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漢末之幷州匪政>第747章 幽州叛亂的恐怖後果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747章 幽州叛亂的恐怖後果

朝廷詔令抵達幽州時,正逢冬麥六月豐收時節。

雖說古來一直流行秋收一詞,但冬麥的收穫季節一直是在六月中下旬。炎炎烈日下,揮動鐮刀收割麥子,也成為諸夏農村百姓永遠無法磨滅的記憶。

朝廷立朝之時,皇帝便詔令免除天下農稅一年。

幽州百姓切切實實都感受到了朝廷穩定的好處。免稅啊,這是真真正正的免稅。

任何人,任何勢力,任何藉口上門征收一粒糧食,皆可到官府狀告。無需等候,無需問刑,私自征稅者,斬立決。

一顆顆人頭就當著百姓的麵,在村舍鄉裡之間砍了下來。

曆經混亂多年,賦稅沉重,餓殍遍野,以草根泥土為食的幽州百姓,終於能夠在私倉裡堆積薄薄一層糧食了。

雖然這微薄的糧食不足以讓全家飽腹,但總算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能熬到明年,看看世道是否會有所轉變。

這種慘淡的人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常態,隻能熬一年是一年。期望命運能發生轉機。

若朝廷公卿們垂憐,減免一些賦稅,分發一些糧食,他們還能稍微喘息一下。

若遭遇天災**,這些人就立即家破人亡,或餓死在田野,或成為流民。

好好的國家怎麼會變成這樣?任何乾旱水災就導致無數百姓活不下去,曾經富庶繁華的帝國,變得虛弱不堪,彷彿稍微有點磨難,就會轟然倒塌?

答案很明顯,無數豪強侵占了絕大部分的土地。曾經天下大部分田地歸百姓所有,百姓們可以安穩無憂,繳納如山如海的天量賦稅,所以帝國繁榮昌盛。

可是隨著無數豪強們的侵占,郡國九成的土地被豪強霸占隱匿。百姓們依靠剩下的一成田地,卻要繳納近十倍於當初的賦稅。百姓怎能不家破人亡,帝國怎能不虛弱腐朽。

唯一肥碩的這些豪族,也會因為帝國的倒塌,而在異族鐵騎下被蹂躪欺淩,**妻女。

這種結局一次次上演,豪強們卻從不知悔改。就能知道這些豪強士紳,並非一個整體。因為整體會有救亡圖存的意識,而這些散沙一樣的豪強卻隻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每戶豪強都以為,天下那麼大,自己多侵占一點,不會有問題。日侵月蝕,整個帝國就變得千瘡百孔。

他們唯一可能會聯合起來的地方,可能就是抵抗朝廷試圖對他們的挽救。

當朝廷下令抑製兼併,給天下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這些愚蠢的豪強,會因為自己利益受挫,而聯手反抗,導致政令不通,帝國最終在腐朽中轟然倒塌。帶著這些趴在帝國身體上吸血的肥蟲,一同化為灰燼。

六月,官府昭示百姓將統一幽州、幷州政令,百姓平均授田。

幽州凡十五歲歲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給種植穀物的露田四十畝,女子二十畝。露田都是無主荒地,因考慮休耕輪作,故授田時—般按休耕週期加一或兩倍,也稱“倍田”。

擁有耕牛的人,可以額外獲得土地,丁牛(4歲以上)每頭受露田十五畝畝,一戶限四頭。耕牛所受之田不準買賣,年老身死,還田給官府。

授田按現有丁口計算。“盈者得賣其盈,不足者得買所不足,不得賣其分,亦不得買過所足。”授業田為世業,允許買賣其一部分。即一戶百畝以下的土地不允許售賣,超過百畝盈餘的土地才允許出售。

這是關西均田製法令的進一步完善,已經幾乎等同於北魏太和九年(485年)頒佈實行“均田製”的詔令。

當然,這是第一條政令,完全是為了收攏幽州百姓之心。同時安穩幽州豪族,不使其叛亂。

因為戰亂導致官府手中有大量荒田,足以滿足百姓授田所需。

政令一頒佈,幽州百姓歡呼雀躍。

剛剛經曆了朝廷免稅,能掙紮煎熬到明年的百姓,對明年生活充滿了希望。曆經數十百年的腐朽,幽州百姓們已經完全想象不出來,家家戶戶有百畝良田是什麼樣的情景。明年秋收後,家中該存有多少糧食。

這時候,百姓都安心待在家中,等候官府上門授田。

就算豪強們強拉硬拽,也休想將這些百姓拉上戰場,與朝廷對抗。

七月,官府在初步授田,取信於民後。

忽然頒佈一份政令,“限婢令”。

限田限婢,並非孟朝首創,西漢末年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便聯名奏請:諸侯王、列侯皆可在封地占田,列侯在長安占田,公主在縣、道占田,及關內侯、吏民占田,均不得超過三十頃。諸侯王可占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占百人,關內侯、吏民三十人。

但此議因不利於官僚貴族,故未能貫徹實行。

慶幸的是,在孟朝幽州並冇有什麼能阻礙朝廷政策的頑固勢力。

於是朝廷頒佈了最嚴格的限婢令,列侯以下蓄奴婢百人以上者,以謀逆罪判處。

這一刀無疑是砍在了幽州豪族最重要的大動脈上,豪族有良田萬頃,若冇有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部曲進行耕種,那這些良田還有什麼作用?

尤其幽州、幷州統一了稅收法令,田畝累進製收稅,千畝以上的土地十稅其八。

這可真是叔能忍,嬸嬸也不能忍。

政令一下達,幽州六郡,二十餘位豪強揭竿而起,傳檄天下:孟賊張瑞,暴虐無道,殘害百姓,甚於董卓。篡朝奪位,禍加至尊。幽州豪傑,感大漢四百年之恩,起兵討賊,反孟複漢。

幽州二十餘位豪強各擁部眾,多者四五千人,少者亦有六七百人。又聯結山林間強梁與塞外鮮卑等名王,舉兵十餘萬,掀起規模浩大的叛亂。

舉國天下的豪強都看著朝廷打算如何應對。

但朝廷對此並未發表任何詔令,既未發檄文自證清白,也未在道義上指責幽州豪傑。

隻是派左武衛禁軍封鎖了幽州冀州一線,右驍衛禁軍切斷了幷州與幽州之間的聯絡。

一連兩個月,幽州好像被隔絕於中原之外,冇有任何訊息傳出來。

唯獨在冀州、幽州邊境間的百姓,曾經有一段時間傳出一個令人驚悚的訊息,流經幽冀兩州的易水河接連數天一片血紅,完全無法飲用,水中全是血腥味。

但當冀州豪強派人詳細詢問時,這些百姓又矢口否認,打死不肯承認曾經傳出過這種訊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