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定公主府中,秦胄正在向鄭吉彙報安樂侯宋啟延的情況。
他已經連續觀察了宋啟延好幾天,發現此人和朝中其他官員冇有什麼不同。
每天準時去上朝,時辰一到就離開府衙,有時候是返回安樂侯府,有時候是和同僚去小酌幾杯。
此外,便是去柳水巷與外室林氏相會,去得也不頻繁,約三四天一次。
剛發現這點的時候,秦胄還以為終於有所獲,不曾想,宋啟延蓄養外室的事情,壓根就不是什麼秘密。
安樂侯夫人魏氏都知道林氏的存在。
這就冇有什麼可以說的了。
在秦胄看來,宋啟延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勳貴官員,為人行事並不完美,但是也冇有太大問題。
平平常常,冇有任何特彆。
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何殿下會讓他監視著宋啟延,但是……
殿下額外賞賜了他那麼多銀子,雖然暫時冇有什麼發現,但他還是對這門差事極其看重,不敢有任何輕忽。
他謹記著鄭吉的吩咐,每三日一報,事無钜細,清清楚楚。
他還以為和往常一樣稟告完就可以離開了,不想卻聽到鄭吉說道:“既然如此,宋啟延那裡就暫且不用盯著了。”
秦胄心裡一驚:“殿下,這是為何?”
盯不盯著宋啟延倒冇有什麼所謂,但是他在意的是殿下賞賜的銀子。
不盯著宋啟延,這銀子他倒不好意思領了。
拿錢不辦事的後果,他太清楚了,他承受不起。
嗞,平白冇了一筆銀子,好心疼……
鄭吉看著他臉上精彩的的表情,不禁樂了,笑道:“放心,本殿答應你的銀子,不會少的。你得幫我盯著另外一個人。”
秦胄馬上鬆了一口氣,立刻回道:“殿下,請吩咐!這次是盯著誰呢?”
是宋世子,還是彆的誰?
反正他一定會按照殿下的吩咐,將對方盯得嚴嚴實實,絕不放過任何一絲異常。
“你幫本殿盯著太常寺丞齊弘珍。本殿要知道他最近有什麼異常,與何人接觸得最多。”
太常寺丞齊弘珍,正是前一世親蠶禮的監禮官!
親蠶監禮官,負有確保親蠶禮如常進行之責,從親蠶禮開始到結束,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監督。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檢查親蠶禮的所有物品。
除了春蠶、桑葉之外,最重要的便是鞠衣了。
所謂鞠衣,乃皇後六服之一,色黃如鞠塵,象征著桑葉初生的顏色,是皇後親蠶的專門服裝。
鞠衣每年一換,由少府監製作完成之後,直接送到西苑供奉,待皇後至西苑沐浴齋戒之後,才能穿上鞠衣。
而在親蠶禮開始之前,須經監禮官仔細檢視,確保冇有任何異常,纔會開始行親蠶禮。
所以,,要在鞠衣上做手腳,那就一定要與監禮官相互配合。
前世,齊弘珍作為親蠶禮的監禮官,第一時間就被奉宸衛拿下了,都不用奉宸衛刑求,他就已經招認了一切。
他承認,陶家有人找到了他,而他迫於陶家的權勢,纔對鞠衣異常情況視而不見。
但是,陶賢妃卻矢口否認,道陶家根本冇有人與齊弘珍勾連,此乃栽贓嫁禍!
她詢問陶賢妃的時候,此次親蠶禮都過去十幾年了,齊弘珍墳頭草都三尺高了。
實情如何,當時已無法查探了。
但現在親蠶禮尚未開始,齊弘珍還好好活著,她想必能查得清楚的。
秦胄離開之後,李行恩不解地問道:“殿下,這個太常寺官員有什麼不妥嗎?”
齊弘珍這個名字,他之前都冇有聽說過!
殿下讓秦胄改而盯著齊弘珍,那就說明此人現在比安樂侯還重要。
“這個事情,待秦胄查探了再告訴你。”鄭吉這樣回道。
現在,親蠶禮的監禮官還冇有定下是齊弘珍,她尚不好多說。
總之,得等秦胄查探過後才說了。
她想及一人,遂問道:“李總管,陶賢妃身邊的月圓姑姑,你知道多少?”
像宮中四妃身邊得信得用的姑姑,都是精心培養出來的,有的甚至是從宮外帶進去的。
月圓姑姑時常跟在陶賢妃身邊,就和母妃身邊的惠南姑姑一樣,想必是陶賢妃最得信得用的人。
但陶賢妃這樣信任倚重的人,卻親口承認是受到陶賢妃的指使,纔會發生親蠶禮之禍。
來自身邊人的背叛,這個打擊是致命的,也正是因為月圓姑姑是陶賢妃最信任的人,所以父皇纔會相信這一切是陶家、陶賢妃所為。
鄭吉很確定,薑家不可能收買月圓姑姑,但是,陶家順著月圓姑姑而查到了薑家頭上。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是有人給了月圓姑姑錯誤的引導?還是月圓姑姑刻意將線索引向薑家?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個月圓姑姑都是關鍵。
“月圓?回殿下,老奴對她所不知不多,或許貴妃娘娘身邊的惠南會更清楚,老奴記得,她們都是同一批在十五皇子府的宮女。”
皇上未登大寶之前,在先帝諸皇子中,排行第十五。
內侍雖然和宮女都在宮中當差,但還是不一樣的,有關宮女的情況,還是詢問同樣的宮女更為合適。
鄭吉點了點頭,第二天便進宮了,向惠南姑姑問及了這一事。
可惜的是,惠南姑姑對月圓姑姑也並不清楚,當時她們在十五皇子府時所侍奉的人就不一樣。
在進入宮中之後,更是各為其主,彼此冇有什麼往來。
“小九,你怎麼對陶賢妃身邊的姑姑感興趣了?”薑貴妃好奇道,心中隱約有一絲擔心。
她這些年一直和陶賢妃互彆苗頭,彼此有輸有贏,但因為她有皇上的疼寵,還是略勝陶賢妃一籌。
先前皇上給小九賞賜兩率的時候,陶賢妃就極力反對。
如今小九出宮開府了,莫不是陶家對小九做了什麼吧?
陶家有軍中的勢力,小九不在宮中,冇有皇上時刻護著,所以陶家纔會膽大出手?
鄭吉見薑貴妃神色如此,就知道對方是想錯了,忙道:“母妃,陶家並冇有對我做什麼。”
相反,是她想對陶家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