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西,四十公裡處,克拉斯諾茲納緬斯克會讓站。
如今的克拉斯諾茲納緬斯克隻是一個規模很小的小鎮,人口不足三千,除了一處會讓站之外,這裡還設立有4個雷達基站,藉以探測莫斯科以西的空域情況。而到了後世的一九八一年,當時的蘇聯政府便以這個小鎮為中心,設立了一處保密行政區,莫斯科衛戍區的導彈控製中心就在這個地方,全蘇聯12列被稱為“陸基核潛艇”的導彈列車,也歸由這裡的控製中心指揮,這玩意曾經被美國人視為懸在頭頂的一柄利刃。原因是這些導彈列車平時就運行在西伯利亞廣袤的荒原上,據說,要想對其中某一列導彈列車進行精準的衛星定位,需要動用不少於三百顆衛星。
維克托所乘坐的火車,在清晨時分停靠在了會讓站——莫斯科從昨天開始實施了戒嚴,所有火車一律不僅進入莫斯科市區。這次的戒嚴很突然,原因是從前天開始,在市區內的幾條主乾道上,出現了大量的反布爾什維克宣傳單,其中的內容,就是號召俄羅斯人站起來反抗布爾什維克黨的統治,並宣稱德國不是俄羅斯人的敵人,他們進攻蘇聯的目的是為了推翻斯大林的**暴政,解放全體俄羅斯民族。
這些傳單的出現,惹怒了原本脾氣就不太好的斯大林同誌,於是,貝利亞同誌便被臭罵了一頓,說他所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完全無能”。為了挽回自己在斯大林同誌眼中的印象,貝利亞同誌親自下令,對莫斯科實行為期三天的戒嚴,並全力抓捕潛伏在市區內的德國間諜、叛國分子。
列車停靠在站台,內務人民委員部安排過來迎接維克托的專車,已經等候在外麵了,開車的司機是一名少尉,看著很年輕,感覺甚至比瓦連卡都要小一點,這令依舊還是士官的瓦連卡同誌很是羨慕。
車子駛出會讓站,順著通往莫斯科的公路一路東行。
道路的路況非常不好,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而且這些坑窪明顯都是炸彈炸出來的彈坑,很明顯,德國人的飛機已經開始對莫斯科的近郊地域實施過轟炸了。
車子行駛到奧進錯夫斯基地域的時候,在轉過一片林地之後,一幅異常壯觀的場景出現在維克托麵前,坐在他旁邊的妮諾甚至忍不住掩口發出一聲驚呼。
隻見在正前方的方向上,一片漫漫無際的平原上,數不清的銀色飛艇狀氣球飄蕩在空中,這些氣球一共分三層,從下往上,像是珠串一般懸浮在空中,陽光照射在氣球上,反射出銀亮刺眼的光芒。
地麵上,拖著這些氣球的是一輛輛卡車,這些氣球被鋼絲連接在汽車的後鬥上,使它們不至於隨風飄走。
“這是什麼啊?”瓦連卡在前麵半趴著身子,一邊朝外麵的天空上望過去,一邊好奇的問道。
“防空氣球,”維克托見妮諾也是一臉好奇的樣子,便說道,“正式的名字是軍用繫留氣球。”
儘管他知道這東西是什麼,卻也是第一次真正的看到實物,心頭自然也有幾分好奇。
前世的時候,他看到一些關於二戰的報道,其中提到過這種防空氣球,不過,按照那些報道上的說法,這些氣球不應該是五顏六色的嗎?怎麼這裡的氣球全都是銀亮色的?
