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漢末之幷州匪政>第343章 詳述監察製度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343章 詳述監察製度

關於張既,張瑞有所印象。

這位賢臣與賈逵、梁習皆是遊戲名人了。尤其在西涼、關中這片文風匱乏的區域,張既那令人驚歎的政治能力,成為整個涼州地區首屈一指的存在。

這份設定的曆史根由原於陳壽在《三國誌》中將揚州刺史劉馥、兗州刺史司馬朗、揚州刺史溫恢、幷州刺史梁習、豫州刺史賈逵、涼州刺史張既等六人合為一傳。

此六位刺史皆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裡。

同時張既與賈詡、賈逵、顧雍共列魏晉八君子之一。

這位賢才無論軍事還是政治能力皆與賈逵不相上下。是能夠一人穩定一州的國士。

張瑞關切的問道:“張既有何履曆?孤舉而用之。”

“張既左馮翊高陵人也。出身寒門庶族,家中殷富,為人有容儀。年十六,為郡小吏。及關中之亂,棄官入京兆尹,被征為司市監胥吏。”袁渙答道。

高陵縣即在渭水之北,與京兆尹隔河相望。對張既避關中諸將之難,逃入京兆尹,張瑞並不驚訝。

思索了片刻,張瑞吩咐道:“張既於平亂有功,升為長安令。遷華陰令司馬朗為京兆尹,令司馬朗安置災民,謹慎防疫。”

在小小的京兆尹治內,彙聚了曹魏最精達事機的三位刺史。司馬朗主管京兆尹諸多事宜,張既專司建設長安,賈逵專司興修鄭國渠水利。

以三位有刺史之才的國士治一郡,足以徹底安穩關中,使京兆尹富庶繁華,成為關中之最。

在處理了京兆尹事宜後,還是要將目光轉回災民。

說小民頭如韭,割複生。

豪強世族亦是如此。縱然處死三百餘人,但隻要冇有監管約束,下一批豪強、世族還是依舊敢殘虐百姓。

返回長安府邸之後,張瑞召集了傅巽、郗慮。

二人籌劃監察製度許久,遞交了冊文數份,在接見董卓使節馬融、胡母班之時,張瑞還曾口述,令蔡琰執筆批。

遷延近年,若是還不能修改至張瑞滿意,二人也該考慮退位讓賢了。

待二人抵達,張瑞問道:“監察製度修訂許久,至今還未見終章?”

二人連忙躬身,頭冒冷汗。

絕不是二人拖延,實在是遞交的方案,主公一直在批覆新增,二人不得不一次次查漏補缺。

傅巽先開口說道:“事關監察製度,某以為今日草案,基乾已成,細枝末節可日後再行補充。”

“嗯。那便詳言之。”張瑞淡淡的回道。

“監察之重,彈擊是司,所以重耳目之寄,嚴紀綱之任,遂能使台閣生風,貴戚斂手。”

“今監察一事不歸任何官吏所統,獨為一部名為督察院,受主公親自統轄。其重為主公耳目風紀之司。職在糾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

督察院不屬於任何人管轄,是張瑞極力主張的。如此才能保證其公正監察的地位。

否則讓監察官員去監察主官自己的權臣,那想想就顯得滑稽。

此外還能防止監察官員成為權臣黨爭的工具。明朝中後期,言官、禦史淪為黨爭先鋒,將朝堂攪得烏煙瘴氣,觀者無不憤慨。

吸取了明朝的慘痛教訓,清朝就決定約束禦史權力,規定禦史對百官彈劾要經皇帝裁決。

皇帝決定了禦史能夠彈劾哪位官員,引而不發的一把利劍握在皇帝手中,會使任何官吏都會對皇帝敬畏不已,也有利於鞏固君主集權。

傅巽繼續介紹道:“督察主官為左督禦史,下設副督禦史,以及十三道禦史,五科給事中。左督禦史與民部中郎、兵部中郎地位相等。”

“其中十三道禦史督查治下郡國。如今隻設幷州道禦史五人,與司隸道禦史六人。”

“為防止禦史專權轉變為各州刺史,各道禦史數人皆權責明晰。其中有人專司監督學術文教,監都鄉、會試及武舉;”

“有人專司巡視倉庫,查算錢糧,巡視鹽政、漕運、關稅、屯田。”

“有人專司考覈,會同吏部對官員是否賢能、有無貪黜瀆職違紀等進行監察。”

“此數人皆有彈劾之權,皆可風聞奏事,密奏主公案前。以期能翦除豪強敗類,正風俗,振綱紀。”

十三道禦史在治所則巡視軍營、監臨鄉會試及武舉、巡視倉場、內庫、長安、輪值登聞鼓、監督朝會。

外出巡按則代表主君巡守,所按州郡縣官,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其實對漢代監察製度的改變並不大。隻是將大漢十三州刺史的監察權給詳細拆分,使一州刺史麾下負責各種事務的屬吏,轉化為正式官員。以五名禦史代替一位刺史。防止刺史權力過重,從而割據一方。

各州禦史皆不相等,比如司隸道禦史便比幷州道多出一人,是因為河東鹽場極多,需專設一位禦史巡視鹽政。

甚至日後治下百姓繁榮昌盛,恢複至五千萬人時,十三道禦史人數還會增加,翻上一倍,使每道禦史多達十餘人。

此項監察製度與大漢雖略有不同,但已是自古有之。

但五科給事中則完全是針對征西將軍府如今製度的創新。

傅巽說道:“針對民部、兵部、將作監、刑部與吏部,設五科,其中主官為都給事中一人,給事中數人”

刑部與吏部,即司法權與人事權,這份改革十分容易,將法曹與功曹稍微一改便已成型。將作監則將會逐漸改為工部。這些變化大概也就稍改名字,將權力集中,並無太大變故。

關鍵在於五科給事中。

給事中一職乃是秦漢時期將軍府最常見的官員,為列侯、將軍、謁者等的加官。張瑞既為將軍也為列侯,按製可以設有多名給事中。

如今亂世顯著,像劉備甚至可以私設將軍名號,如趙雲的牙門將軍,諸葛亮的軍師將軍。劉表、劉焉更是設置了天子車架、儀仗,都少有人置喙。

張瑞想設置多少給事中,完全無人會稍加理會一眼。

“給事中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稽覈、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五部諸司,彈劾百官,與禦史互為補充。”

說起來五科的權力似乎比較簡單,不如十三道禦史複雜。

但正是這聊聊數十字,卻給了五科難以形容的巨大權力。可以說五科當中,就冇有彼輩不能過問的事情。

監察五部百官,審查倉廩府庫,評定五部官員,清查**,風聞奏事,甚至跟在張瑞身邊諫諍、補闕、拾遺。

五科主官所下政令,如果給事中覺得有違規、逾製或者不妥,亦可封駁至張瑞案前,使五部官員不敢抗科參而自行其是。

凡治下政務隻要彼輩覺得有貪腐、違矩便可以過問調查。

最後傅巽說道:“禦史權重如此,更宜嚴管。凡禦史犯罪,罪加三等,有贓從重論,腰斬不赦。”

整體架構基乾已成,張瑞還算滿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