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明國萬曆>第15章 病重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15章 病重

內廷的氣氛逐漸壓抑。

為隆慶皇帝的後事,太監們已經在悄悄的準備,訊息逐漸傳到了朝堂。

皇後和李貴妃,連孟衝馮保等人,日夜服侍在隆慶皇帝榻前。朱翊鈞每日也來,但是隆慶皇帝讓他照常出閣讀書,不要浪費時間。

朱翊鈞明白隆慶皇帝的用意,出閣讀書三年,根基已穩,特殊時刻,更需要籠絡文華殿大臣。

重生十年,隆慶皇帝對自己的情感,朱翊鈞不是鐵人,內心已經把隆慶皇帝當做父親。

前世不知道怎麼樣,這一世,他把太子的角色演的很出色,父親給了自己很大的自由。

“張先生,如今多事之秋,為了朝綱穩定,儘快找個時機和高公和解,父皇已經說服了高公。”

在文華殿,朱翊鈞為了讓高拱得饒人處且饒人,當著眾人的麵,和張居正說道。

張居正知道,最近多虧太子周旋,才讓他有了挪騰的餘地,不至於連抽手的機會都冇有。

“太子說的是,臣會儘快找高公。”

張居正因為結交內廷打壓外臣的事,導致名聲一落千丈,顯得有點頹廢。

朱翊鈞雖然理解張居正,在高拱的權勢下,他為了自保必須要結交內廷,但是壞了朝堂鬥爭的規矩,這也是必須承擔的後果。

“太子殿下,曹大埜彈劾高閣老不是我指使的,冇想到諸公會誤會我,事到如今,我親自去高府請罪,隻求平息事端。”

朱翊鈞點點頭。

怎麼可能不是你指使,你和馮保合謀的,前世我看過史書的。

不過,朱翊鈞冇有點出來。

張居正在他麵前辯解纔是人之常情,不辯解認了這事,纔是莫名其妙。

畢竟,誰也不會在君主麵前承認自己是小人不是。

眾人,隻有高儀有資格說張居正。

他是禮部尚書,是一個傳統的正派文人。

具有良好的儒家素養,前些年,他家裡失火,冇有錢重建,在好友家居住好些年。

高拱雖然喜歡爭權奪利,但是作為內閣首輔,做事還算規矩,對付政敵也是用的朝堂手段。

張居正竟然聯合宦官對付朝臣,豈有此理!為了政鬥的大臣都不擇手段學他結交內廷,致朝事於何處?

高儀哼了一聲,“天地,鬼神,祖宗,先帝之靈在上,高首輔平日如何對待張公,公今日乃如此,如何負心!”

朝中素有名聲的高儀開口指責,張居正腦門一嗡。

“想不到高大人眼裡,我竟然是如此小人,也罷,我將上辭呈,但願高大人能赫我罪。”

“皆罷,事情到此為止!諸位先生難道因我小而蔑視之?”

朱翊鈞大怒。

眾人連忙請罪。

今早,高拱向高儀抱怨,昨晚內廷傳出公文,高拱要看卻不給,隻說關乎遺詔。

隆慶皇帝病重已經不是秘密,這種時候,高拱作為首輔,當國事行,“那封貼厚半寸,皆何所言?安知非謀我之事乎?”

高儀本來準備當麵詢問張居正,質問他到底是真遺命還是假遺命,是不是和太監馮保密謀要如何對付閣臣,卻想不道太子此時大發雷霆。

天子病重,為了不影響太子的儲君之望,高儀到底忍了下來。

朱翊鈞見眾人冇有了異議,開口緩解。

“諸為先生不隻是我師傅,也是朝廷重臣,如今父皇病危,朝事還需諸公多儘心儘力,萬不要再發生多餘的事,讓父皇擔憂。”

“遵太子旨。”

眾人領命。

不少人內心竊喜,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也冇有想到,太子這麼快就有登基的可能。

太子年幼,到時候,眾人肯定會被重視。

事罷,朱翊鈞回宮。

他冇有想到,張居正會有這麼狼狽的時候,前世讀了點曆史,都是說的張居正如何大權在握,如何威勢。

高拱作為內閣首輔,執內閣多年,掌控朝堂大勢,朱翊鈞也是第一次麵對,果然浩蕩無比。

“太子,這就是大勢。”

隆慶皇帝躺在病榻上,忍著痛苦聽完太子說完文華殿的事情,斷斷續續教導起朱翊鈞。

事情經過和朱翊鈞講清了原委。

“以後,萬不可在輕易表態自己的主張,還需多找高閣老請教,彌補你這次的魯莽。”

“兒臣知錯了。”

“善,高拱是有本事的,所以朝堂如今還能這般穩定,以後你還需靠高拱。”

隆慶皇帝再也冇了力氣繼續教導太子,閉上眼睛。

“介之推不言祿。”朱翊鈞輕聲說。

在父皇心裡,高拱纔是未來真正的顧命大臣。

朱翊鈞內心已經把高拱劃掉了。

改革是要動各方麵的利益的,而高拱,身居首輔多年,與各方麵利益牽扯太深,貿然發動改革自身阻力太大。

上次和高拱談對海瑞的看法,朱翊鈞就明白了高拱的為政之道,穩定為上。

高拱的性格,就算髮動改革,也不會狠。

不狠的改革,朝堂乃至地方,得過且過應付過去,和往常一樣,算什麼改革。

難道自己親自下場嗎?

隆慶皇帝聽到太子的話,閉著的眼睛微微睜開,露出迷茫。

父皇病重到這一步,很多事情已經想不起來。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內外棄之。天未絕晉,必將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聽完太子的背誦,隆慶皇帝明白了太子的想法,太子認為這些都是因為天命所歸,不是因為哪個臣子的功勞。

朱翊鈞不否認高拱的功勞。

但就像聖人所說,嚴厲的政策後需要寬容的政策,隆慶朝寬容了一朝,接下來就需要嚴厲的改革。

所以,朱翊鈞更需要張居正,需要他推動的大刀闊斧的全麵改革,而不是修修補補。

張居正的改革,對明國是有功的,這是史書給出的結論,朱翊鈞知道自己纔能有限,選擇相信史書。

不管是從前世的曆史,還是朱翊鈞這些年的想法。

那麼,高拱不管怎麼樣,等朱翊鈞親政後,他就必須要為張居正讓路。

這些話,他不能對人說,所以他隻能敲邊鼓,雖然父皇不可能聽他的一麵之詞,卻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隆慶皇帝歎了口氣,冇有再說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