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卿言發現了很多可用之人,包括呂晉的女兒呂寶華,呂太尉的孫女兒……自然了還有幾個十分冒尖的寒庶。
此次殿試,白卿言所出的題目,便是讓這些一層一層選拔上來的學識淵博的學子,根據新政新推行的新政……軍功製度、農田分地製度、興修水利還有開設學堂,許女子如學堂參科舉等等新政,陳述利弊,和解決之策,也可以是自己對新政的見解,不必拘泥。
許是走到了殿試這一步,多少人都想用花團錦簇的錦繡文章來給太後留下印象,便極力的對白卿言的新政進行吹捧,恨不能將新政吹出新花樣來。
可白卿言既然出了這樣的題目,為的就是真正能找到有才學,能做實事的官員,自然了……文學造詣極高的飽學之士白卿言也是需要的,畢竟修訂書籍,對大周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中最讓白卿言意外的,是譚老帝師的孫女兒譚姚茽,譚姚茽出生於譚家,學識淵博白卿言不懷疑,冇想到譚姚茽和譚老帝師一般,竟然生了一副錚錚鐵骨。
譚姚茽在試卷中提出了幾點,著重說明瞭白卿言新政實施太操之過急之處,且旁征博引,以曆史典故來說明,後又提出自己的見解,可謂一針見血,處置之法也十分得當。
還有一位,是白卿言的熟人……薛仁義。
薛仁義雖說迂腐了一些,可白卿言讓阿孃帶去的題目,薛仁義答的卻很好。
他字句珠璣,除了提到了給百姓分田之後如何鼓勵農耕的措施,他以《農爵法》為基礎,提出了既然白卿言可以開設學堂教授百姓識字,亦可以開設學堂教授百姓農耕之法,如此必能提高糧食產量。
他還光明正大提出,白卿言並冇有在官員考覈方麵提出強有力的措施,朝中雖然不太明顯,可結黨之事也是多不勝數。
也是他提出了女子為官之後,女子成親之後生子容易意外,若是位高權重,不利於大計發展,而過早的培養副手,又恐副手知道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反而生出許多陰詭之事。
薛仁義是頭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敢將朝堂之上那些貓膩和爭權奪利之事搬到檯麵上來說的考生,試卷結尾還似有意猶未儘之意。
呂晉在看到薛仁義的卷子,想到薛仁義當初為天下學子敲登聞鼓鳴冤,揪出科考舞弊案之事,笑著說……這薛仁義天生就是禦史台的人,什麼都敢說。
白卿言看過薛仁義的卷子,讓太後董氏點了薛仁義為狀元。
榜眼為呂太尉的孫女呂鳳琅,呂鳳琅人如其名……人中之鳳,其心誌已經大到裝下了整個天下,竟然已經開始盤算,大周繼滅西涼之後應當如何應對燕國。
她將燕國如今用的姬後那一套,和白卿言所推行的新政放在一起作比較,冇有盲目誇讚也冇有過分擔憂,隻是在冷靜陳述,如何在大周剛剛打完雲京之後,利用新政來吸引燕國百姓來大周,提出民對一國的重要性。
探花白卿言給了譚老帝師的孫女兒。
而二甲魁首白卿言點了董婷珍,倒不是白卿言任人唯親,或者抬舉自己外祖家,而是董婷珍的卷子太和白卿言心意了。
董婷珍是沾了同白卿言為表姐妹,太清楚自己這位表姐是何等的雄才大略,當她聽到姑母的殿試試題時,立刻就明白試題是表姐出的,更明白表姐在這朝中是為了尋真正能提表姐解決問題的有能之士,而非想看旁人對新政的誇讚。
董婷珍提筆一舒心中所想,提出白卿言雖然已經許女子科考,但還需不拘一格用人才,有很多才學驚豔之人,因為一次意瘸了腿,便不能參加科考,滿腹才華空付,或許隻能做一個教書先生,十分可惜。
除此之外,董婷珍膽子很大的在試卷之中寫了《大周官員考覈綱要》詳細籌劃了官員考覈的製度,雖然不十分詳儘,但也言簡意賅的闡明瞭官員獎罰、升遷或是罷黜、降職的製度,不再以年紀和資曆作為升遷的重要衡量。
而為了讓年邁的官員心甘情願為後來的年輕翹楚讓路,可以在官員榮退之後根據任期內的考覈發放高於在任數倍的榮養俸祿。
等到大周平定西涼,與燕國定下兩國合併的大計,大周的朝堂需要湧入一大批新鮮血液,如此才能更加的生機蓬勃。
白卿言點了董婷珍為二甲魁首,為的就是將資訊傳出去,眼明心亮還打算倚老賣老的老臣必定清楚,朝堂要變了,但凡跟不上變化的老臣都會被清退。
平大梁,定西涼,削藩,軍權在手,民心所向,如今的白卿言已然是大周絕對能夠說一不二的君王,她朝堂上的臣子,不論是才能還是雄心,都必須要能跟得上大周前進的速度。
這一次還有一個人讓白卿言頗為意外,便是曾經和呂元鵬關係極好的範餘淮之子……範玉甘。
範玉甘曾經和司馬平、呂元鵬等人同為紈絝,曾經也跟著司馬平和呂元鵬參軍,但後來因為吃不了苦讓自己父親想辦法將其弄回了大都城。
白錦繡曾經因為前朝廢太子派範玉甘押送糧草至青西山關口,查過這個範玉甘,聽說……範玉甘覺得考科舉也很辛苦,所以曾經揚言這輩子隻想當一個富貴閒散人,冇想到這一次因為白卿言登記後格外開了恩科的緣故,也參加了考試。
其辭藻雖然不華美,但可取在務實用詞也準確,能看得出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白卿言母親董氏那裡聽說,舅舅上次來看母親的時候曾和母親提起過範玉甘,因範玉甘的父親範餘淮曾經是反賊,所以從範玉甘回大都城後,除了往日和範玉甘、呂元鵬和司馬平他們廝混在一起的紈絝,冇有人同範玉甘再來往。
這一次範玉甘要參加科舉,多少人冷嘲熱諷,甚至最開始還因為其父是範餘淮的緣故,差點兒冇有能參加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