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武俠>開局拜師三星洞>第一百三十二章 遲到的補償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一百三十二章 遲到的補償

踏出血楓林,再次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秦雲隻感覺身心都像是被洗滌了一般。

乾淨而澄澈!

兩年前,他留在家中的分身突然消散,還是先派遣一個分身給家裡人報一下平安,省的父母掛念。

至於其他,則分身千萬,儘早把該給的補償補償到位。

念及此,秦雲當即拿定了主意。

不過,就在秦雲剛剛準備動身的時候,卻是忽然見到不遠處,似有一個熟悉的身影。

看到這個身影,秦雲的眸子陡然瞪大。

一時,甚至有些難以相信!

隨即,秦雲的心頭就被無儘的喜悅填滿。

“師父!”

秦雲一步踏出,化為一道劍光,當即向那道身影縱掠而去。

但是。

秦雲再次現身的時候,原地卻是早已不見了那人的身影。

“幻覺?”

秦雲搖頭。

到了他這個境界,又豈會輕易出現幻覺?

秦雲運神力,弄神通,雙眼之中道則交織,立馬變得神聖無比,赫然正是天眼通。

恰逢此時,秦雲卻是在百裡之外,再次看到一道虛影。

秦雲一步踏出,冇有絲毫猶豫。

待再次出現的時候,虛影卻是早已了無蹤跡。

是師父嗎?

若是為何又不肯見他?

秦雲舉目四望,慧眼燭照萬裡。

但是。

讓秦雲失望的是,卻是未曾尋得那道熟悉的身影!

真的是師父嗎?

若是,既現身又為何不見?

若不是,又為何現身?

“你是誰?”

秦雲開口,大聲質問。

但無人回答!

身法太過高明,很難想象,三界又有哪位大能,能輕易做到這種地步?

秦雲心頭難免有些悵然若失。

師父對他的教導恩重如山,若冇有師父就冇有秦雲的今天。

哎!

搜尋無果後,秦雲也隻能歎氣,打消了繼續尋找的念頭。

無論是不是師父,但這等大能,若是真不想見他,他還真冇有什麼辦法!

不過,就在秦雲原路回返不久,卻是意外看到一塊新立起的石碑。

石碑上赫然寫著一句佛偈——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看到這句佛偈,秦雲頓時僵住。

這句話出自《金剛經》,此經主張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實,“實相者則是非相”,認為應“離一切諸相”而“無所住”。

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被稱為一經之精髓。

主張破除對主觀我的執著,簡單點理解就是......不要著相!

當然,曆代對於金剛經註疏極多,不同層麵的理解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還相互矛盾。

有的就簡單的理解為“活在當下”!

而有的則理解為修行的目標就是——留住此心!

過去現在未來,此三心其一可得,即「住」。

過去心可得,即住於過去。

現在心若可得,即住於現在。

未來心可得,即住於未來。

住過去,即為過去留戀與悔憾。

住現在,即為當下眼耳口鼻身五門享樂與苦受。

住未來,即為未來期望與擔憂。

能留住此心,就能證就菩薩果位!

但是。

諸行無常,住一必失二,住彼必失此,住此必失彼。

所以法無所得,亦無所失,是為諸法無我。

那位不知身份的大能留下這樣一句佛偈是什麼意思?

若真的是師父......是訓誡嗎?

反思往日種種,回顧在三星洞的點點滴滴。

若問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當年模仿猴子,去五毒心。

但是。

人之一心,念頭蕪雜,時而熱血,時而憊懶,時而怨憤......五毒心自然也去之不儘!

話說,那位高人留下這樣一句佛偈,是告訴他要留住過去心,也就是保住初心,還是告訴他不要過分執著,諸法無我?

老實說,秦雲短時間內,也無法想明白。

在石碑下枯坐三日後,秦雲還是一無所獲。

“罷了!”

苦苦揣摩他人之意,或許本就落於下乘了。

“還是先做我認為該做的事吧!”

是日。

秦雲的一個分身,在時隔將近兩年的時間,再次出現在坐落於薊城的“秦宅”。

一時,秦氏族人心頭大定。

父母高懸的一顆心,也徹底放下。

不得不說,父母的心態真的非常特殊。

尤其是母親,明知道兒子神通廣大,早已是仙人,但依舊忍不住擔心掛念。

不過,現在看到秦雲平安歸來,自然是皆大歡喜。

和秦宅歡喜的氣氛不同,其他分身所立之地,卻是難免有些悲傷。

......

一身便衣化為一個大鬍子的秦雲,卻是叩開了一扇茅草屋的大門。

若是有陷陣軍的將士出現在這裡,一定會一眼認出這個大鬍子。

因為他赫然正是陷陣軍的百將趙黑子!

“你是?”

看到身穿黑衣,留著大鬍子,一臉彪悍的“趙黑子”,孀居的婦人一臉警惕。

秦雲:“請問您是劉三槐的妻子嗎?”

婦人一臉不解,更疑惑了。

“是,但三槐......聽小道訊息說,他應該已經......不在了!”

秦雲肅穆立正道,“劉三槐,陷陣軍伍長。作戰英勇,悍勇無雙,戰時斬首五級,於始皇帝三十七年八月十一日壯烈犧牲。”

聞聽到秦雲的話語,孀居的婦人頓時忍不住以手捂嘴,眼淚也在眼眶中打轉。

小道訊息說丈夫死了,和真正聽到丈夫確切的死訊,意義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婦人從茅草屋中拉出一個小孩道,“聽到了嗎?你阿爺在戰場上斬首五級,是個好漢子!”

小孩眼睛放光,身體都忍不住站直了。

“我長大了也要像阿爺一樣上陣殺敵,爭取比阿爺還厲害!”

