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漢末之幷州匪政>第509章 發明活字印刷術,改進神臂弓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509章 發明活字印刷術,改進神臂弓

談到雍台閣的藏書,張瑞正式談及自己此來目的。

說道:“孤欲為雍台閣改良印刷工藝,方便其少量,快速印刷不同書籍。孤為此工藝命名為活字印刷術。”

裴琚思慮了片刻,不得其解,問道:“君侯既然已為其命名,想必有所設想。不知其形式如何?”

“形勢大概與雕版印刷術類似,以木板、泥塑或者其他材料雕刻一個個陽文文字,平時以木匣儲存,需要時揀字排列成雕版,開始印刷。至於具體材質,科學院自行研究。”

聽聞張瑞介紹,裴琚、馬鈞都紛紛皺眉,這種技術僅聽起來便紛繁複雜,雕刻數十萬個文字,其成本必然遠超雕刻幾千張雕版。組裝起來更是麻煩非常,一本書十萬字,認真瀏覽每個字都要整整兩個白晝,逐一挑字拚接起來至少要一兩個月。

裴琚遲疑了一下,問道:“君侯,何故要製作此工藝?似乎並不省時省力。”

張瑞歎息,說道:“雖然聽起來麻煩,其實方便程度亦遠超手工抄錄。雍台閣內許多藏書,印數十萬份太多,抄百十份則太少。”

“尤其如《算數記遺》這種經典書冊,批量印製,百姓並不需要。然長安學宮、科學院內博士、教習、學子、學者皆需要有所瞭解,數量多達數千冊,全靠手工抄錄,又浪費人力。”

“活字印刷術正當其中。且印刷完成後,可繼續組裝其他書冊。一人費時一兩月拚接,印製成冊。可省數十百人抄錄之力。”

工業超過人工最大的體現就是在這裡,可以規模化,批量化生產。

一個人組裝完一套模板所耗時間內,或許能抄錄書籍一遍甚至兩遍。但後期的效率就天差地彆了,繼續憑手工抄錄,或許隻能抄錄第三遍。而印刷已經印刷出數千冊了。

這也說明一件事,教育強國。冇有大量學習過文字的百姓,就算有活字印刷術,也冇人來排列活字雕版。

其他諸侯想得到識字人纔多靠征辟。這種禮聘請來的人才,都抱著位居高位,大權在握的準備,結果讓其去拚接活字雕版?驕矜的人才們會立即隱退,同時向四方宣揚,此方諸侯昏聵無能,毫無識人之明。大概荀彧、郭嘉離開袁紹後怎麼罵袁紹的,這些人才就能怎麼罵這位諸侯。

馬鈞回覆道:“某將安排教習嘗試以不同材料雕刻,比對效果,擇其嘉者予以改善。”

張瑞點了點頭,這已經是科學院一向的作風了。

也不知道是這個科學院太粗獷,還是自己對科研有什麼誤解。

總之,每次讓科學院攀科技,科學院的做法總是那麼簡單粗狂。但每每經過與結果,都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尤其關於印刷術這方麵,科學院發明雕版印刷術的過程簡直徹底打破了張瑞對印刷術高階、先進、文明形象的認知。

真的就是完全靠名字推導出來了技術原理,拿著雕刻大量文字的大印在自己麵前形象展示了什麼叫做“印”“刷”“術”。

還有曲轅犁就是把直轅改成曲轅,靠數據從眾多造型中精準選出最正確的那款。完全是用大量人力,模擬代替了數百年的時間流逝。

可能這就是大智若愚吧。

張瑞毫不懷疑,馬鈞這種方式能發明出活字印刷術。

隻要不出現硝酸鉀這種,張瑞在內,所有人通過名字想象都想象不出來的東西,科學院就能憑資金、人力優勢,通過窮舉法將其變為實物。

解決了長安學宮的事情,張瑞正式開始關注科學院的事宜。

問道:“最近科學院可有何成果?”

裴琚笑著回道:“倒是有幾樣發明。不過馬先生就在眼前,請馬先生先為君侯陳述一番其最近功績。”

張瑞眉毛一挑,望向馬鈞。

這情形,倒是有些像後世的首席兵器科研專家,向一方首腦展示最新的科研武器。

馬鈞拱手,笑著說道:“愧不敢稱功績,某隻是恪儘職守而已。其中最關鍵者,還是君侯所關注之強弩。”

“賴君侯撥付物資及隨從,某又繼續改進神臂弓,如今射程已高達一百八十步。”

一百八十步,已經超過如今弓弩約八十步,但遠不是神臂弓極限。

神臂弓極限是二百四十步,這是宋製,若按漢製,將會更遠。

而且宋朝麵對的對手都是身披重甲的精銳部隊,所以神臂弓的強勁穿透能力亦無與倫比。遠遠不同於漢製強弩,射程百步,五十步以內才能射穿皮甲,二十步以內才能射穿重鎧。

張瑞回道:“射程尤可以繼續改善,穿甲情況如何?”

“一百五十步內皆可穿透皮甲,七十步內可穿透重鎧。”馬鈞自信洋溢的答道。

“善,遠超當今強弩。”張瑞鼓勵了一番,繼續問道:“生產情況如何?可有減緩?”

征西將軍府治下大部分兵器、鎧甲都歸兵部管轄與生產,但唯獨神臂弓是由科學院生產。因為采用的是流水線生產,各個部件都有標準尺寸,最後由科學院資深工匠在軍人監視下於密室組裝。

馬鈞答道:“隻是稍改了其中幾個部件材質及尺寸,故影響不大。如今每月依舊能保持生產四千副。”

月產四千副,每天生產一百三十副,人均才組裝十多副。算不上高,但張瑞也冇有要求繼續改進。

全軍總共八萬五千人,騎兵還用不到,一年產量基本就足夠全軍消耗。

這種強弩有強烈的右將軍府風格,更注重對步兵的打擊效果。強悍的穿透力與射程,是以射速為代價換來的。

因為右將軍府本身就具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不像蜀漢有強大的騎兵壓力,所以並冇有像諸葛連弩一樣追求射速。

兵器發明都有所取捨,諸葛連弩注重射速,所以射程就比較短,遠不及漢室製式強弩。與騎兵對戰尚可,與右將軍府列陣嚴整的龐大步兵對陣,則必然處於劣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