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回到三國當皇帝>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

於是他們這才強行下令,在軍中推行綁腿,當然在此之前,李琛已經讓人摸索了很多種綁腿的打法,並且選擇了一種最簡單舒適的綁法,在軍中統一推廣。

而且對於綁腿的綁法鬆緊也有要求,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太緊則活動不便,還造成血流不暢,太鬆則會造成行軍之中會鬆脫,這就需要當兵的自己摸索了,總之李琛的要求是步卒儘快適應綁腿,並且適應綁腿之後,各部進行一次長途拉練考驗綁腿的實際效用。

在六月的時候,李琛著令各地在夏收之後,囤積糧食,派員到汝南、潁川兩地督查糧庫的糧食儲備情況,這時候有心人就感覺到氣氛有那麼一點點緊張的意味了。

而且有商賈的車隊,開始將其它地方的糧食,朝著汝南西部和潁川郡西南部運送,不過並不是軍方的輜重部隊負責運送糧食,而是一些商賈的車隊在運送這些糧食。

糧食被運到多個目的地之後,直接交給了當地的官府存儲了起來,對外宣稱本地糧食欠收,這些糧食乃是應付冬天賑濟災民之用,以防冬季的時候,南陽再次出現逃民潮,到時候來不及調運糧食。

對這個官方的解釋,倒是也冇有多少人懷疑,因為今春的時候,確確實實南陽出現了嚴重的逃民潮,大批南陽的逃民逃入到豫州境內求活,當時也確實把豫州西部的各縣搞得是措手不及,開倉放賑安撫流民,差點把幾個縣的儲糧給吃了個精光,幸好李琛及時下令派人疏散這些南陽逃民到豫州內地安置屯田,這才緩解了豫州西部各縣的壓力。

所以今年夏收之後,提前調糧到豫州西部各縣,說是為了應付未來冬天可能出現的南陽逃民潮,這還真的是說得過去,故此也就冇有引起袁術方麵的緊張,倒是把袁術給氣的夠嗆。

南陽逃民潮事件,對他來說,是**裸的打臉,讓天下人得知之後,隻會嘲諷他袁術乃是個無能之輩,治下百姓寧可拋家棄地,冒著被殺的風險,也要逃出袁術的治下,這隻能說袁術是個蠢貨,而且還是個隻知道橫征暴斂的蠢材。

所以袁術對於春季發生的逃民潮事件深以為恥,但是卻也冇讓他改變什麼對民的政策,依舊是在南陽境內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一是滿足他私人的享樂,二是滿足他擴充軍隊的需要。

初平四年的南陽百姓,依舊還是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夏季收穫的糧食,又一次基本上都被袁術給強行征走了。

袁術在宛城之中,囤積了大批的糧秣,準備應對未來跟李琛的衝突,其實就是為了準備抱著腦袋躲在宛城之中捱揍,袁術根本就冇想過,自己率軍打到譙縣去,把李琛的老窩給抄了。

而且自初平四年春季之後,南陽境內就開始流傳出了幾首童謠,內容十分隱晦的罵袁術是個隻知享樂的蠢貨,而且還是一個暴徒,六月夏收的時候,南陽多地因為袁術強行征糧,出現了多起地方百姓不肯交糧,結夥跟官府對抗,打死征糧的官吏的事情。

官府於是便派兵前去鎮壓,結果地方縣城的縣兵,卻冇把起來抗爭的義軍給鎮壓下去,反倒是屢屢在義軍手中吃癟。

一時間南陽境內開始烽煙四起,出現了多支反抗袁術暴政的義軍,一時間這些義軍發展的速度非常之快,滾雪球一般的壯大起來,開始圍攻鄉亭甚至是縣城。

袁術聽聞之後,嚇了一大跳,連忙派遣紀靈、雷薄以及張勳三人各自統兵前往南陽各地進討叛軍。

七月的時候,袁術把宛城外的大軍紛紛派了出去,開始到南陽各地進討叛亂的義軍,可是他卻冇有關注到豫州那邊的情況。

就在南陽各地烽煙四起之後,一支支李琛軍,開始從豫州各地悄悄的向著潁川郡的昆陽和舞陽兩地彙聚。

而李琛這個時候,也不吭不哈的就悄悄的帶著一眾親衛,在夜間偷偷的離開了譙縣,日夜兼程趕往了昆陽。

十日之後,李琛軍在昆陽和舞陽一帶完成了集結,汝南都尉趙雲,潁川都尉薑遠也各自領兵趕到了昆陽,和李琛合兵一處。

李琛這次在昆陽和舞陽一帶,一共集中起來了三萬大軍,其中兩萬常備軍,一萬潁川和汝南集結起來的鄉兵,臨時轉職為正兵,主要作為輜重部隊使用。

其中常備軍之中,包括了最精銳的虎豹騎和飛騎營,已經擁有三百輛弩車的強弩營,山地部隊撼嶽營等等,集結起來的大將有趙雲、薑遠、王雄、徐榮、文醜、張遼、李複、楊涉等一眾大將。

當李琛完成集結的時候,宛城方麵傳來了可靠的情報,袁術將聚集在宛城一帶的大軍大部分派了出去,由麾下的大將紀靈、張勳和雷薄統帥,趕往南陽各地進討叛亂的義軍。

李琛將眾將召集到了大帳之中,開始了他的佈置。

但是這一次負責軍事調遣的卻並不是李琛,而是荀攸!

因為現在李琛在他手下,組建了一個以荀攸為首的參軍組織,通俗一點其實就是和後世的參謀部的隻能相仿。

以荀彧和戲誌纔等人為首的謀士,帶著一幫精明強乾而且擅長動腦子的年輕參軍,在李琛的授意之下,負責了製定這一次攻占南陽的作戰行動計劃。

這也是李琛首次嘗試,自身脫離戰術層麵製定,而將戰術製定的權力移交給這些謀士們來負責製定。

荀攸和戲誌纔跟著李琛時間也都不短了,這些年來跟著李琛也參與了多次大大小小的軍事行動,業已積累起來了較為豐富的作戰指揮經驗,所以現在已經擁有了製定作戰計劃的能力,另外李琛還在軍中以及地方上選出了大約二三十個精明強乾的年輕人,授他們為參軍,隨同李琛參謀軍事。

這些年輕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曾經讀過兵書,而且這方麵也有些造詣,其中大部分還上過戰場,體驗過戰場的殘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