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回到三國當皇帝>第八百九十章 屯田製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八百九十章 屯田製

而李琛也喝著茶,靜候著戲誌纔開口說話,其實這次李琛之所以向戲誌才詢問他的意見,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對戲誌才的一個考校,看看戲誌才能否想出合適的解決辦法。

戲誌才也冇讓李琛多等,稍加思量,便笑了起來,對李琛說道:“這件事其實說來也簡單!君候既然已經承諾不殺他們,那麼殺之不得,放之也不得,養起來君候更是冇有這種能力!

那麼接下來就唯有一條路可選了,那就是讓他們自己養活他們!”

“哦?請戲君詳細道來!如何讓他們自己養活他們?”李琛頓時就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對戲誌才問道。

聽了戲誌才的話之後,李煥、鄭先包括正在品茶的荀攸都把目光投向了戲誌才,等著戲誌才的下文。

“想必這段時間君候麾下的兵將,接連剿滅數股叛賊,也應該繳獲頗多了!另外沛國境內各地經此一難之後,想必受害者眾多!可惜了不少良田就如此拋荒了!

加之數座縣城被賊軍所破,縣寺之中的田畝賬簿恐怕也早已付之一炬了!這些良田便成了無主之地!這麼多良田被拋荒,豈不可惜?

依在下之見,與其讓這些無主之田就此拋荒,倒不如就遣這些降眾進行屯田!

一!這些降賊雖然投降,但是畢竟他們曾經從賊,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如果輕易放歸,今後將會助長更多黔首百姓效之!

二!這些降賊人數眾多,既然不能放歸,那麼看押亦或是監管,皆需要大量的糧食養之,沛國經此一難之後,想必現如今相府之中早已無甚存糧可供君候所用,即便是征得一些糧秣,也隻能做軍中接下來討賊之用!所以倒不如令其屯田,自食其力!

三!接下來君候還要擴兵備寇,需大量軍糧,今後便可令這些屯田所獲之糧秣,為君候提供糧秣,從此君候便再無缺糧之虞!

故此令這些降賊屯田,可一舉數得!不知君候可滿意否?”

聽了戲誌纔此言之後,李琛當即就仰天大笑了起來:“知我者戲君也!不瞞戲君,我也正有此意!”

而李煥和鄭先還有荀攸聽罷了戲誌才的這番話之後,也都各自暗自點頭。

李煥和鄭先,其實之前在冀州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李琛有屯田的想法,並且李琛在邯鄲的時候,就俘獲過大量的黃巾賊,但是李琛不忍將其屠殺,於是便說服了劉複,令那些俘賊屯田,這已經是李琛用過的手段。

今日李琛將他們招來商議如何處置這些降賊的時候,其實李煥和鄭先就已經看出來,這是李琛在考校戲誌才,所以他們二人都冇有開口說話,等著看一看戲誌才的能力如何,能不能想到這個辦法。

其實屯田製這種辦法,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早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為了加強對西域的控製,就已經在西域實行了屯田製,不過那時候是令軍隊在西域屯田,屬於是軍屯罷了。

但是在內地實施屯田製,在目前來說,也隻有李琛當初在邯鄲,勸說劉複進行了小規模的試行,並未大麵積實施,畢竟那時候他並非牧守一地的長吏,隻是劉複手下的一個屬吏罷了。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以往了,李琛現如今已經被授為沛相,這可是正兒八經的牧守一方的大員了,在沛國境內,可以說李琛最大,這裡軍政事務,皆由李琛一言決之,李琛自然就可以在沛國大展拳腳了。

而屯田製的實施,對於李琛來說有非常大的好處,那就是在未來天下大亂之前,李琛可以通過這種辦法,囤積下大量的糧食。

天下大亂之際,什麼最值錢?並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銅錢,而是糧食!誰擁有足夠多的糧食,誰就能擁有更強大的實力。

李琛雖然記憶之中,想不起來劉宏這個昏君是什麼時候掛的,但是卻也大致感覺到,劉宏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現在他正好被擢為沛相,在劉宏死之前,給他留出了一段時間的準備期,這段時間對他來說極為寶貴,他必須要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戰略儲備。

恰恰這個時候,沛國起了大亂,朝廷把沛國當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藥,丟給了李琛,這對於李琛來說,在朝廷眼裡的這塊燙手山藥,卻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寶貝。

沛國境內的這些亂賊,在他眼裡根本就不足為患,以他目前手中的武力,將其誅除可謂是手到擒來,隻是看他心情而已。

從他接到朝廷授他為沛相,到現在也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他甚至基本上冇怎麼插手率兵清除沛國境內的叛賊,就已經克複了沛國的治所相縣,雖然現在沛國南部還有大批的叛賊,可是對於李琛來說,這根本不是多大的麻煩。

相反,對於李琛來說,這些叛賊不但不是麻煩,反倒是他的幫手。

沛國一共領二十一個縣,這二十一個縣的長吏,每個縣有一個縣令(縣長)、一個縣尉、一個縣丞,算下來就足足有六十三個朝廷任命的長吏。

自他被授命為沛相之後,他便開始詳細瞭解沛國的情況,這次譙縣之行,大致上通過曹家和夏侯家,還有這些天跟當地士紳打交道,已經把沛國目前各縣的情況初步瞭解了一遍。

現如今沛國境內的這二十一縣之中,為官必將清廉,對於地方百姓勒逼不算太重的,冇有幾個縣令,而恰恰就是這幾個縣,這一次在沛國境內的褚山叛亂之中,從賊作亂之人最少,也大部分縣城冇有被賊軍所破。

但是其餘的那些縣令,則大多數乃是中平二年赴任的,其中極個彆的縣令,乃是朝廷之中通過下放,其餘的則基本上皆為買官所得。

故此沛國境內官場可謂是烏煙瘴氣,貪墨成風,堪稱是暗無天日!大部分官吏在地方上橫征暴斂,勾結地方豪強,為非作歹,勒逼黎民百姓,結果最終導致釀成了這場大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