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武俠>大照諸天>第八十章 鏡湖小刀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八十章 鏡湖小刀

在這個修行的過程中,李照漸漸來到了比武擂台,抬頭一看,一個長相秀氣、年輕嬌小的少年,也剛剛走上來,站在自己的麵前。

少年的手中,有一把和他一樣秀氣的短刀。

氣血武道是從粗糙到精細,而內力武道反而是從精細到粗糙。

在這種不斷地比較之中,李照則深深陷入了兩門武道之中的細微差異和整體同一,或者說整體差異和細微同一之中。

這少年一站上來,四周立即響起瞭如雷般的掌聲和轟動,無數人都在為他而喝彩,聲音之大,氣氛之熱烈,甚至好像連整座城市都要被鬨翻過去一般。

在那裡,有兩個小人兒,一個是王無法,一個是張北冥,一個代表著自然粗獷,一個代表著智巧精細,一個是氣血武道,另一個則是內力武道。

氣血武道起於對身體的鍛鍊,強盛於對勁力的掌握。

因為這兩者,都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到了巔峰,氣血武道反而要打破心神上的桎梏,從外在的表象的視角深入到內心,眼見到體內漫天繁星般的竅穴,以此見神而不壞。

內流武道起於對吐納的鍛鍊,強盛於對經脈的掌握

但是忽然之間,這兩個人又都掉了個個兒,王無法和自然粗獷代表起了內力武道,而張北冥和智巧精細代表起了氣血武道。

他的心,還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中。

到了巔峰,內力武道也需要給自己易經洗髓,從內在的氣息壯大達到外在體質的增強,要改造大大小小的各種器官的作用,以此成就宗師。

“是你師傅的指示?”

李照當然知道,起碼四個大宗師現在齊聚方圓城,看起來自己是潛伏入城,實際上這幾個大佬裡,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恐怕也就是一如和尚了。之所以暫時冇有將之暴露,是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想要讓閱經大會順利舉辦下去。

他自然就是俞秀。

鏡湖小刀俞秀,比陳傲然還小了八歲,卻一直以來都與陳傲然分庭抗禮的涯角派另一位天才。甚至,據說他此次出了江湖,所表現出來的實力,也已超過了陳傲然的當年。

人人都說,這是杜長生的好福氣,人才源源不斷,死了一個陳傲然,又出來一個俞秀。

他們都認為,這場決鬥已經內定了勝者,那就是俞秀。

“你好,李兄。”

不過和自己的擁躉不同,俞秀本人卻並不自傲,反而帶著一種奇異的悲傷,遙遙看向李照,“你該知道,我們這一戰並非是巧合偶然。”

方希然、王無法乃至於小佛王,都希望閱經大會舉辦下來。

那一日的比武,小佛王在旁邊看,方希然自然也在旁邊看,甚至還可能有杜長生在內。

當日的海選,自己之所以屢次麵臨強敵,也是有方希然在暗中操縱。

兩人的談話,都是逼音成線,隔空傳聲,再加上現場嘈雜,旁人難以聽得真切。

以兩個人的武功境界,在這個距離,甚至都能夠瞞過大宗師的探查。

“師傅有師傅的大事,我有我的執念。”俞秀握了握刀,秀氣甚至是稚氣的麵孔上,卻顯露出一絲倔強執拗,“這次本不要我跟過來的,但我仍然執意。他不願意為師兄報仇,說是公平決鬥而死,是含笑九泉,我卻不能如此灑然。”

“我卻聽世人都說,你與陳傲然不合?”

“世人愚鈍,師兄要強而高傲,自不便表達心中之情感。可我深知他心中情感,如雷鳴,如深雪,如山風,如穀嘯,我的刀法一半是師傅所傳,一半是師兄所傳。我與他為敵,蓋因他需要我這樣一個敵人,我武道愈盛,他歡心愈大,他歡心愈大,我喜樂愈多。”

俞秀輕輕一彈刀鋒,傳來龍吟陣陣,他低下像是深山上兩片殘雲般的眉,垂下如晨昏中暮靄般的眸,似乎在思念,又似乎在悲傷,“李兄,我的一身武藝,都是為了師兄而習。今日就用這一切,給師兄報仇吧!”

李照眯了眯眼,他感覺到了一種又深又細、又尖又利的東西,在刺自己的腦袋。

那是殺氣。

誰能想到,這個江湖之中盛傳,一直以來都深藏在涯角派,與陳傲然爭鋒相對的天才,居然和陳傲然是亦師亦友的密切關係!

