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排名由三個部分組成,進出口貿易總額、交易所上市總司總價值、商船總噸位。
最後一項或許對內陸國家來說很不公平,但二十個研究對象裡隻有瑞士是純內陸國家。
即使是辮子,也是靠黑海的,不過辮子的商船船隊規模與噸位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現今世界進出口總額排名前五的是大明、法國、荷蘭、奧斯曼、新印加帝國。
新印加帝國能夠躋身TOP5的原因就是,船上運的都是硝石與精銅。
在這個時代,硝石可以直接換錢,精銅就是錢!
這也是波洛能夠大肆擴軍,併購買大量先進武器,還拿下了拉普拉塔總督區的根本原因。
家裡有礦的話,那麼麵臨的大部分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波洛也仿效大明帝國,在利馬成立了一家交易所。
不過讓人尷尬的是,交易所最初隻擁有兩家上市公司,一家是硝石公司,另一家是銅礦公司……
後來經過不斷拆分,以及加入了其他金屬公司,這才勉強湊齊了十家上市公司,起碼明麵上比之前好看一些。
在這方麵,荷蘭人是先行者。
東印度公司在失去了東印度群島之後,該公司冇有退市的原因就是努力拓展了在南亞次大陸的地盤。
其股價也在短暫下跌之後,開始逐步恢複過來。
南非公司、新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境遇都跟東印度公司相類似。
由於荷蘭的商船數量與噸位此前都是高居世界第一,所以在搭上了大明帝國這根線之後,貿易公司即使失去了一些海外地盤,也能賺得盆滿缽滿,進而穩定住股價。
在路易十四與柯爾貝攜手努力多年之後,荷蘭的商船數量與噸位仍舊可以與法國持平,進而瓜分歐洲市場。
比起法國公司與船主,荷蘭人從事海貿更久,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尤其是很多荷蘭人都會說不止一門外語。
一些丹麥人、瑞典人、德意誌人、南尼德蘭人(比利時人)、英國人、西班牙人,更願意為荷蘭貿易公司乾活,而非法國公司。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巴黎交易所緊隨其後。
前者數量雖多,但種類以貿易公司與金融公司為主。
後者數量遜於前者,可上市公司涵蓋貿易、農業、挖礦、冶煉、金融、製造、傳媒、地產、紡織、食品等等。
比較起來,由柯爾貝建立的巴黎交易所的發展前景更為寬廣。
法國的麵積與人口也比荷蘭更大更多,其交易所市值甩開荷蘭是早晚的事。
讓法國在商業上領先於荷蘭的真正方麵是進出口總額。
法國本土是具有強大生產能力的,荷蘭僅僅在造船、紡織、鮮花方麵有所建樹。
這就導致了法國在出口方麵遜於明帝國,但遠遠強於荷蘭。
單憑糧食出口一項,法國在這方麵的出口額就幾乎充抵了荷蘭的出口總額。
在海洋貿易興起的時代,荷蘭的造船大多都被本國的商人所采購,並不會用於大規模出口。
在有了織布機之後,荷蘭的紡織廠依托印度的棉花,也打算獲得歐洲市場的更大份額。
然而本國人口太少,使得勞動力嚴重不足,無法與法國相比,不得不引進大量的黑人。
同期法國紡織廠也在這麼乾,而且法國本土市場規模也不小。
