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漢兒不為奴>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

仁川是朝鮮唯一以都護府命名的城池,其與各道平級,但駐軍甚少。

“壬辰倭亂”後,為防止倭人再次侵襲朝鮮,朝鮮軍隊在南方沿海屯駐重兵,南方也一直是朝鮮國內關注的重點。但自從“丁卯胡亂”、“丙子胡亂”相繼發生,平壤和漢城接連遭到滿州人占領,並且倭國實行鎖國政策後,朝鮮軍隊的防禦重點已經完全從南方轉到了北方。

仁川都護府作為漢城的南方海防重鎮,並冇有多少駐軍。從東江起錨的太平軍水師戰船密佈仁川海域,在守軍還冇有反應過來之前大舉登陸,幾乎未費吹灰之力就消滅了仁川的兩千多朝鮮兵,旋即以朝鮮降兵為前導直奔漢城而去。

仁川失守和明軍大舉進逼都城的訊息讓朝鮮舉國震驚,漢城再一次麵臨丟失的危險。

不但是朝鮮國王李棩想不明白已經亡國的明軍怎麼會突然來到朝鮮,朝鮮的一班文武大臣們也是無法向國王解釋這件事。

被明軍俘虜的察訪金大全被明軍釋放回漢城,他給朝鮮國王李棩帶來了明軍的勸降信。

越來越多的訊息彙聚到漢城,對明清戰事很是迷糊的朝鮮君臣終是弄明白了中國發生了什麼事。

一時間,朝堂也好,民間也好,都有指責朝鮮國王李棩的聲音,指這位年輕的王上為朝鮮帶來了大禍。倘若當初國王不被清使威逼出兵助清伐明,明朝的大軍又怎麼會打到朝鮮來。

李棩也很自責,但是明軍已經向漢城進逼,他甚至都不能和他的父祖一樣倉促從漢城出逃。

李棩想到了抵抗,然而明軍進展迅速,並且是從仁川登陸,短時間內,北部邊境的邊軍根本冇有辦法趕回王城抵禦明軍,並且當中國國內情形明瞭之後,朝鮮內部擁明派的聲音更加高漲。

最終,在領議政大臣鄭太和、左議政大臣沈之源等親明派官員的勸諫下,李棩決定和明軍議和,重新以藩屬國的身份認大明為宗主。

金大全再一次從漢城出發,馬不停蹄趕到明軍大營,他給周士相帶來了朝鮮國王李棩的親筆信,信中,李棩完全以藩屬姿態請求大明天軍能夠寬恕他的罪行。

左議政大臣沈之源也隨後從漢城趕到,向周士相正式遞交了朝鮮的降書。

朝鮮人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還準備在漢城大打一場的周士相有些懵圈,因為他認為朝鮮怎麼也是一個完整的國家,當初和日本人、滿州人大大小小也打了十幾場仗,不是實在山窮水儘了也斷然不會向滿州人稱臣。這一次卻連抵抗的意誌都不存在,一聽明軍來了就要舉國投降,實在有些出人意料。

事先大都督府對朝鮮的判斷是該國至少會拚湊幾萬人馬,抵抗一段時間。甚至朝鮮國王李棩會學他的父祖一樣逃離漢城,向清朝求援,雖然滿清根本不可能再向朝鮮派來援軍,區區漢江也不可能阻擋得住大軍腳步,但在朝鮮多拖一天,太平軍自身的糧草危機也會加重。要是朝鮮國王李棩死不投降,太平軍也隻能在朝鮮搶上一把撤走,不然就陷入兩麵開戰,兩麵缺糧的泥潭之中。

現在好了,朝鮮說降就降了,甚至大軍都不必到漢城走一趟。周士相欣喜若狂,朝鮮的左議政沈之源漢語說得極其流利,對明朝發自內心的親近讓他對朝鮮印象也大為改觀。

領議政大臣鄭太和從漢城派來了一個完全由親明官員組成的使團,他們已經說服無措的國王李棩,不僅無條件支援大明天軍複國,同時還將抽調大軍,協助明軍對遼東滿州人的作戰行動。

這,實在讓周士相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出錢出糧還出人,朝鮮現在可不僅僅是一個降國,更旗幟鮮明的當起了大明最堅定的盟友來。

“甲申年北虜入關,天朝南遷,是我朝鮮舉國之痛!”

沈之源提到在煤山自縊的崇禎帝時,直哭到眼淚都乾了。漢城來的那幫親明官員們表現得也讓人側目,周士相看得出來,這些朝鮮官員真的是對大明動的真情,無一做作。

正式和約還冇開始談,漢城那邊就蒐羅了一大批糧草酒肉送來仁川犒勞大明天軍了。朝鮮百姓也爭相湧躍替天軍服役,人人都為自己能夠為天兵效勞而自豪。

一幕幕發生在仁川附近的軍民漁水情隻讓太平軍將士以為自己還在大明。除了語言不通需要翻譯外,太平軍在朝鮮真正的是如魚得水。吃的,都是朝鮮人從四麵八方調運而來,根本不必他們費心。朝鮮國還有一個讓太平軍將士們喜出望外的好事,那就是這裡的女人竟然都有露乳的習慣,不管是少女還是婦人,清一色將胸前雙峰露在外麵,這讓他們大開眼界。

朝鮮上到中央下到地方的官員們,在無條件慰勞大明天軍的同時,也儘可能的想辦法替天兵將士們解決著生理問題。很多朝鮮婦人被官府招募,以很小的代價換取她們自願為天兵將士服務。結果導致,太平軍登陸仁川的第四天,沿仁川至漢城一線,就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冒出了上百個“合歡所”。

朝鮮的政局也迅速演變著,親清派的官員被罷免流放了一大半,曾主張出兵助清伐明的兵曹金應海被下獄處死,餘下的也都成了堅定的親明派。朝鮮國王李棩在正式出發前往仁川覲見大明齊王殿下前,更是學他父親李淏一樣祭祀了大明曆代皇帝。

隻用了不到六天時間,朝鮮從國王下到百姓,竟然全部成了“朝奸”,這堪稱史無前例的一幕。

李棩在七月三號“戴罪”來到仁川,以大明藩臣的身份覲見了周士相。整個過程都是由朝鮮禮曹的官員在負責,很多禮節甚至周士相和手下的幕僚官都不知道。

最終,周士相給李棩留了點麵子,並冇有接受對方的降書,而是雙方重新擬定了國書。時隔26年,朝鮮再一次成為明朝藩屬。

七月七號,周士相親自帶領新三軍搭乘水師戰船直搗覺華島。朝鮮方麵,兩萬餘北方邊軍也從義州、昌城等地越過鴨綠江,攻打寧古塔、赫圖阿拉、撫順關等地的滿州人,繼而從北麵向盛京進軍。

應朝鮮國王李棩的強烈請求,周士相親筆賜下四個大字於他,上書“中朝一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