身處此人的對麵,李照能夠感覺到他身上傳來的壓力。

這個人看起來溫溫柔柔,如春風秋雨,實際上內藏著悶雷滾滾,一遭驚動,立刻就是天雷一般的舉措,能夠將任何人格殺勿論。

伴隨著俞秀輕輕振刀,擂台周圍忽然安靜了下來。

那是一種說不清理由的安靜,每個人都不自覺地停下了喋喋不休的討論,經不住打了個寒蟬。

這種變化從內到外,好像一塊石頭落入水中激起的波紋,一圈一圈傳播出去,呈現出一種全景式的冷場。

“看來俞公子是認真了!”

“冇想到這個李華,居然能夠讓俞秀認真,看來他的武功也不錯啊,可惜遇上了俞秀!”

“俞秀的鏡湖小刀,精巧細微,輕靈無比,李華怎麼招架得住?”

一些人仍然在思考著戰局,但都說不出話來。

這一切都是因為俞秀。

他的殺氣之強,之盛,之大,竟然同時籠罩了在場的數百人,逼得他們無聲無息。

這青天白日的,竟然一時之間,有了一種陰森沉靜的氣氛。

冇錯,俞秀就是故意為之,以此地為靜默靈堂,莊嚴肅穆,再斬李照,祭奠亡兄。

李照忽然覺得有些奇妙。

杜長生過來,是拿著殺李照的名頭,暗地裡參加小佛王的行動。

他對陳傲然的死,還是並無怨言。

俞秀過來,明麵上是參加閱經大會,實際上就是為了殺死李照。

他纔是那個放不下、想不通、丟不開的人。

李照說,“你的武功,還殺不了我。”

“李兄,你不要以為你能對付師兄,就可以小覷我派武學。世人縱然愚蠢,卻有一件事情看得清楚。”

俞秀忽然抬頭,朝著李照笑了笑,“那就是,我的確是個遠遠勝過師兄的天才,我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超過了師兄,隻是因為他要強,所以我才裝作比他弱小而已!”

話音一落,他已經出刀了。

俞秀短刀一揮。

他的刀秀氣,短小,此前的一向風格,是精巧細微的招式變化,但是此刻一揮出來,就給人一種包羅萬象,布灑漫天的感覺。

周圍的無數人大跌眼鏡,根本難以想象這是俞秀的刀法。

秀氣何時變成了霸氣?

短小幾能變成了宏大?

轟隆一聲,氣流震盪。

從俞秀的右臂短刀,好像是一股什麼東西突破束縛一般,大量的內力呼嘯而出,淩空編織,衍生出五六丈長的刀氣,聚氣而成型,好像一座山壓了過來,好像一片天塌了下來,朝著李照揮砍過來!

這一刀大得驚人,和他嬌俏的身子相比,形成了一種完全的反差。

就好像是一個人扛著一根參天大樹。

俞秀的整個人,估計也就和這刀氣的刀柄也差不多。

周圍的人看得目瞪口呆,都冇有想象到,俞秀一出手就是這麼一個驚天動地的招式!

他居然凝聚刀氣,達到了五六丈之長。

用李照那個世界的單位換算一下,雖冇有四十米的大刀,卻有個二十米了。

若還不直觀,一般的奧特曼也就是五六十米——俞秀此舉,等同於舉著差不多半個奧特曼與人搏鬥!

這是何種境況?

也就是比武擂台較大,才能容納這樣的狂刀了。

俞秀催動真力,一時間髮絲狂舞,衣袂飄飄,整個人站在風中,雙目放光,眼神又銳利得好像把那光芒破掉,而在這之後纔是一點點的淚花,泛著波光消散在空中。

“殺!”

一刀斬下。

“我說過,你殺不死我!”

李照忽然長嘯一聲,整個人脊椎動,胯部坐,動作倏然而起,像是一條龍在體內長吟,一百道雷霆在體內滾動,一萬個人在體內死後,最後這一切力量都在這一聲長嘯中迸發了出來。

龍孽倒江海。

在看到這一刀的成型後,李照就知道,不能夠再用之前的方法來對付此人了。

這個俞秀,不是侯辛、陶望舒、張萱那樣的貨色,而是比這三個人加起來都要危險十倍不止!

他絕對夠李照拿出真本事。

一拳炸出,與刀相撞。

讓周圍所有人不敢相信的一幕出現了:一種無法形容、堅不可摧的力量自刀氣上與李照拳頭接觸的點爆發出來,刀氣應聲粉碎,氣浪震撼,肉眼可見。

如千雪而落。

甚至連擂台周圍,離得近一些的,也可感覺到一股撲麵而來的強大力量,打得人禁不住後退兩步。

“好!”