有了本土市場做後盾,等於變相刺激法國紡織廠老闆持續做強做大,瘋狂擴張,從而讓法國紡織品在歐洲市場上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大明的紡織品運抵歐洲的全都是絲、緞、綢之類的高階貨,利潤自然是非常之高的,幾乎控製了七成以上的高階市場份額。
在茶葉與瓷器方麵也是如此,不過在路易十四與威廉三世的號召下,法荷兩國帶頭開始用咖啡替代茶葉作為主流飲品。
瓷器則是早已開啟了大規模仿製的進程,現在歐洲中高階市場上也有了法國本土公司生產的瓷器了。
在歐洲之外,特彆是與大明帝國友好的國家,他們基本不認法國瓷器,認為那是質量粗劣等仿製品,價格低也不會買。
路易十四對此倒是無所謂,先讓法國瓷器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然後再一步步將明帝國的瓷器擠出這個市場,就算是大獲成功了。
法國在工業品出口方麵很有心得,尤其是最些年在中歐地區發生的混戰,讓法國武器商們大賺了一筆。
連舊槍都被利奧波德以及一堆侯爵們搶著買,更彆說剛出廠的新槍了。
中歐混戰期間,法國的新舊槍支總計出口了大約近百萬支,火炮超過一萬門。
當然,這個項目算在軍事領域,不作為商業方麵的參照。
雜誌裡最引人入勝的就是軍事排行,包括軍費、兵力、重武器三方麵,武器出口作為輔助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去年大明帝國的軍費達到了一億五千五百萬銀幣左右,高居世界第一,占歲入的一半,但不會加重財務負擔。
根本原因就是建造鐵甲艦以及追加的數量占用了很多軍費,而艦齡比較久的鐵甲艦在新艦下水之後,就可以外銷套現了。
這是大明媒體首次披露軍事方麵的細則,故而非常引人注目。
軍費包括采購武器裝備與日常保養維護、官兵薪水與撫卹金及專業費用、基礎設施建設、後勤補給等四個方麵。
采購武器方麵就介紹了在建的鐵甲艦類型與數量,包括八艘俾斯麥、八艘定遠、三十八艘吉野、六艘來遠、八艘致遠、三艘定遠補給艦、三艘定遠醫療艦,以及一艘新型鐵甲艦。
冇說新型鐵甲艦的類型,但標明瞭是萬噸級。
外界憑此猜測是大明最新研製的六級鐵甲艦,噸位可能達到一萬三千至一萬五千噸。
這還僅僅是截至到去年的時候,今年開始又追加了八艘俾斯麥與八艘定遠。
都算上的話,能把那些潛在競爭對手活活嚇傻!
俾斯麥型航母試驗艦並未出現在清單上,這種戰艦即使存在,海軍也不會予以承認。
接下來就有意思了,出現了一個長條形的表格,裡麵註明了鐵甲艦的類型,且不含鄭氏艦隊的數量。
五級鐵甲艦,大明有三艘,法國有一艘,其他國家都是零。
四級鐵甲艦,大明有七艘,法國、荷蘭、印加、倭國、奧斯曼各一艘。
三級鐵甲艦,大明有二十八艘,荷蘭有十一艘,法國、瑞典、印加、奧斯曼各一艘。
二級鐵甲艦,大明有三十八艘,法國有二十八艘,印加有四艘,其他國家都是零。
一級鐵甲艦,大明有三十一艘,荷蘭有四十六艘,法國有二十艘,瑞典與印加均有八艘,奧斯曼與威尼斯均有六艘,泡菜、倭國、暹羅、波斯各有一艘。
下麵還介紹了各國的訂購數量,不過那時遠期的,讀者們可以等待後續雜誌的介紹。
看到這一塊內容,很多讀者又對朝廷冇有多造最厲害的五級鐵甲艦所有不滿了。
因為在建的五級鐵甲艦有八艘之多,這纔算是安撫住了這群讀者裡的忠良們。
隻要是坐火車跑到天津港看過鐵甲艦崢嶸之人,就會認為這錢花得超值。
哪怕不打仗,僅僅讓巨型鐵甲艦停泊在港口,被外商們看見,也能揚我大明國威!
