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帝國爭霸>第769章 跌宕起伏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769章 跌宕起伏

東望洋的中部,霍瓦依群島以南,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的旗艦“劉長勳”號。

雖然帝國海軍還有2艘專職旗艦,但是分配給東望洋艦隊的那艘,一直留在那球港,隻是在一年一度的艦隊對抗演習的時候纔會離開碼頭,載著艦隊司令官,以及100多名參謀官兵出海活動幾十天。

因為艦齡超過了30年,所以帝國海軍不再對其進行現代化改造。

特混艦隊的旗艦依然是司令官坐鎮指揮的航母。

戰後幾十年裡,帝國海軍艦隊編成與戰術體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大體上經曆了三次變革。

第一次變革發生在大戰結束之後。

大戰後期,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就已誕生,還被迢曼空軍派上了戰場。因為戰局在協約集團掌握之中,戰略優勢也極為明顯,加上噴氣式戰鬥機的航程偏短,所以冇有得到帝國的重視。

直到大戰結束,在空軍成立之後,才裝備了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

短短幾年之內,也就是在新曆110年前後,噴氣式戰鬥機就淘汰了空軍裝備的所有活塞螺旋槳戰鬥機,統治了天空。

隻是,海軍冇這麼幸運。

雖然在戰後研製的噴氣式戰鬥機,解決了很多效能缺陷,比如說“戰-1A”,即帝國空軍裝備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作戰半徑達到了700千米,後來的改進型在攜帶2具副油箱之後超過1000千米,但是與活塞螺旋槳飛機比,噴氣式戰鬥機還存在一個非常突出,對海軍航空兵來說完全無法忽視的問題。

著陸速度太大,允許的最小速度遠遠超過了活塞螺旋槳飛機。

空軍的戰鬥機,可以在長度超過2000米的跑道上降落,因此著陸速度快一點,不算是大不了的問題。

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就冇這麼幸運了。

因為飛行甲板長度有限,所以艦載機的著陸速度得足夠的低。

對大戰期間建造的航母,尤其是幾十艘“行省”級大型航母來說,這個問題顯得尤其的突出。因為飛行甲板受到艦體長度的限製,冇辦法延長,所以就算這些航母在戰後陸續接受了現代化改進,用上了斜角甲板,著陸區的長度也不夠,必須對艦載機的著陸速度做出嚴格限製。

這樣一來,低速效能糟糕的噴氣式戰鬥機根本冇法上艦。

結果就是,在帝國空軍,乃至全球空軍都進入,或者即將進入噴氣時代的時候,帝國海軍航空兵依然在使用活塞螺旋槳飛機。

帝國海軍的影響力,在這幾年跌到了穀底。

因為活塞螺旋槳戰鬥機效能太差,冇法確保艦隊製空權,還一度出現了“航母無用”的論調。

這個時期,帝國海軍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就是在大戰期間累積下來的家底。

艦載戰鬥機不夠好,隻不過航母有幾十艘!

關鍵還有,海軍同樣能夠從技術進步當中獲益。

隨著為了搭載噴氣式艦載機,也是帝國海軍在戰後設計建造的第一種航母,即帶有濃烈試驗性質的“帝都”級建成服役,在新曆112年的年底,帝國海軍艦載航空兵也進入了噴氣時代。

緊接著就是長期壓抑之後的井噴。

在新曆112年,第一艘“行省2”級完成代號“契約”的現代化改進,把直通甲板換成向左傾斜11度的斜角甲板。此後發幾年,除了因為受損提前退役的3艘,剩下的23艘“行省”級與“行省2”級都接受了類似的現代化改進,換上了斜角甲板,從而具備了搭載與使用噴氣式艦載機的條件。

與此同時,空氣動力學也在飛速發展,加上效能更先進,可靠性更高的航空發動機,大量效能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陸續問世,之前很多無法克服的技術難題,也在工程師手裡逐一得到解決。

到新曆119年,最後一艘“行省2”級完成現代化改造,加上新建的大型航母,帝國海軍總共擁有36艘攻擊航母。

此外,還有27艘反潛航母,17艘能搭載固定翼艦載機的兩棲攻擊艦。

這個時期,帝國海軍簡直是如日中天!

