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戰不休。漢末三國,這箇中華曆史上非常耀眼的時期,無論從政治軍事,還是經濟文化領域都為華夏文明的進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三股勢力中,隻有蜀漢和曹魏是死對頭。曹魏的旗號是勤王平亂,蜀漢的旗號是光複漢室。

有些曆史學家曾經假設過“曹丕可以把漢獻帝送給劉備”。其實,這種假設是根本說不通的。
一曹魏政權一直宣揚自己是“勤王”平定內亂
從這個角度來講。曹魏家族認為自己也是在光複漢室,討伐像孫權、劉備這些有不臣之心的亂臣賊子。這個旗號是有非常正統的合法性,因為當時局勢的原因,天下割據勢力紛爭,曹操起兵護駕也有作為臣子該儘的職責。這也是曹操及曹丕地位合法性的依據。
劉備的蜀漢政權也是宣傳討伐逆賊,光複漢室。兩者在宣傳方麵的共性都是為了漢室,具體是誰真心為了漢室,這個很難講。估計隻有漢獻帝自己知道,但是漢獻帝又被囚禁在洛陽不能昭告天下。這纔給天下的割據勢力企圖自立有機可乘。於是,劉備製造出無從考證的“衣帶血詔”。

二漢獻帝是把利劍,傷人不成容易傷到自己
漢獻帝雖然已經有名無實,手中冇有任何權力,但從法統的角度考慮,他仍然是天下號召力所在。從某種意義上講,誰能夠掌控漢獻帝,就可以像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向天下發號詔令。儘管大家都知道有時候詔令是假的,但從法統和道義的角度又必須去遵從,不然將會遭到天下人的聲討。
所以,漢獻帝在強者手裡可以發揮出號令,在弱者手裡隻會自取滅亡。

三曹丕不想給,劉備不想要
根據上文的分析,漢獻帝作為法統所在。在曹丕那裡對當時的天下割據勢力逗死有利的。曹丕所在的曹魏集體有實力掌控漢獻帝,以此來提高自己“勤王”的影響力;劉備不想要漢獻帝,目的更加明確。如果漢獻帝來到劉備的蜀漢陣營,劉備從君變成臣,原先劉備的手下更是變成臣下臣,整個陣營的人馬該如何安置,讓劉備把皇位讓給漢獻帝嗎?即使劉備同意,小弟們願意嗎?跟著劉備是從龍舊臣,跟著漢獻帝說不定哪天漢獻帝說他們“勤王有功”也可以,說他們“另立新君”也可以,風險太高、隱患太多。

由此可見,等到曹丕、劉備等人順利登基以後,曹丕把漢獻帝封王,不就漢獻帝就駕崩去世,這對漢獻帝來說也是最好的安排,本不是亡國之君,卻行亡國之運,祖宗造孽,報應子孫不公的命運結束了,也算是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