起手落空,俞秀那張秀氣的麵孔一震,瞳孔收縮。

他忽然極不符合自己氣質的大吼一聲,一躍而起。

他的刀氣破碎,但手中仍有長刀。

刀光一閃。

一道綺麗雪白明亮的輝煌,一瞬間跨越了兩人間的距離,來到了李照的麵前。

像極了一條大江奔浪波濤流川。

到此為止,眾人纔看出來,這就是俞秀真正的刀法。

他此前的種種精細靈巧的招式,隻是一種假象。直到此時此刻,纔拿出了真正本事。

而李照不躲不退,順勢而進。他的脊椎一鼓動,胯部立刻坐了下來,就好像身體有兩個彈簧,一個彈簧拉長之後重重下壓,就又成為了另一個彈簧的力量源泉,兩者能夠循環往複,生生不息。

這股力量一生,他本來打出的拳法忽然五指伸展,大張開來。

手腕一轉,掌心朝地,手背朝天,高高舉起,然後手臂發力,自大臂到小臂,對著俞秀狠狠抓了下來。

這是一種怎樣的姿勢?

隻手遮天。

俞秀的腦子裡,立刻想到了這樣四個字。李照的動作,一下子打得他有一種視野無限縮小,眼前一黑,一切天、光、雲、影、風,全都消失不見的錯覺。

一股不死不休的煞氣,逼走了一切,占據了俞秀的心靈。

虎煞動山川!

俞秀這個秀氣的小夥子,居然有一手如此霸道的刀法,這的確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可是要說起霸道,李照身具龍虎精氣,一旦施展開來,就是天驚地動、震撼一切的氣魄,又哪裡是俞秀所能比的?

眼看就要再次刀拳碰撞,俞秀忽然橫生變化。

他定格在了那裡。

他的刀法忽然從極動變成了極靜。

他的身體特征,也好像是從生變成了死。

他整個人,像是從波瀾壯闊的大江奔浪流川,變成了一抹歲月靜好的湖麵。

也就是在這一下變化之中,俞秀才展現出了自己最核心的招式。

這纔是真正的鏡湖小刀。

涯角派的人,世居漁村,毗鄰東海,常見大氣磅礴的江海變化,從中悟出的武學也都是大氣磅礴的。在這一點上,不管是杜長生還是陳傲然,都是一脈相承。

但天下水勢,有大有小,有動也有靜。

俞秀此招,就是另辟蹊徑,取自水中鏡湖,以此迎敵。

他動作定格之間,自信滿滿。

因為在他的體內渾身上下,已經充斥滿了內力,所有的內力,處於一種微妙而寂靜的平衡之中。一旦有外力加身,打破平衡,所有的內力都會循著這一個外力支點,登時侵泄而出。

可以說,這是一種先於江河奔流的狀態。

水勢滿滿,日積月累,一招爆發,為天下驚。

這就好像是鏡湖平靜,但若開渠引灌,立刻狂湧而出,成就一條江川。

當然,現實的鏡湖,自是造不出一條江川的,就是一條小溪也難。

但武功取勢,不在事實,旨在意境,而俞秀的意境,就在於他天資聰穎、心高氣傲,誓要先於自己的師傅師兄,再尋覓江水源頭之意,就是那個“不動之動”。

事實上,俞秀也是東海本地漁民,習武的過程中,並冇有去過鏡麵一般的湖泊,隻是從典籍之中聽聞過類似的存在,便自由散漫地幻想,結合耳聞的湖水之意向與眼見的江海之澎湃,形成了這樣一處奇特的“鏡湖”。

雖然是湖水,實際上卻是江海規模的巨大。

這樣的一處鏡湖不動,卻已然具備天地間最大動勢,隻需要一引而起,立刻天傾地潰!

換句話說,就是李照的勁力,一旦給俞秀加身,立刻就將迎來數倍有餘的反震之力。

而俞秀堅信,不管是誰麵臨這股力量,都將不堪一擊,彆說是李照了,就算是大宗師也不能將其無視!

就在這時候,李照卻歎了口氣。

“你說錯了。”他逼音成線,“其實從頭到尾,你都冇有比你的師兄厲害。你的刀法看起來用意高明,招法精妙,實際上從漏百出。你以為你在讓你師兄,其實是他一直都在讓著你。”

說話間,李照手一送,如摘蝴蝶一般,輕輕拿住俞秀手中的長刀。

俞秀臉色一變。

李照一路前進,身後跟著幾個低著腦袋的小跟班兒。

雖然到現在,俞秀在公論之中,仍不是小佛王、方傲君那樣的人物,但他太年輕了,也太天才了,七八年後,未必不可以後來者居上,與前兩者爭鋒。

相比起這樣一個人物而言,區區戰勝過侯辛和陶望舒的“李華”,就顯得普通平凡許多。甚至有很多很多眼高於頂的人物,到現在都冇有聽說過“李華”的戰績——其實實曉生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這其實是一場辯證的修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