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都市>奮鬥在蘇俄>第209章 卡普斯京亞爾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209章 卡普斯京亞爾

對於第一個火箭工程建設基地的選址問題,是經過了蘇聯科學院的慎重研究,並在國防人民委員部出台了指導意見之後,最終確定下來的。

卡普斯京亞爾這個地方,不僅僅是處在沙漠邊緣上,人跡罕至,同時,這裡公路、鐵路都有,距離目前聯盟在烏拉爾山以東的幾個工業基地,比如喀山、古比雪夫等地都不遠,可以得到來自工業上的支撐。

在過去的兩個月裡,由工業委員會、國防工業委員會、運輸建設部等十二個部委聯合牽頭,優先提供各類資源、設備,由內務人民委員部邊防軍、勞動營管理局提供人力,卡普斯京亞爾的第一個實驗區,科羅廖夫區已經完成了建設。

包括髮射場司令部、燃料庫、拚裝廠房等主要設施,已經全部完工,兩枚分彆由氫、氧和煤油作為推進劑的火箭,也在眾多專家的努力下完成了一期設計,相關的零部件生產任務,下發到了喀山、薩拉托夫等地的十六家工廠。

蘇聯的體量無疑是超級龐大的,當整個聯盟決定集中全國之力去做某件事的時候,無論是效率還是能力,都是極其驚人的,用無法想象來形容它,絲毫都不過分。

對於如今的維克托而言,情報工作當然是重中之重,畢竟這是他的本職工作,成績如何,關乎到了他地位的穩固與職務的升遷。

而在情報工作之外,他最關注的兩個方麵,便是核武器的研發與火箭技術的研發。這兩項工作做的如何,不僅僅關乎到了成績,甚至關乎到了功績。

如今,不管是核武器也好,火箭導彈技術也罷,都還冇有拿出實物來,所以缺乏說服力,也很難讓人感受到它們的重要之處,但可以預見的是,一旦它們最終被研發出來,肯定將會震動全世界的。

核技術、火箭技術,這是被世人稱之為“戰略性”的兩項技術,可以負責任的說,在這個星球上,再冇有什麼東西能比這兩樣技術,更能為國家安全提供保障了。

所以,維克托需要在兩項技術的研發中保證自己的存在感,這都是資本,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資本。

為了保障卡普斯京亞爾的絕對安全,邊防軍在通往該區域的公路上,設置了三處檢查站,最遠的一處檢查站,在距離該地區15公裡的邊界上。此後,每五公裡一道檢查站,一直到最終的邊防軍駐地為止。

而在公路線以外的地區,則設置了高達兩米的鐵絲網隔離帶,隔離帶每隔五十米,原設有一個警示牌,黃色底、紅色圖案的警示牌上,有地雷區以及闖入者將被射殺的警告。

維克托的車隊經過三道檢查站,最終進入科羅廖夫區的時候,已經到了黃昏時分,而在專門用來停放車輛的發射場司令部停車場上,依舊有很多人在等著他的到來。

這些等候他到來的眾人裡,有穿著軍裝的邊防軍,有穿著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製服的安全人員,也有穿著便裝的科研人員——整個科羅廖夫區內,隻允許這三類人進入,至於相關的家屬們,則都被安排在鎮上,不能進入試驗場區域。

整個科羅廖夫區,就建設在叢林與半沙漠化的荒原結合處,如今,這裡依舊像是個超級大的工地,大量的工廠正在緊急建設中,這些工廠主要是用來生產高精度部件的,比如說陀螺儀,比如說專門用於火箭的時間控製機構。

而在更遠一些的地方,林地外圍的東北方向上,還有幾個大型的燃料庫正在建設中,那是專門用來存放液態氫、氧以及高純度煤油的倉庫。

陪同維克托視察試驗場的,是格魯什科與科羅廖夫,他們現在是整個卡普斯京亞爾地區的技術負責人,而行政負責人則是由彆爾烏辛兼任的,軍事上的負責人是來自於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恩格爾?斯梅托夫少校。

斯梅托夫少校,原內務人民委員部哈薩克斯坦對內情報總局負責人,後隨情報機構轉入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兩個月前,在確定了卡普斯京亞爾的選址之後,他就被調到這裡,擔負起整個試驗場的安全負責人。

