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成利潤,原本按照2、2、4、2的比例分配,牽穆、劉備負責銷售、收購各得2成,公孫瓚、祖茂分彆提供2千、4千石糧食,分2成和4成。由於寇蘭兒事件,祖茂在眾人的聲討下,把4成降為3成,送1成給劉備作為補償。至於劉備私下給牽穆、公孫瓚的好處就不足細說啦。
祖茂和寇蘭兒雖然有所疑惑,但始終認為,1成利潤隻值數千錢。
其實,老道的牽穆,並未完全給祖茂說實話,上穀有約有50萬漢人,10萬左右烏桓人。6千石糧食,隻夠3千人吃一月,投入市場並不能使糧價短時間內跌到70錢以下。因為,鮮卑人入侵頭幾天,有什麼搶什麼,之後東西太多裝不下,便不再搶劫銅錢,甚至大量丟棄,主要搶劫金銀寶石等貴重品,糧食肉類,鐵器等工具。以至於許多家庭仍有不少銅錢存貨以購買糧食。
按照牽穆和劉備的估計,糧食在上穀能賣到均價80錢每石。在涿郡、右北平,估計隻需5、60錢每石就能買回、入庫。毛利潤12萬到18萬錢,扣除申請文書、通過關卡、買通倉庫官員等公關費用,運費、人工等勞務費,賺到10萬錢是冇有問題的。
祖茂讓出的1成利潤,價值超過1萬錢,相當一個200石塞障尉一年的工資收入,相當於5到10個壯丁一年的生活費。如果日後祖茂搞清楚,為了愛情,為了下半身的衝動,一下花掉了一年的工資,相必他哭都哭不出來。
這幾日,牽縣令忙著賣糧食平抑市場,派出屬吏、聯絡熟悉的商人,在下落縣、涿鹿縣、雞鳴驛等城鄉賣糧。6千石已經賣出1千多石,糧價不過剛剛回落到90多錢一石。州郡縣的糧倉,有個重要的職責,是平抑糧價,在秋收等時節,收購糧食,在寒冷的冬天、青黃不接的春天,賣出。他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屬吏、商人都以為糧食來自官倉,當然也確有一部分來自官倉,以便混淆視聽。
除掉6萬錢成本,和部分備用金,先期產生的2萬錢利潤,牽縣令直接按比例分給4人。
祖茂自然拿著6千錢討好寇蘭兒去了。同時,牽穆、公孫瓚、劉備幾乎都用來撫卹傷亡,在對待下屬的態度上,與祖茂有很大的不同,或許這就是心性吧。
劉備也很忙,有了烏敏英父母兄弟的關係,有了營救回來的烏桓人,幾日以來,劉備在烏敏英父兄所處的山穀賣糧食,烏敏英父母兄長則作為中間人收取傭金、收取住宿、夥食費。
一傳十十傳百,有了糧食這個硬通貨,隨之而起的,是更多的烏桓人到此以物易物,成了烏桓人最大的市場。日後烏敏英父兄竟因此做大,此是後話。
烏桓人畜牧為生,能用毛皮和羊毛製作衣物、手套、鞋襪,善於製作轡頭、馬鞭、簡易馬鞍,弓箭,有少數還會鍛造銅鐵工具。漢朝限製銅鐵流出塞外,給烏桓的銅鐵也有嚴格限製。極端情況下,烏桓人甚至將銅製品和銅錢鑄軋成刀劍、箭頭、工具,以至於烏桓各部落之間以金銀為貴幣,小額貿易並無足夠銅錢,而是用貨物、奴隸交換。
以往烏桓人進入漢地交易,一般是將貨物換成金和銅錢,由於不精通漢話,不熟悉當地情況,價格往往被壓低。而後購買商品,也常常被以次充好,漢朝郡縣以及下麵的小吏與地方豪族勾結,往往也放縱不公平的發生,以至於在價格上,損失了兩次剪刀差。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劉備與烏桓人以物換物,有軍隊做後盾,若有搗亂市場的少數,則直接抓起來。他講信用,絕不以次充好,但可以吃的剪刀差,也絕對不會少吃。這當然是另外一大筆利潤,甚至超過直接賣糧食本身!
與烏桓的貿易,引起了各部落大人、小帥的廣泛注意,甚至吸引了上穀烏桓難樓王親自參與,並點名道姓要求劉備去見麵。
原本悶聲發大財的劉備這下擔心起來,若事情真搞大了,很可能被追究買賣兵糧的罪過。急忙找牽穆、公孫瓚商議。
烏桓和鮮卑都屬於東胡人,西漢初年,匈奴王冒頓擊敗東胡稱霸草原,剩下的臣服匈奴,並向東遷徙,一部分聚集在塞外偏南的赤城周邊的烏桓山是為烏桓,一部分在偏北的烏秦集水(呼倫湖)周邊是為鮮卑。
漢朝多次擊敗匈奴人,使北匈奴遁逃,將南匈奴南遷,漠南草原頓時空曠起來,烏桓、鮮卑人便遷移到匈奴故地,得到漢朝允許的烏桓人占據了長城內外廣闊的漠南草原,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
兩漢之間,上穀等地的烏桓人,為光武帝劉秀統一中原立下汗馬功勞,烏桓騎兵名揚天下。之後光武帝封烏桓渠帥為侯王君長者八十一人,令他們居住在塞內,招攬烏桓、鮮卑人,其一為東漢提供騎兵,其二協助東漢抵抗日益強大的鮮卑人,其三製衡南匈奴,其四分割成小部落,以免統一起來危險漢朝邊疆,其五派遣質子入漢。
靈帝繼位之初,烏桓各部大人擁眾少則上萬、多則十萬以上,相當強大。上穀郡難樓,最多時有九千餘落,遼西有丘力居,有五千餘落,遼東蘇仆延,有眾千餘落,右北平烏延,有眾百餘落,這些烏桓大人,都勇猛矯健,狡詐多計策。
牽穆:“你知道難樓是個什麼樣的人麼?最強大時,他的勢力遍及長城內外,涵蓋上穀、漁陽郡北部和漠南草原南部,約有萬落,每落少則7、8人,多則2、30人。”
劉備:“豈不是有20萬人。”
牽穆:“十年前,這個數據冇錯。我翻越了相關記錄,詢問了各地長者,難樓強大時,生出異心,向草原走私鐵器、糧食,支援檀石槐。”
劉備:“檀石槐?那個鮮卑大汗!”
牽穆:“對!烏桓、鮮卑人的外貌、習性相似,語言相通。有傳聞難樓甚至派出軍隊,支援檀石槐對鮮卑其他部落的戰爭!”
公孫瓚:“果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何必跟他多費口舌,不如效仿班定遠,稟告陶方伯和護烏桓夏校尉,趁機將他抓起來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