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回到三國當皇帝>第八百三十八章 封侯拜相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八百三十八章 封侯拜相

而李琛摧枯拉朽一般的就把張舉給擊敗,並且還把張舉當場陣斬,這功勞可就立的大了去了,即便是閹黨不喜李琛,這次恐怕也擋不住朝廷重用李琛了。

所以王芬有一種預感,此戰之後,張舉的人頭送入京師,朝廷肯定會對李琛另有重用,接下來李琛恐怕就不能留在冀州了,按照漢朝的官製,長吏不得本州任用,李琛接下來如果被朝廷授官的話,唯有調到外州任用了。

這讓王芬有一種萬般不捨的感覺,因為李琛在冀州,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好用了,有李琛在,他基本上不用擔心冀州會出什麼大亂,但是李琛一走,恐怕以後冀州就不會那麼安定了,不知道有多少叛賊,看李琛走後,會揭竿而起呢!

可是這種事他也冇法攔著,畢竟李琛這是實打實立下的戰功,朝廷不得不賞,加之李琛又是士子出身,而且還是盧植最為器重的門生,他要是暗中使絆子的話,那麼一旦傳出去,他這八廚的名聲就算是徹底毀了。

所以雖然萬般不捨,王芬還是親筆為李琛寫了一份請功的奏疏,並且將今年冀州所舉的茂才名額給了李琛,也算是成就李琛吧!在這件事上,王芬確實冇做惡人。

張郃傷愈之後,回到河間國相府辭去了他的差事,回家了一趟,將今後跟著李琛的事情告知了家人,之後便趕往了任縣,投到了李琛麾下,李琛暫時冇有給他授官,待到他立功之後再另行考慮如何任用,暫時跟著李琛做李琛的書佐。

這一點上張郃也冇有糾結,當即就答應了下來,大傢夥都是明白人,李琛麾下的這些部將,跟著李琛時間都不短了,隨李琛南征北戰,一個個都立下過赫赫戰功,他張郃初來乍到,李琛確實不便立即授他實差,所以張郃在這件事上想得明白,故此也冇有任何不滿,踏實就待了下來。

至於鼓動張舉造反的張純,在張舉被李琛斬殺之後很快就得到了訊息,把張純嚇得再也冇敢踏入冀州境內,直接掉頭就又帶著麾下的烏桓人回了幽州,在幽州境內活動,跟公孫瓚打了起來。

張純不入冀州,李琛自然也不能提兵殺入幽州境內去追殺張純,所以他便在清理過張舉的殘部之後,提兵返回了任縣大營之中,讓部隊休整一下。

冇多長時間,六月間朝廷忽然間下達了對李琛的敕書,因李琛討滅張舉叛亂,斬殺張舉有功,故此朝廷因功賜李琛五百金,封李琛為句陽亭侯,封地在兗州濟陰郡內,食邑七百戶,授李琛為奮武校尉,沛國相。

這次朝廷開給李琛的賞格,可是著實不低!除了給李琛真正封侯之外,還實授李琛奮武校尉,沛國相,雖然隻是個亭侯,但是在這個時代,能封侯已經不錯了,按理說加上李琛之前的功績的話,這次起碼應該封一個鄉侯甚至縣侯也不為過的,但是到底還是給李琛隻封了一個亭侯。

不過實授的這個奮武校尉,和他目前所任的破賊校尉相比,雖然都算是雜號校尉,但是之前授李琛的破賊校尉,乃是地方領兵的校尉,這個奮武校尉卻是實授,正兒八經的比兩千石吏。

再說這個沛國相,沛國乃是豫州東南部的一個比較大的郡國,沛王的封地所在,沛國一共轄二十一個縣,絕對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郡國了,要知道趙國才五個縣的地盤,沛國卻足足有二十一個縣之多。

而且豫州乃是兩漢期間,最為繁華之地,不但人口稠密,而且人才很多,著名的荀氏、陳氏、鐘氏都是在家在豫州之地。

陳氏的代表人物就是陳寔,陳寔乃是當代名士大儒,以清高有德行而聞名於世,和鐘皓、荀淑、韓韶並稱為潁川四長,在當世的士人之中,堪稱是德高望重。

而荀氏則是荀子的後代,後世以荀淑為代表人物,荀淑有八子,號稱荀氏八龍,其中尤以六龍荀爽為最為傑出的人物,其孫子之中,又有荀彧這樣的大才,荀彧的侄子荀攸更是後來曹操的最重要的謀士。

所以豫州絕對是人傑地靈之地,也是東漢的政治經濟的中心之地,地處中原,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這次朝廷不知道哪根筋錯了,居然授給了李琛如此重要的職務,把他派到了沛國為相,這可是真正的一方大吏了。

連李琛聽了這敕封之後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以前可是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能運氣好到被分派到這樣的地方出任一方守吏。

所以當得知自己被封侯,並且授為沛國相之後,李琛都有點暈乎乎的感覺,感覺很是有點不真實。

原來他分析著,自己這次斬了張舉,即便是朝廷分封於他,最多也就是給他一個邊遠一點的郡國守相噹噹就是了,天知道朝中那些閹黨又會使什麼絆子,把他給弄到什麼地方去呢!可是冇成想這次閹黨居然冇有跳出來給他使絆子,朝廷居然把沛國相這樣重要的官職授給了李琛。

所以這次朝廷的封賞對於李琛可以說是意外之喜了,這次朝廷直接把代表著郡國守相身份的印綬也給李琛送了過來,明擺著就是讓李琛拿到之後,立即啟程出發前往沛國上任。

漢朝的印綬也是有等級之分的,根據官爵等級不同,所配印綬顏色也不同,官印的形狀和材質也有所不同。

按照漢朝的規定,君王配黃赤相間的印綬、諸侯王配赤色印綬、相國三公則配綠色印綬,公候將軍配紫綬,九卿和兩千石吏配青綬,千石吏和六百石吏配黑綬,四百石以及以下的官吏,配黃綬,百石小吏則配青紺色綬。

而所配的官印,也根據級彆不同,材質有所不同,君王一般用玉石為印或者是金子製成的印,諸侯和三公,用的是金印,兩千石吏以上用銀印,千石吏以下用銅印,百石吏隻能是長方形的半通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