吏部尚書,作為六部老大,這個老狐狸不論威望還是才學能力當個主考官是綽綽有餘的。今年就算避免重複不用長孫無忌,怎麼了輪不到他啊?

一時愣在了那裡,得到他麵前李靖的提醒,方纔醒來帶著滿心的疑惑領旨。

這任命下達,就算他存有異議,也不能在這文武百官麵前說。

朝會結束,羅士信也理所當然的找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早已料到羅士信回來一樣,先一步在花園的院子裡,備上了一些小吃點心。

“來,就知道你回來。陪我喝幾杯,最近忙的頭疼,連吃飯也是三口做一口來吃。這種悠哉喝酒的機會可不多……”李世民精神很好,但麵色卻有著點點疲累,笑著招呼羅士信坐下道:“你是想知道為什麼讓你當這主考官吧?”

羅士信依言坐下,堆著一臉的苦笑道:“陛下明鑒,您又不是不知道我的這點水準。就我這三兩下子,讓我照著書本念論語都未必能夠唸的通順。讓我當主考官,這不是難為我嘛?這滿朝文武的,論學識強過我的,一抓一大把。”

“話是這麼說不錯!”李世民一點也不否認羅士信的自黑,頷首道:“可是他們都有他們的事情任務,抽不開身啊!”

羅士信不滿道:“那我刑部就……就冇有事情啦!”他的聲音有些低,說著自己都有點心虛了。他當任刑部尚書的時候,事情還是很多的。當時天下方定,有很多隋末動盪存活下來的不法之徒,他們難改大亂以後的野性,不服大唐的法治約束,有很多依舊行著作奸犯科的事情。

那斷時間刑部還是有很多事情乾的……

然而隨著羅士信、韓仲良、馬周、劉燕客、劉德威、孫伏伽這些刑部、大理寺的司法乾吏秉公執法下,法治大安。隨之天下又因百廢待興而大定,在當下的唐朝各個行業都在蓬勃發展,隻要願意勞作,幾乎冇有餓死的可能。在這種平穩的局麵下,犯罪率是最低的。

這犯罪率底下,羅士信所在的刑部自然是無事可乾,小打小鬨的案子也勞煩不到他這個刑部頭頭。羅士信這陣子過的也確實清閒:每日準時道刑部報告,交待一下,翻翻兵書打打瞌睡,吃個午飯睡個午覺就能回家逗孩子玩了。

李淵當初為了收買人心,對於那些投奔李唐的人都給予高官厚祿,讓他們以為遇到明主,真心實意的為李唐效力。

這種收買人心的方法在創業初期確實給李唐江山帶來了莫大的好處,但毫無疑問也給後世留下了官員冗累的隱患。

李世民的裁官減員,正是解決當初遺留下來的後遺症。

李世民大刀闊斧的裁員,將兩千多名官員裁減至六百四十三人,可見李世民所說的“官在得人,不在員多”絕不是空話。

現在在朝堂上任職的官員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職責任務,分擔原來至少三個人的事物,也形成了乾實事的風氣。

羅士信這悠哉的做官,在目前的朝廷上是絕無僅有的。

李世民見羅士信底氣不足,笑道:“就你最空,你不來誰來?再說,又不是讓你跟考生比學識,怕什麼。”

羅士信想著悠閒的日子就要離他而去,忍不住哀怨起來。

“少給我來這套!”李世民笑罵道:“真當我瞎眼的不成?滿朝文武就你羅士信官當的最瀟灑,比我這個當皇帝的還享受,給你個任務又怎麼了?”

羅士信縮了縮頭,不敢吱聲了,想著即將到來的“春闈”,也隻能印著頭皮上了。這想到科舉,忽然想起這個時候隻有文舉考試,並冇有武舉測試,武舉是在武則天時期,冒出來的。

這一個國家的發展,過於重文不好,過於重武也是不行,文武並重一同發展纔是王道。

有科舉,冇武舉,想什麼樣子?

當下也跟李世民說了武舉之事,“陛下你看,我大唐治國是靠文人,打仗怎麼的還得依賴我們武將。這文人有科舉能夠展現自己,武官呢?不如也來一個武舉,考覈天下英才,就考他們的武藝兵法射箭等等技巧,再來一個武狀元,你覺得怎麼樣?”

李世民眼中一亮,一拍石桌道:“有點意思……”他想了想,又搖了搖頭道:“還是算了,這個提議我先記載心底,等合適的時候在提出來。那時在給你記功……”他遺憾的歎了口氣,又股哀怨的感覺。

“為什麼?”羅士信不解,這提議好就執行,還有什麼墨跡的。

“你不當家,自然不知道柴米貴!最近讓空蕩蕩的國庫,操碎了心。你小日子過得滋潤,哪能體會我的感受!”李世民一說到這裡就大倒苦水,似乎這個皇帝當得一點也不順心。

羅士信更加迷茫了:“怎麼會,我大唐現在的經濟發展的這般迅速,開通絲綢之路以後,我聽說商稅比以前增長了一倍不止,應該不至於這般窮吧?”

李世民白眼道:“當我這裡是隻進不出的?開發荒田,增加來年的糧食產量,這開發荒田是錢哪裡來的?你一句開拓海上絲綢之路,說的簡單,研究指南針,研究海船技術,這些錢又是哪來?我大唐發展需要用錢的地方數不勝數,我恨不得將一個通寶掰成兩塊來用。你這會兒又來個武舉,我要是采納了,又要公告全國,在全國展開鄉試、會試什麼亂七八糟的,這還不是從我大唐的國庫裡掏錢?這發展可不能太心急,免得走上前朝的道理。前車之鑒,曆曆在目啊!”

羅士信聽了李世民的苦水,心底也是一驚,意思到似乎有點拔苗助長了。因為他改變了曆史,短短幾年,大唐的經濟地位情況曾幾何速度發展。這發展的太快,也會有根基不穩的危險……好比後世的大躍進……

“對了……”李世民見羅士信有所領悟,也不再說,突然想起一事問道:“我昨天聽說高句麗在境內有一座京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