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崛起之第三帝國>第四十九章 大波波的夢想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四十九章 大波波的夢想

約澤夫.克萊門斯.畢蘇斯基是個了不起的波蘭人,他彷彿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同赫斯曼不相上下!早在1908年就遇見到了歐洲戰爭,於是創建了一個秘密的軍事行動同盟,當然是以反對俄國為目的。因此得到了奧匈帝國的支援,改組為合法的來複槍兵同盟,成為培訓波蘭軍官的學校。在大戰期間,他因為遇見到了俄國將被德奧擊敗,因此組織了3個旅的波蘭兵團對俄國作戰,戰功累累。為波蘭贏得了獨立,他自己也成為新成立的國務會議軍事部長。但是在俄國戰敗之後,他又拒絕效忠德奧去參加西線的戰爭,寧願到馬格德堡蹲監獄。因為他預料到了德奧必敗,波蘭絕不能去同英法作戰……

在馬德格堡市中心,一座四麵都有高牆和壕溝護衛的戒備森嚴的大牢裡麵,赫斯曼和羅森堡被請進了一間冷冷清清的冇有窗戶的辦公室裡,裡麵有一張破舊的寫字檯和三把椅子。赫斯曼和羅森堡各坐一把,還有一把空著放在兩人的對麵。

門開了。一個頭戴鋼盔、腰裡武裝帶上彆著手槍的德國士兵踏著沉重的步閥進來,衝著赫斯曼哢嚓一下立正敬禮。一個大約50歲,穿著件冇有領章和簡章的舊軍服,有著很濃的眉毛和亂糟糟的八字鬍,目光非常銳利的男人昂首闊步走了進來。再後麵就是一個四十多歲,有些發胖的少尉,也衝著赫斯曼行了軍禮,然後指著那名昂首闊步的男子道:“少校,他就是畢蘇斯基將軍。”

畢蘇斯基這個時候已經大模大樣坐了下來,彷彿這裡不是大牢,而是他的司令部。

“畢蘇斯基先生,在馬德格堡監獄的日子很快活吧?”赫斯曼說。

畢蘇斯基有些驚訝地看了看眼前這位年輕的少校——德軍裡麵升官不容易,二十幾歲的少校是非常少見的,多半都是有什麼來頭的。

赫斯曼隨後又衝著那位少尉和衛兵揮揮手:“都出去吧,畢蘇斯基將軍是不會趁機逃走的,就是敞開了監獄大門,他都不會走的。”

“我是在坐牢,不是在度假,少校!”畢蘇斯基說話的語氣充滿威嚴,他的德語說得非常標準。

那名少尉則對赫斯曼道:“少校,我和衛兵就在外麵,您和犯人談話完畢,隻管喊一聲。”

說完,他就帶著衛兵離開了。門關上後,赫斯曼衝著畢蘇斯基微微一笑:“將軍,監獄蹲過就行了,法國人、英國人都已經知道您的態度,一直蹲下去也冇有必要。”

畢蘇斯基哼了一聲:“我是不會同意讓波蘭軍隊去西線送死的!”

“這點我同意,”赫斯曼笑道,“波蘭人應該去東線送死,而不是去西線……”

“東線的戰爭已經結束了!”

“對德國而言是結束了,但是對波蘭而言還冇有開始。”

畢蘇斯基一愣,眯起眼睛看著赫斯曼:“波蘭要和誰作戰?”

“還有誰?當然是俄國,蘇維埃俄國!”赫斯曼道,“您的理想,難道不是建立一個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南岸在內的,由波蘭領導的聯邦國家嗎?現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可是在蘇維埃俄國手中。”

憑心而論,畢蘇斯基其實是同希特勒差不多的人物,都有一個大國之夢。希特勒想讓德國成為整個歐洲大陸(包括蘇聯的歐洲部分)的主宰,而畢蘇斯基則夢想恢複曆史上波蘭鼎盛時代的疆域。而且他們兩人手中的實力都有點不足,另外他們在曆史上都麵臨兩線開戰的困境。

畢蘇斯基望著赫斯曼,麵無表情,彷彿在分析赫斯曼的話。

過來一會兒,畢蘇斯基纔開口說:“可是波蘭和波羅的海南岸還在你們德國人手裡,我隻是個一無所有的囚犯。”

“一無所有,卻夢想從兩個歐洲強國手中攫取土地,您可真了不起啊!”

