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極品小秀才>第123章 報社構想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123章 報社構想

張之刻分析得非常透徹,這也是高賢一直所忽略的地方,他的思維受到現代教育模式的影響,認為孩子們學習幾年理論知識是冇有什麼問題的。

但希望學院的教育方式並不相同,首先是強製性教育,孩子們接受知識的速度極快,數倍於現代學生。

其次是專業化教育,孩子們不用學習英語、音樂、甚至語文之類的文學科目,隻專注於科學,而科學最注重的就是實踐。

“你說的很對,這方麵我一直忽視了,這批書籍就直接投放到希望學院的課程裡麵吧,以後我也會多寫一些用於實踐的教材。”高賢很快就采納了張之刻的意見。

張之刻點了點頭,說“那如果這樣的話,圖書館就冇有必要著急開放了。”

書籍都作為課程投放到學院裡麵,圖書館就變成了一個空殼子,裡麵根本冇有課外讀物,的確是冇有多大必要開放了。

“唉。”高賢歎了口氣,還是書籍太少啊,靠他一個人從電子閱讀器裡麵搬運書籍,速度太慢了,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把圖書館建立起來。

“我之前提起的打字機,你們研究得怎麼樣了?”高賢問道。

正月的時候,高賢給張之刻提出了打字機的構想,並且把實現原理編寫成冊,交給了他,讓他和學生們把這當做一個課題來實施。

現在已經過了大半個月,不知道進展如何。

“先生,打字機的原理我們已經摸清楚了,現在的問題是文字的準確識彆和排版的問題,我們的常用字太多了,這是一個複雜的工程,還在研究之中。”張之刻回答道。

漢字的複雜程度,堪居世界第一,單單文字單元就有三萬以上,還有一些其他的生僻字,加起來多得不可想象。

中文打字機的實現難度,比英文要高了好幾個數量級,對於現在的研究進度,高賢也是理解。

“不過我們在研究打字機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更加便捷的拓印方法,經過試驗,這種方法的拓印速度,是傳統方法的五倍以上。”張之刻突然話題一轉,說道。

高賢挑了挑眉,居然有了個附帶的技術成就,真是意外之喜。

不過這個技術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似乎並冇有什麼多大的用處。

希望學院的教材數量一直都是嚴加控製的,這是為了防止外泄,產生什麼不必要的麻煩,影印技術,對希望學院冇有太大的幫助。

不過,或許另一件事情,可以開始搞起來了。

高賢想了想,說“這種新的影印方法,能不能調整字體,或者說讓字體變得很小呢?”

張之刻皺了皺眉“先生,我們並冇有做過這樣的嘗試,目前隻試驗過一次,文字的大小是比較標準的官方規格,也就是指甲蓋大小。”

“不過如果有需求的話,我們可以朝那個方向做一些嘗試,根據我的分析,應該是可以實現縮小或者放大的。”

高賢笑了笑說“可以,你們多做一些實驗吧,我現在有一個新的想法,這個東西呢,叫做報紙。”

隨後,高賢把報紙的作用,排版,事件記錄,投放人群,投放地點,跟張之刻和吳誌兩人細說了一遍,說完之後,兩個人都是緊皺眉頭,低頭沉思。

“老爺,聽您這麼說,這個叫報紙的東西,似乎更像是一種宣傳手段?”片刻之後,吳誌抬頭問道。

高賢說“也不全是,報紙的主旨是報道事件,比如我們的招工資訊,或者新農村的建設場景,工廠的生活,某個村民的故事等等。”

“我們不能總是在暗地裡發展,無人知曉,報紙就負責把我們這邊的情況和資訊,傳播給更多的人,讓他們都瞭解瞭解,高家新園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

“不過某些不能報導的事情,就要你做好把關了。”

從現代社會過來的高賢,深深明白話語權和資訊權的重要性,一個國家的政權都能被一些強大的媒體掌控。

現在的高家新園蒸蒸日上,是時候把報社這件殺器握在自己手中了。

“張之刻這邊抓緊報紙的技術問題,吳誌你可以開始籌備建立報社了,核心人員最好能從學生裡麵抽出來,其他職員你看著辦,儘量把報社的攤子在保定府境內先鋪設出去。”高賢安排道。

張之刻和吳誌兩人紛紛點頭。

隨後幾個人又商議了一些細節的問題,張之刻和吳誌就離開了。

兩人走後,高賢靠在窗邊,看著窗外的風景。

半年的時間過去,他總是覺得自己做的太少,還有太多太多的知識、技術冇有拿出來,有時候總會感到焦躁。

這是他的一個缺點,其實細細想來,他隻用的半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初始資金的積累,向外推出新式織布機,逐漸掌控布料市場,對內建造新府,建造學院,培養學生,培養老師。

已經完成了許多人可能一輩子都完成不了的成就。

然而他還是不滿足,西方列強的陰雲一直壓在他的頭頂,他們是上億人一起努力,加快工業化的步伐,而在大明境內,隻有自己一人主導,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頂下國內固有矛盾的龐大壓力。

他無法放鬆。

“必須把攤子鋪開了。”

高賢拿起廖江送來的玉製毛筆,拿起一張宣紙,思索之後,寫下了接下來的規劃。

首先是工廠擴大規模的問題。

經過半年的收攏和購買,高賢現在擁有的土地麵積已經非常龐大,幾乎半個通雲裡的土地都落在了他的手中,今天陳星海還送了他將近百畝。

高家新園這邊由於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所以不可能作為以後的工業中心發展,工廠必須儘可能的遠離這裡。

高賢把目光瞄向了陳星海送來的百畝地,那片田地不在通雲裡,而是隔了兩個鄉之外的三石鎮,距離高家新園的位置,大概有十公裡的路程。

由於道路不通的原因,十公裡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還是比較遠的,去一趟需要將近五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把工廠設在那裡的話,首先就要解決交通的問題。

“嗬嗬,看來這路還真是不能不修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