由於追加建造的八艘俾斯麥、八艘定遠、八十艘吉野的緣故,大明海軍的爆發期大約得在二十年之後。
在昊菁皇帝看來,現在的優勢僅僅算是微弱領先,還達不到自己當初的預期,好在可以用鐵甲艦來紮金花……
陸戰隊方麵,大明有十個陸戰旅,兵力達到五萬人,規模算是世界第一。
此前多年被昊菁皇帝帶著練級,變得擅長登陸作戰的倭軍反而有幸成為了世界第二。
法國、荷蘭緊隨其後,其他國家也就是擺擺樣子了,並不重視登陸作戰。
鐵甲艦總噸位排名,大明高居第一,荷蘭由於三級鐵甲艦眾多,反而領先擁有一艘五級鐵甲艦的法國,新印加帝國大有後來居上的勢頭。
差距最大的則是空軍裝備方麵,很多國家都仿效大明,組建了自己的空軍,不過隻有飛艇,冇有飛機。
若不是這次元首們齊聚一堂,恐怕彆說自己空軍裝備飛機,就算是親眼看到飛機升空都是奢望了。
大明空軍已經擁有了近五百架飛機,其他國家都停留在十位數而已。
昊菁皇帝已經收到了總計近千架的訂單,也會讓工廠儘快完成訂單,悉數交付客戶。
等客戶們的飛行員將這些飛機或打或甩光了,那就可以再向自己下訂單了……
相比之下,大明陸軍與陸戰隊就闊綽許多了。
擁有蒸汽坦克近八千輛,而且都是第二代型號。
五千輛初代都被處理乾淨了,要麼以友情價賣給盟友,要麼被拆解或者解除武器當作拖拉機發放給農戶使用。
計劃在五年之內,逐步淘汰目前的型號,然後換裝更新的第三代蒸汽坦克。
第三代蒸汽坦克裝有一門六十五毫米後膛炮,這是最大的亮點。
射程超過一千米,射速達到每分鐘十發左右,完全可以滿足作戰需要了。
此前科學院的大佬們覺得此炮的炮閂的氣密性不好,希望推遲批量投產時間,等改進之後再說。
坦克兵在使用過之後,卻認為這玩意裝填彈藥比佛郎機還容易,還不需要裝填子銃,態度與科學院截然相反。
昊菁皇帝認為射程達到一千米已經可以了,太遠也無法保證炮擊的精度,能湊活用就行了。
該型坦克的輔助武器就是一挺依舊使用二十發彈板的輕機槍,好在發動機變得更加可靠了。
除了坦克之外,陸軍還裝備了兩千餘門前膛式銅炮以及兩百門後膛重炮。
在新式小口徑後膛炮可以批量列裝之後,陸軍就打算將前膛炮逐步淘汰了。
隻是還得跟自己的第三代蒸汽坦克爭奪有限的經費,還要給步兵排配備機槍。
第三代蒸汽坦克與小口徑後膛炮的內容都冇出現在雜誌上,不過那七千多輛第二代蒸汽坦克與上千門銅炮就足夠嚇人的了。
大明陸軍擁有一百一十萬人,目前已經壓縮到極限了。
海軍有十七萬,空軍有三萬,這算是非常畸形的軍種兵力態勢了。
按照大明人口計算,平均一百多人來養一個士兵,應該比較科學合理了。
大明總兵力一百三十萬,東虜辮子軍規模約有九十萬左右。
神聖羅馬帝國為八十五萬,倭軍為七十一萬。
奧斯曼軍隊為六十二萬,法軍則為五十七萬。
西班牙估計有近二十萬,英軍規模也在十萬以上。
英國與西班牙在北美苟延殘喘,其兵力的確不少。
但重武器就完全不能與大明、法國,乃至奧斯曼軍隊相提並論了。
蒸汽坦克與速射型重炮纔是戰場上的主導者,烏合之眾再多也很難取得勝利。
裝備了蒸汽坦克與機槍的奧軍,就是可以在中歐戰場上力克波軍的翼騎兵。
隨著機槍的普及,以後騎兵這個主動送死的兵種將逐漸被邊緣化。
某些與大明帝國敵對的國家或武裝,也就無法通過正規渠道獲得先進武器了。
從其他渠道倒是可以獲得一些,但數量上肯定比不了與和大明友好的國家。
這些國家與武裝的最終命運,也就是走向滅亡,被大明或者大明的盟友從地圖上抹掉!
大明帝國在軍費開支上超過身後九位之和,在重武器方麵更是一及絕塵。
官兵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而且昊菁皇帝還保留了一支規模在十萬人的鐵路兵,以及上百萬的預備役部隊。
很遺憾,那位酷愛香水、長髮、絲襪、高跟鞋、緊身衣的女裝大佬歐皇,冇有等到這本雜誌出版的時候……
不過好在法國的總排名第二,讓蒂雷納等留在北都的元帥們不至於在看過之後略顯尷尬。
荷蘭仍舊是第三,然而分數與奧斯曼和新印加帝國的差距非常之小。
世界第三、四、五位的排名都在毫厘之間,無非是各有優缺點罷了。
TOP20裡麵墊底的是失去了波羅的海製海權的丹麥,倒數第二是安南,緊鄰的是瑞士。
好在過不了多久,西班牙與英國連上榜的資格都會失去……
像瑞典、倭國、泡菜、波斯、暹羅等中遊國家,冇有外界壓力,活得反而很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