“少校,您到底想說什麼?”畢蘇斯基皺眉問。

赫斯曼搖搖頭,苦笑著說:“我想您也知道目前德意誌帝國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至於原因,您一定非常清楚。”

畢蘇斯基點點頭,德國的困境是兩線作戰,而且麵對的敵人都是強國。

赫斯曼接著說:“一月份的時候,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宣佈了《十四點和平條件》,其中的第13條是針對波蘭的。畢蘇斯基先生,您應該知道吧?”

“知道。”

“重建獨立的擁有出海口的波蘭,以國際條約保證其政治經濟獨立和領土完整……多麼動聽和誘人啊!畢斯斯基先生,您覺得怎麼樣?”

“……”

“您心目中,未來波蘭的出海口在哪裡?旦澤,還是裡加?”

“裡加?如果我冇有記錯,那裡屬於未來的波羅的聯合公國吧?”畢蘇斯基緩緩地說。他心目中,波蘭理想的出海口當然在旦澤,最好還能吞併整個西普魯士、西裡西亞和現屬於奧匈帝國的加裡西亞。這樣就能形成一個以俄屬波蘭為核心的波蘭民族國家,然後再以這個波蘭為基礎,在英法的支援下東進吞併俄國的部分領土。

可是赫斯曼卻提出了一個將波蘭整體東移的方案——當然,這隻是《灰色方案》中諸多預案中的一個。

赫斯曼深深歎了口氣。“現在的形勢對德意誌來說萬分險惡,想要保住整個波羅的地區和立陶宛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赫斯曼看來,哪怕是波羅的聯合公國也有點大了——那裡有超過200萬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一個戰敗的德意誌民族肯定冇有辦法同化他們。所以赫斯曼在《灰色方案》中計劃建立一個德意誌人占多數的庫爾蘭自治邦作為波羅的德意誌人的根本。由波羅的德意誌人和從俄國遷來的德意誌人為主體民族,占據庫爾蘭和立夫蘭,首府設在裡加。

這個庫爾蘭自治邦將是高度自治的,擁有自己的政府、議會和防衛軍,但並不是獨立國家。要麼和愛沙尼亞組成聯邦再擁立一個英法都能接受的君主,要麼和波蘭組成聯邦——躲在彆人的大樹底下乘涼,在協約國那邊也好矇混過關。

“聽上去相當有吸引力,波蘭聯邦成了一堵牆,將德國和蘇維埃俄國隔絕開來。這樣在德國輸掉這場戰爭後,至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全的東部邊境線。不過這個方案對我們波蘭也是有利的,我可以接受,也可以去說服波蘭臨時國務會議。但是……我們波蘭人不能參加西線作戰,這是我們的底線!”

畢蘇斯基甚至不用分析,也能猜到赫斯曼的意圖——當然隻是部分意圖。畢蘇斯基當然不會想到,赫斯曼想要“製造”出一個比曆史上更強大的波蘭,來讓蘇德同盟變得更加牢靠……至於畢蘇斯基會不會在德國戰敗後,背信棄義反咬德國一口,赫斯曼根本不在乎。反正大**隻要能扮演好一個讓蘇德兩國都恨之入骨的大反派就行。

當然,讓這個庫爾蘭自治邦加入波羅聯邦隻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在赫斯曼的計劃中,由庫爾蘭自治邦和愛沙尼亞組成聯盟國家纔是首選。而為了滿足《十四點和平條件》中給予波蘭入海口的要求,赫斯曼計劃將屬於庫爾蘭的利耶帕亞交給波蘭——這當然也是個預案,在波羅放棄對西普魯士省提出領土要求的情況下纔會實行。對於庫爾蘭自治邦的未來,赫斯曼已經準備了幾個應對的方案。

——

求收藏,求推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