在格魯什科與科羅廖夫的陪同下,維克托參觀了建設中的陀螺儀生產廠、高純度煤油儲備倉庫、液態氫生產中心等建築,又去看了正處在組裝中的兩枚實驗型導彈。

這兩枚正在組裝中的實驗型導彈,有一枚是完全采用的德國人的相關技術,在過去的兩個月裡,柏林情報部門陸陸續續又拿到了一些數據資料。由於德國人在以液氫、氧為推進劑的火箭研發項目上,取得了先發性優勢,且其實驗完成度非常高,因此,在德國人研究的基礎上,蘇聯專家組采用自研發動機構建的第一枚火箭彈,完成的速度是比較快的。

按照科羅廖夫的說法,這枚采用液氫、氧為推進劑的火箭,有望在兩個月後進行正式發射試驗。

而另一枚火箭,則是采用高純度煤油作為推進劑的,在這方麵,因為是由蘇聯專家組完全自主研發並設計的,因此,實驗完成度不是很高,進行第一次發射試驗的時間,可能要推到年中的時候,具體的說,就是需要六到七個月的時間。

按照格魯什科的說法,他更希望能夠暫時將主要的研發精力,投入到德國人所采用的技術上,因為那樣的話,專家組才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拿出一個足夠亮眼的成績來。

而科羅廖夫則堅持認為以高純度煤油為推進劑的自研技術,纔是他們應該選擇的正確方向,這不僅僅是因為相比起液氫、氧,以煤油為推進劑的火箭成本更低,還因為煤油在反應的過程中更加穩定。

因為兩人之間在意見上的分歧,導致整個專家組內也出現了兩個陣營,一方支援格魯什科,一方支援科羅廖夫。

儘管目前這個專家組的人員規模龐大,但在真正的研發過程中,人力上的不足還是很明顯的,因此,他們註定冇有那麼多的精力,同時關注兩個方向上的研究。

在這個問題上,維克托的立場一貫都是明智的,之前,他甚至已經有言在先了,那就是他需要專家組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一個具備說服力的成績來。

所以,他不管哪個方案更合理、更廉價,隻要哪個能在最短時間內拿出成績來,他就支援哪個。

為了壓住有點刺頭的科羅廖夫,這次急匆匆趕過來的維克托,不僅與整個專家組召開了一個長達近一小時的談話會,還專門與科羅廖夫談了大半夜,以統一專家組內的意見。

實際上,維克托也知道科羅廖夫所選擇的方案是最合適的,但正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這不僅僅是一項研究,也不僅僅是一項軍事技術,它還是一個政治問題。

雖然目前戰爭形勢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但就總體而言,整個聯盟在資源上還是相當稀缺的,而不管是核武器的研發,還是火箭技術的研發,都需要擠占大量寶貴的資源。

作為這兩個研發項目的支援者,尤其是作為火箭技術研發的最主要推動者,維克托是承受了很大壓力的。如果他不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拿出具有足夠說服力的成果,不能讓國防人民委員部的諸多委員們,實際的看到這項技術研發的前景,很難說國防人民委員部不會改變立場,取消對這個項目的支援。

更重要的是,目前火箭技術研發項目的實際負責人,是主管航空工業的馬林科夫同誌,但這位專注於戰鬥機生產的人民委員同誌,實際上並不支援這個項目的開展。

用馬林科夫同誌的話說,就是製造一枚火箭的成本,並不低於製造一架飛機的成本,且不說這項研發能不能成功,即便是成功了,一個隻能一次性使用的火箭,難道能比一架戰鬥機更有價值嗎?

試想一下,就連名義上主導著這個項目的負責人,都對這個項目秉持著不支援的態度,維克托的身上會有多麼大的壓力?

當然,必須承認的一點是,在選擇以哪個研發方向為主的問題上,維克托的確是有私心的,他講究政治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他尋求個人功績的過程。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科羅廖夫同誌堅持自己的立場,未嘗冇有私心夾雜其中,他的頑固,可不僅僅是基於科學立場的,同樣也有個人利益的考量參雜其中。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采用彆人的技術,與證明自己的技術,其最終獲得的成果,具備完全不同的性質。

最終,在無法說服科羅廖夫的情況下,維克托不得不動用了他的行政權力,他在離開卡普斯京亞爾之前,召集全體專家組成員,組織了第二次談話會。

在這次談話會上,他明確表達了對格魯什科的支援,並且當眾警告科羅廖夫,要嘛服從組織上的意見,要嘛就回到他原來的崗位上去,兩者二選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