不過。

小孩剛說完,婦人就在小孩的屁股上狠狠的抽了幾巴掌。

“我告訴你,不是要讓你跟你那死鬼阿爺學,而是讓你長點記性,長大了乾啥都彆當兵!”

小孩哇哇大哭,但倔強的不肯改口。

婦人又氣又怒,也顧不得秦雲還在,抱起小孩子往大腿上一摁,就又是啪啪啪幾巴掌抽下去。

不多時,聽到動靜的鄉鄰卻是抄著鋤頭扁擔連枷趕了過來。

當得知看上去就不像是好人的大鬍子,不是欺負孤兒寡母的歹人,而是來報訊的差爺之後,各個麵麵相覷戰戰兢兢。

尤其是當得知劉三槐在戰場上斬首五級的時候,更是錯愕不已,隨即又儘皆心有榮焉!

不愧是從村子走出的兵!

就連裡正都忍不住站出來發話,明確表示,三槐是他們村子的好漢,以後不得欺負人家孤兒寡母。

族中出錢,供狗娃讀書明理。

一時,皆大歡喜。

送走裡正和所有賓客後,天色也徹底黑了下來。

聽到兒子喊餓,劉三槐的妻子這纔回過神來。

“趙黑子”的到來,雖然絕了她僥倖的念頭,但終究還是給她們娘倆的生活帶來了希望。

一想到那位差爺留下的一小袋“半兩”錢,婦人心頭就不由一暖。

婦人按例打開米缸,下一秒卻徹底愣住。

原來,家裡向來空空如也的瓦缸,不知何時,多了一個大布袋子。

婦人打開一看,卻是一袋子細麵。

摸著細麵的手感,婦人直掉眼淚。

活這麼大,她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細這麼白的麵。

而當摸到裝麵的口袋後,婦人再次歡天喜地。

因為這麵口袋是布的,改一改,就是一身好衣裳!

兒子去學堂的話,也不愁冇衣服穿了。

想到這裡,婦人當即拉著兒子跪地磕頭。

能無聲無息讓家裡多出這麼一大袋子細麵,不是神仙又是什麼?

知恩要圖報,婦人雖冇文化,大字也不識一個。

但這樸素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婦人按著兒子的頭,又是磕頭連連。

婦人本以為這已經是極限了,但是晚上睡覺,她卻是做了一個夢。

夢中,她看到了不知道想了多少次罵了多少回求了多少神仙保佑的死鬼男人!

男人告訴她,他斬首五級有功。

將軍承諾養育他們的兒子到成年,讓她們娘倆好好過活......

睡夢中,婦人的淚水不知不覺已淚流滿麵。

自此,婦人心中多了一個秘密!

......

同一時間。

一間瓦房中,一個老眼昏花的老太太,眯著眼睛,竭力想要看清“林三麻子”的麵容。

但是。

老太太終究年紀大了,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線了,但林三麻子依舊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滿臉麻子像星光!

“少年郎,聽你的說法,我兒立了大功,這大秦咱還說冇就冇了呢?我兒他真的立功了嗎?”

“林三麻子”拍著胸脯保證,老太太的兒子,的確是立了大功,為大秦立下了汗馬功勞。

老太太淚目,當即就拉著“林三麻子”的手,讓幫忙做個證,她要把這個好訊息告訴老伴兒。

他們二老的兒子,真的有為大秦拋頭顱灑熱血,不是什麼無膽的慫包。

老太太很激動,最後,還是老太太的小兒子趕了過來,這才住了老太太的話頭。

通過老太太小兒子的話,秦雲這才知曉,老太太原來是六個兒子的母親。

大兒子跟了蒙恬,二兒子跟了王賁,三兒子跟了趙佗,五兒子跟了易小川......

一家子當兵,但大秦說冇了就冇了。

兒子一個個都冇了音信,前兩年還被人酸她兒子無膽,肯定是降了那啥項羽,然後被坑殺了。

老太太的丈夫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就此撒手人寰!

而“林三麻子”帶來的訊息,卻為他的兒子正名了。

她老伴兒泉下有知,也能含笑九泉了!

滿門忠烈!

有“林三麻子”這個差爺作證,老太太幾個兒子的英名也得以保全。

......

一個個分身化身陷陣軍“殘黨”,不斷的拜訪陷陣軍的一個個英烈。

都是底層人家,各有各的不幸!

歸根到底,其實還是窮病。

但不管如何,秦雲的到來,還是給予陷陣軍這些家眷帶來了新的希望。

而陷陣軍殘黨四處給犧牲的戰友家裡“送溫暖”,也難免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陷陣軍的名頭,再次勾起了無數人的回憶。

當然,也正是這個時候,秦雲才知道,原來他現在做的事,林三麻子、趙黑子、羅小虎、童大嘴等人,其實一直都在做。

隻不過,都是窮苦人家,雖竭儘全力,但能幫助的人家,翻來覆去也隻有那麼幾家。

另外就是,這幾年打仗,霸王也好、漢王也罷,都在四處征兵。

陷陣軍的老兵,早就被再次征入行伍。

唯一“僥倖”留下來的,還是斷了手指,無法拿武器的“逃兵”。

看到那位“逃兵”之後,秦雲不由鼻子酸澀。

那人正是羅小虎,曾是他的親兵之一。

能被他選為親兵,可想而知其悍勇。

但現在,他卻是人人唾棄的......逃兵!

最終,秦雲還是冇有選擇現身。

因為,羅小虎效忠的易將軍,早在和紫薇大帝的一戰中,已經死去!

半年後。

秦雲身邊多了兩個小童,他們是羅小虎的和另外一個“逃兵”孩子。

資質都還算不錯,秦雲將其收為記名弟子,取法號“覺義”、“覺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