讓司機在一輛拖拽著氣球的卡車旁邊停下,維克托從車裡鑽出去,抬頭看著頭頂上方數十米處懸掛著的氣球,隻是因為高度太大的緣故,並不能將最下一層的氣球看清楚。
他又讓瓦連卡從車裡拿瞭望遠鏡過來,這才真正看清楚氣球的情況。
很明顯,這些氣球的外麵都包裹了一層銀亮的薄鐵皮,稍一考慮,維克托就明白了這些薄鐵皮的作用,有了這一層鐵皮的存在,不僅可以白天裡通過光線的折射來乾擾敵方的飛機,還能保護氣球在遭到射擊的時候,不會直接炸碎、掉落,從而增加了使用壽命。
另外,串在一起的並不隻是一輛卡車上拖拽的三層氣球,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出來,在一串串的氣球之間,同樣也有鋼纜連接,這就等於是在這一片空域織造了一張立體的鋼纜網。一旦有敵機撞入這片區域,即便是不在氣球上撞毀,也很可能會被氣球之間的鋼纜切割到,最終墜毀。
維克托搖搖頭,禁不住感歎國家力量的強大,類似這種笨拙且投入巨大的防空舉措,也隻有通過國家層麵的動員力量才能實現了,莫斯科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造出這麼多的防空氣球,本身就已經體現出了工業力量的強大。
就在防空氣球網的邊緣地帶,另一幅壯觀的景象再次進入維克托幾人的視線,那是一道橫貫南北的巨大防禦陣地,包括男人、女人,甚至是一些孩子在內,數以萬計的人正在這道戰壕四通八達的防線上勞動,而且這些人中,女性明顯占據了絕大多數。塹壕陣地的前方,有一道標準的反坦克壕,它就像是一條河一般,從北麵視線的極限處延伸過來,一直延伸到南麵的視線極限處。
人們如同螞蟻一般在這片綿延的陣地上往來,紅旗以及各種各樣的條幅在陣地上空飄揚,喇叭裡播放的《國際歌》在空中迴盪,刺激的人熱血沸騰。
負責開車的少尉告訴幾人,大約一週前,莫斯科市委下達了“莫斯科人保衛莫斯科”的號召,從那一天起,每天都有幾十萬莫斯科市民主動離開城市,到莫斯科特彆軍區指定的地域參與防禦工事的修建活動。原本,莫斯科市委是號召市民們每天工作六小時,為紅軍士兵們修建這條綿長的防線,但市民的自發勞動卻遠遠超過了每天六小時的要求,平均下來,每天的工作時長都是將近十四小時左右。
除此之外,在莫斯科市委的號召下,整個莫斯科地區還先後組建上百支的工人自衛營、民兵自衛營,這些民間自組的部隊,每天都在接受訓練,準備與進犯莫斯科的德國法西斯死戰到底。
維克托知道,莫斯科地域正在修建中的防禦工事絕不僅僅隻有一條,實際上,在維亞茲馬、莫日甘斯克等地,還有數道這種規模龐大、綿延數十甚至是上百公裡的防線正在修建中。
國防人民委員會的成立,就意味著蘇聯已經開啟了應對戰爭的國家全麵動員模式,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亦或是文化等各個方麵,都需要為這場戰爭提供支援、服務,在這種時候,戰爭就是唯一的主旋律,擊敗侵略者就是整個蘇聯的唯一既定目標。
一個多小時候,維克托乘坐的車子終於進入了莫斯科市區,相比起前線的緊張氣氛,莫斯科市區內倒是顯得很平靜,隻不過轉為全天八小時運轉的城市廣播,還在播放著前線戰事不利的訊息。
在戰爭爆發之初的那段時間裡,莫斯科始終在控製著那些戰事不利的訊息,目的是為了防止在民眾中引發恐慌情緒。但是隨著戰事持續不利,軍隊損失加劇,新成立的國防人民委員會放棄了最初的宣傳政策,轉而開始使用各種宣傳手段如實播報前線戰況,藉此激發國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愛國情緒。
不得不說,現如今的宣傳策略是行之有效的,這一點從征兵以及工事修建的情況就能看出來。
車子停在盧比揚卡廣場11號大樓的台階前,維克托從車上下來的時候,先是抬頭看了一眼這棟威嚴感十足的大樓,心裡纔想著自己這次是不是能夠調到這裡來工作。如果這個希望能夠變成現實的話,那自己就算是徹底遠離前線了。
在一樓大廳的警衛室做了報備,維克托還冇走到等候室的時候,達尼爾少校便急匆匆的追了上來,他讓維克托直接跟他去頂樓,貝利亞同誌已經在等著見他了。
走電梯上了頂樓,維克托一路上都感覺心情忐忑,在他對前世的記憶中,貝利亞無疑是個殘暴、冷血的人,而現在,他卻要去和這個著名的劊子手見麵了。
與預想中稍有不同的是,貝利亞同誌的辦公室竟然位於頂樓最東側的一個房間裡,房門是單扇的,門牌上也冇有他的職務,隻有一個“拉夫連季?巴甫洛維奇?貝利亞”的姓名牌。
達尼爾少校示意維克托等在門口,隨後,他伸手在門上敲了敲。
“進來,”房門內傳出一個稍顯沉悶的聲音。
達尼爾少校將房門推開,上前一步,就站在門口說道:“委員同誌,維克托?維克托羅維奇少校同誌到了。”
“請他進來吧,”或許是因為房門開了的緣故,這個聲音不再沉悶,反倒顯得很柔和。
達尼爾少校退後一步,將門口的位置讓出來,隨即,對維克托做了個請的手勢。
維克托深吸一口氣,抻了抻軍裝的下襬,這才上前一步,第一次邁進了貝利亞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