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漢末之幷州匪政>第702章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702章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想到自己被困孤城,幾十萬關西大軍猛攻不休,而四方冇有任何軍隊來支援自己,袁術終於體會到前線將士心中的苦楚與絕望。

認真的對閻象問道:“當如何解此困境,止住四方大軍崩散之勢?”

閻象語氣堅定的說道:“必須示四方必救之勢,各方將領並非困守孤城。此時徐州偏師正在進軍合肥,吾等必須前往馳援,以激勵將士之心。”

袁術隻感覺全身一寒,驚顫的問道:“主動與關西大軍交戰於野?”

一群將領儘皆眼觀鼻,鼻觀心。這種必死無疑的任務,誰也不願去接。

淮南大軍若是能以堂堂之陣打贏關西大軍,便不會選擇堅壁清野,死守城池了。

閻象說道:“若一支偏師,吾等聚十倍之眾而不敢圍剿,縱堅守城防又有何勝算?”

袁術立即猛烈搖頭,說道:“汝一介文臣不通軍事。便是有十萬大軍,倉促間亦無法展開,必然被敵軍突襲。”

說到底,即便袁術自己也不信,自己舉十萬之眾能在正麵戰場打贏能征善戰的關西大軍。

無奈閻象隻得退而求其次,說道:“至少亦需派出援軍支援合肥,能順利入城則能鼓舞士氣。若不能進城,則退而求其次,紮營在合肥城外,堅定守軍守城之信心。”

這個提議袁術可以接受,隻是派誰去呢?

行軍打仗並非兒戲,營壘也非倉促可成。若在野外遇到關西大軍,營壘冇有及時立起來,就要與關西大軍打一場正麵會戰了。

閻象語氣堅定,說道:“舉十萬之眾與敵軍一決生死,非將軍本人不足以擔此重任。”

十萬大軍,這種規模的部隊交付給其他將領,一旦有變,整個勢力便大勢儘去。漢末以來,還冇有哪位諸侯將這麼大規模的部隊交付部將。

哪怕張瑞幾乎不參與軍事作戰,當初興兵十五萬進攻洛陽,也是親自領兵出征。

如今袁術麾下大軍土崩瓦解,將士軍心不穩。這時候若將十萬大軍交付給其他人,主將非常容易乾脆率軍投降。參照鮮於輔的待遇,率軍十萬投降,在朝廷位居正三品大將軍,位高權重,顯赫尊貴。這種誘惑,尋常將領完全無法抵抗。

袁術認真想了想,也覺得將十萬大軍交付給彆人,很不安心。

暴躁的袁術發出不甘的怒吼:“我袁術怎淪落到如此地步?進亦凶險,退亦絕路!”

屋內的眾人眼瞼低垂,臉色晦暗,為什麼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隻能借用賈長沙為漢文帝所作《過秦論》裡麵的經典名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時國亂歲凶,四方擾攘,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張瑞據河東、太原,袁術據南陽。論人口數量,論財富總量,論冶鐵規模,甚至天下威望,袁術都完勝張瑞。

南陽作為天下第一大郡,人口兩百餘萬,兩倍餘太原、河東的人口總數。數百年來,漢室在南陽建有最先進、最發達、最龐大的冶煉中心。

袁術憑袁氏四世三公之威望,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振臂一呼,從者雲集。更帶甲十萬,雄視天下。

當是時,天下皆以袁術為最強諸侯,將橫掃群雄,代漢而立。袁術自己也深信代漢者當塗高的春秋讖語。

可是在如此巨大的優勢下,袁術竟然不修法度,以劫掠為資,導致喪失民心。更奢資無厭,縱情享受。

而此時張瑞卻在關西艱苦拚搏,頒佈最嚴禁酒令,積蓄糧食,重建長安,安撫百姓,掃蕩強梁,開拓領地。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發揮的淋漓儘致。

如今張瑞順天應時,承天下之望,一統山河,揮師三十萬南下。

一直縱情享受,不恤民心,不積糧秣,令軍人以河螺、蒲贏為食的袁術,憑什麼不陷於險境?

這種形勢,能拚死一搏,扭轉形勢,都是天幸。

十月二十七日,袁術佈置好淮河一線防禦,正式率軍從壽春出征合肥。

出征這個詞,完全是因為袁術過度緊張才導致的。

事實上,合肥與壽春距離隻有百餘裡,中間隻隔了一個承德縣。

十萬大軍旌旗戰鼓遙遙相望,綿延數十裡。從這規模宏大的行軍陣列便能知曉,這完全是一次在自家門口的防禦作戰。前軍踏過合肥邊境,後軍纔剛剛離開壽春,抵達承德。說出征著實有些誇張了。

正率領三萬關西最精銳大軍圍攻合肥的張遼,很快便從斥候那裡得知了袁術親率十萬大軍前來進攻的訊息。

右驍衛大軍文武將校齊聚一堂,荀攸作為參軍,為眾人詳細介紹軍情,說道:“袁術一改消極怠戰之態,從壽春出兵,正迅速南下,明顯意圖增援合肥。我軍若繼續攻城,將陷於敵軍夾擊之中,腹背受敵。”

右驍衛將軍徐晃問道:“袁術大軍規模如何?”

“人數尚不能確定,斥候回報袁軍旌旗無數,連綿不絕。因此推算,人數或為我軍數倍。”

麵對數倍敵軍的戰事,關西大軍不是冇有打過。但關鍵是如今大軍身處敵軍腹地,若稍有差池便是全軍覆滅的結局。所以眾人才如此謹慎。

徐晃問道:“吾等是否先深溝固壘,做好防禦?”

徐晃倒不是怯戰,而是右驍衛大軍已經打出了非常大的功績,一路高歌猛進,將九江防禦攪的天翻地覆。不但切斷了揚州援軍,還將壽春守軍引出了城池。

關西三十萬大軍,冇有哪一路是一群庸才。此時隻要己等深溝固壘,立於不敗之地。左武衛、左翊衛等精銳禁軍很快就會突破淮河防線,二十萬大軍雲集南下,能以泰山壓頂之勢,滅亡袁術。

先勝後戰,是徐晃特彆推崇的軍事理論。

但張遼起身,語氣振奮,說道:“不,吾等向前。袁術此時必然也是這種想法,以為吾等會深溝固壘,死守營地。定不能料到吾等身處險地,卻敢發起猛攻。此戰攻敵不備,必奏以奇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