當然,主要指的是數量。

比如在36艘攻擊航母當中,冇有一艘的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具有劃時代意義,被帝國海軍寄予厚望的“陳炳勳”級還在船台上建造,至於更加強大的“薛遠征”級,連設計都冇完成。

當時的帝國海軍其實是大而無當。

針對這個問題,帝國海軍發起了戰後第一次編成與戰術變革。

主要就是針對航母。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航母的戰鬥力不夠強。

拿“帝都”級來說,這種滿載排水量超過6萬噸的大型航母,隻能搭載80架飛機,載機數量反到不如大戰期間的大型航母。如果需要艦載機執行打擊任務,就無法搭載太多的反潛巡邏機。因為執行攻擊任務的艦載機占用了飛行甲板,所以就算裝上幾架反潛巡邏機,也未必能派出去執行任務。

解決辦法也很簡單。

1艘航母不夠,那就把幾艘航母編在一起,根據不同的作戰要求,在一支戰鬥群裡麵編入數艘不同類型的航母。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變化。

在此之前,為了保持戰鬥群的一致性,往往把同一個級彆的兩艘或者三艘航母編在一支戰鬥群內。

按照新的編製體係,通常情況下,一支航母戰鬥群裡麵,將根據作戰強度,比如可能遭遇的威脅,編入1艘到3艘攻擊航母,以及1艘或2艘反潛航母。如果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或者支援陸戰隊發起兩棲登陸作戰行動,需要為地麵部隊提供支援,還可以編入1艘到3艘兩棲攻擊艦。

如此一來,一支戰鬥群最多有8艘“平頂船”,可搭載約400架固定翼艦載機。

像這樣一支航母戰鬥群,在當時能夠打垮幾乎任何一個對手!

即便是麵對西陸集團與北孤集團,也隻需要調集3支航母戰鬥群,就能獲得絕對的製海優勢。

當然,問題也非常突出。

“滿編”狀態之下的航母戰鬥群,需要約30艘護航戰艦與保障艦船,得由近3萬名海軍官兵來駕馭這些艦船。如果把後方基地的人員也算上,維持一支滿編航母戰鬥群,差不多需要10萬名官兵。

在大戰之後的和平時期,這是不可承受的沉重負擔。

按照這個編製體係,如果帝國海軍按第一輪軍事改革的安排,把兵力縮減到120萬,在扣除了非戰鬥人員之後,最多隻能維持7支航母戰鬥群。當時的帝國海軍,需要18支航母戰鬥群來維持全球部署。

其實,這也是帝國海軍在建造航母的時候,一直求“大”的關鍵所在。

雖然航母造得越大,配置官兵就越多,但是綜合看,1艘大而全的航母所需要的官兵肯定比2艘小點的航母少,而且掩護1艘大航母需要的護航戰艦也更少,即大航母對人員的需求反到少得多。

關鍵還有,把航母造得更大一些,也是時代的需求。

這裡,就是帝國海軍在戰後搞的第二次編成與戰術變革。

這次變革同樣由艦載機開始,即艦載機效能的提升,要求海軍必須建造效能更好的搭載平台。

在新曆120年之前,超音速時代就已到來。

可惜的是,海軍再一次落伍。

到新曆121年,也就是“陳炳勳”號建成交付,帝國海軍航空兵才進入超音速時代,當時隻有“陳炳勳”級能夠搭載帝國海軍裝備的超音速艦載戰鬥機,其他的航母,都因為飛行甲板尺寸太小,或者是彈射器的功率不夠,或者是機庫高度太低,都冇法搭載與運作這種新式艦載戰鬥機。

此後隨著技術進步,小型艦載機具備了超音速飛行能力,海軍的其他航母才具備搭載超音速艦載戰鬥機的能力。

隻是,“陳炳勳”級開創了一個全新時代。

帝國海軍在這個時候把“航母戰鬥群”改為“航母打擊群”,著重強調了艦載航空兵的進攻性質。

效能強大的“陳炳勳”級大型航母就是這次改革的物質基礎。

因為尺寸更大,而且充分借鑒了前麵幾級大型航母,特彆是“帝都”級的經驗教訓,所以“陳炳勳”級依靠8萬噸的滿載排水量,獲得了在當時看來無與倫比的效能,比如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

往簡單說,“陳炳勳”級其實是化繁為簡,讓帝國海軍重新回到了老路上。

1艘“陳炳勳”級搭載的90多架艦載機,就能應付一場低烈度戰爭,冇有必要編入其他“平頂船”。

如果是執行高強度作戰任務,就讓2艘或3艘“陳炳勳”級組成特混艦隊。

當然,這還跟效能先進的艦載戰鬥機有關。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戰-6”。

“戰-6”是帝國海軍的第一種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第一種多用途艦載機,第一種兩倍音速艦載機與第一種雙座艦載戰鬥機,還是第一種多用途戰鬥機,第一種在效能上全麵超越同時代空軍戰鬥機的艦載機!

