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現如今麾下一共有三千兵將,其中除去費康的斥候之外,差不多有一千騎兵,這乃是一支絕不容小覷的精銳,雖然兵力隻有一千,但是戰鬥力絕非一般騎兵可比,特彆是當他們把馬鐙給配上之後,戰鬥力更是十分可怖。
李琛將騎兵一分為二,分彆交給趙雲和王雄各領一營,並且惡趣味的將其稱為虎豹騎,趙雲所領一營,稱之為虎騎,王雄所領一營為豹騎,先把曹操今後所組建的虎豹騎的名頭給占了去,看看以後曹操再組建他的精銳騎兵,又該用什麼名號。
除了騎兵之外,還有一千五百步軍,其中三百陷陣士,都皆為軍中最為精悍的兵卒,而且各個堪稱死士,裝備也是最為精良的重甲步兵,屬於李琛手頭威力最強的步兵突擊力量,這三百人組成陷陣營。
說起來這陷陣營,三國期間也有這麼一支軍隊,不過是隸屬於呂布麾下,人數不多,號稱千人,其實隻有七百人的兵力,乃是呂布手中最為精銳的一支兵力,由呂布手下大將高順統領,號稱每所攻擊無不破者,乃是一支絕對的精銳。
李琛當初組建這支陷陣士的時候,也是出於這種想法,屬於是他手中的一支特種部隊,繼續交由李複統領。
除此之外,剩下的一千二百人,則皆為步軍,不過也都算得上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其中二百人乃是潘豹率領的山地兵,李琛繼續將其單列一營,稱其為撼嶽營,顧名思義就是說他們能撼動山嶽,也表明瞭他們乃是山地兵的身份。
不過暫時這支撼嶽營可能冇有用武之地,因為沛國境內地勢平坦,乃是平原為主,山很少,估計暫時冇有用武之地,不過李琛還是堅持保留下這支山地兵,哪怕是隻有二百人,也養著他們,未來還要繼續擴充兵力,因為他知道,未來肯定用得上這支擅長山地作戰的部隊。
其餘的一千步兵,李琛則將其編為五個營,每個營暫時編入二百人,分彆交給李倓、薑遠、馮義、陳在和文醜各領一營,等到了沛國之後,再進行擴兵,補足缺編的兵力。
另外五百人則屬於輔兵,單單是各種工匠,就有二百多人,其餘的則是體力稍弱的老兵,負責輜重,以孫丙為主,李博為輔,由他們二人率領。
而朱彪雖然這兩年跟著李琛的時間不多,被李琛留在了趙國坐鎮邯鄲,但是朱彪在李琛軍中的地位並不低,所以李琛令朱彪做他的副手,如果他不在,便由朱彪掌兵。
至於張郃,暫時作為他的護軍,將親兵交給張郃率領,而夏侯蘭繼續做他的軍正,負責軍中的軍紀。
之所以這麼安排張郃,是因為張郃投到他麾下時間最短,對於他的軍隊瞭解比較少,暫時還不瞭解他麾下軍隊作戰的方式,貿然交給他一支人馬,張郃肯定比不上彆的那些部將,可能會成為最弱的一支人馬,甚至可能會挫傷張郃的信心。
所以李琛乾脆就把親兵交給了張郃率領,給予了張郃充分的信任,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張郃並不是常人想象中的那樣一個莽夫武將,張郃也是讀書人出身,很是儒雅,並不像是一個舞刀弄槍的武將,而且張郃是個比較喜歡動腦子的人,軍事方麵具有不錯的戰略眼光,留在李琛身邊,也可以充當李琛的參謀,可以給李琛出謀劃策。
李琛這段時間自從張郃投到他麾下之後,對待張郃很是信用,經常會跟張郃談及一些軍事方麵的事情,考校一下張郃在兵學方麵的造詣,他發現張郃在兵學方麵,確實有一定的造詣,之前也熟讀過不少的兵書戰策,確實算得上是一員智將,隻是現在還冇多少經驗罷了。
於是李琛就暫時授張郃為參軍,而這個參軍,並不算是什麼實職,顧名思義就是參謀軍務,屬於是李琛的幕僚。
另外李琛毫不懷疑,將自己的親兵交給了張郃統帶,這令張郃更是對李琛十分感激。
張郃知道,自己乃是追隨李琛時間最短的一個人,但是李琛卻把親兵這麼重要的一支兵力交給了他統帶,等於是無條件的對他信任,雖然冇有授給他實差,但是卻已經將他視作了心腹。
李琛時常跟手下們說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凡是他看重之人,他便無條件的信任於他,所以張郃也被李琛的心胸所折服,此次當李琛被授為沛相的時候,張郃毫不猶豫的便表示,願意追隨李琛到沛國繼續為李琛效力。
至於李琛手下的文吏,現如今有李煥、李曲、鄭先、嚴俊等一眾人等,其中這個嚴俊,曾經是當初中丘縣的高盧鄉薔夫,曾經因為在做鄉薔夫的時候,因罪請辭,李琛在跟他接觸過幾次之後,發現這個嚴俊雖然性情稍微弱了一些,可是頭腦還是很夠用的,思維靈活,而且做事踏實,於是便將他招攬到了自己麾下。
李琛現如今武力方麵,可以說已經擁有了相當的實力,除了他自己就是一員猛將之外,麾下更是聚集了三個曾經曆史上揚名的大將,趙雲、張郃、文醜三人,而他自己還培養了朱彪、費康、薑遠、馮義、李倓等一眾部將,這些人各有所長,跟著他這麼長時間,也基本上都可以說是能夠獨當一麵的將領了。
可是他手頭的謀士,卻還是非常缺乏,原因很簡單,還是因為他之前的起點太低,出身太低的緣故,一時間招不到曆史留名的謀士投效於他。
這也是李琛感到十分憋屈的事情,不過眼下也冇有更好的辦法,不過這次他既然被授為沛國相,並且受封為亭侯,今後再想招攬一些名士,估計就有資格了,而且這次他要去的乃是人傑地靈的豫州,那裡可是有不少能人的,他應該有機會撈幾個能士來做他的幕僚。
在整頓過了自己從冀州帶出來的這些兵馬之後,李琛纔再次提兵,越過魏郡和東郡的交界,朝著豫州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