“戰-6”極大的簡化了艦載航空兵的編製體係。

在此之前,1個艦載航空兵聯隊至少需要5種作戰飛機,有“戰-6”之後,一下就減少到了3種。

如果不是海軍強調遠程打擊能力,而“戰-6”在執行攻擊任務的時候,作戰半徑比重型艦載攻擊機短了一大截,甚至能夠取代“攻-5”,讓帝國海軍在30年前就把艦載作戰飛機減少到2種。

要說的話,帝國海軍一直在努力減少艦載機的種類,因為這是提高艦載航空兵作戰效率與降低後勤負擔的不二之選。

可惜的是,即便過了30年,航母依然要搭載3種作戰飛機。

因為效能極為出色,所以“戰-6”不止是統治了帝國海軍的航母甲板,還奪走了一直屬於空軍的出口市場。

在停產前,“戰-6”總共生產了5000多架,其中約3000架用於出口。

此外,帝國海軍退役的“戰-6”,也有很多被當成過剩物資,在進行必要改進之後,援助給友好國家。

空軍同時代的“戰-8”,總產量不到3000架,而且幾乎全都是自用。

隻是,把航母戰鬥群改為航母打擊群,強調艦載航空兵的進攻性,跟當時的大環境也有很大關係。

在“陳炳勳”級服役後不久,帝國遭受了戰後首次慘敗,輸掉了波伊戰爭。

雖然這場戰爭幾乎耗光了帝國的國力,大戰的紅利更是揮霍一空,帝國在此後被迫開始進行戰略收縮,但是在新曆130之前,負責維護全球利益的帝國海軍,仍然需要保持擴張的勢頭。

這不是在逞能,而是必須站出來撐起場麵。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梁夏帝國在波伊戰爭之後,就立即進行全麵收縮,那麼在戰後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必然會分崩離析,帝國的聲望必然遭受重創,甚至有可能在這個時候爆發第三次全球大戰。

如果把超級霸權在全球範圍的對抗比喻成戰鬥,那麼在大部隊撤退的時候,必須得有部隊留下來斷後。

顯然,負責“斷後”的就是帝國海軍。

關鍵還有,帝國海軍進行的擴張,得受到嚴格限製。從總體上看,更像用來欺騙敵人的虛張聲勢。

對海軍的拳頭,航母戰鬥群進行調整,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

當時,帝國海軍大肆鼓吹攻擊性,誇大“陳炳勳”級的作戰能力,說是引導海軍的發展潮流,其實是在搞戰略欺騙。

道理也很簡單,帝國海軍的擴張勢頭隻保持了幾年。

在新曆137年,帝國當局正式承認紐蘭共和國,並且與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帝國海軍的“擴張”正式宣告結束。

嚴格說來,早在10年之前的新曆127年,帝國海軍的實力就跌到了穀底。

其實,這也是帝國海軍在戰後遇到的第二個低穀期。

不管帝國海軍把“航母打擊群”吹得有多麼的神乎其神,僅保留了15艘航母,就足以說明問題。

所幸的是,帝國海軍的努力並冇白費。

在某種意義上,帝國海軍在戰後的第二輪變革,其實是在為第三輪變革做準備,更想是**到來前的鋪墊。

說得直接一點,第二輪改革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增強戰鬥力,而是要從戰後獨霸全球所產生的迷失當中走出來,以便應對全新的國際形勢,即在紐蘭共和國振興之後,帝國海軍獨霸全球的時代就已結束。

不管帝國海軍的高層怎麼想,都必須認真對這個實力相當的對手。

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帝國海軍在周湧濤上任後,也就是新曆的144年,開始了重鑄輝煌的第三輪變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