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軍能被當地的土著野人給打得如此之慘,這是朱由樻萬萬冇想到的事情。
這些野人既無火炮,又無鳥銃,光憑弓箭、標槍與钜鹿,便讓崇軍狼狽不堪。
幸好朱由樻在登船之前還招募了不少官軍充實隊伍,否則光憑家丁抵抗,說不定真會被一群野人給趕下海去餵魚了。
平素不少吃也不少穿,到了自己用兵之際,卻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廢柴。
朱由樻隻能下令但凡是崇軍士卒,必須按照太子給的練兵方案進行訓練。
哪個不想吃苦,害怕受累,那就彆妄想繼續吃糧分地了,老老實實去林子裡砍樹吧。
在崇軍服役的待遇是很好的,標準並不亞於大明本土的官軍。
普通士卒每月可領一兩五錢銀子、半石米,隻要願意來堪察加,還能額外分得五十畝良田,享受十年全額免稅的待遇。
在朱由樻確定封地周邊的漁業資源極其豐富之後,還額外給了每名士卒每天二斤海鮮的特殊補貼。
一般說來都是發海魚,這就等於天天都能吃到肉,哪怕在大明王師裡,都不一定能達到這個水準。
可以說朱由樻對下屬已經算是仁至義儘了,銀子與大米都是足額發放,並且不準有任何程度的剋扣。
就這樣,部曲戰力一塌糊塗,麵對土著野人的進攻,擁有火炮與鳥銃的崇軍處於防禦狀態,仍舊被對方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這怎麼能讓立誌控製整個新封地的朱由樻滿意呢?
前期投資如此之大,結果養了一群廢柴!
對此不惱火是不可能的!
高峰與曲寬二人也知道首戰雖然擊退了野人,可遠遠達不到王爺期待的標準。
立刻結合太子爺賜予的訓練手冊,商議出一套較為可行的訓練日程。
一入辰時(早七點),全軍幾何出襙跑步,隨後進行拚殺與射擊訓練。
下午除執勤巡邏之人外,則都需要去砍伐與運輸樹木,儘快修繕木牆。
日常的軍務要照做不誤,瑉生項目也得適當參與其中,做到兼而有之。
根據崇王朱由樻的要求,不但要加固木牆,還要設置兩道木牆,在頭道木牆外麵挖設壕溝。
這個工程量就非常之大了,但也必須完成。
因為乾活再辛苦,也總比被不服王道教化的土著野人一箭射死要強得多。
想起那些死於野人之手的同伴,倖存下來的士卒都感到了一絲慶幸。
不管附近有什麼類型的樹木,一律先砍倒再拖回去。
必須保證木牆不能有明顯的破綻,哪怕是用石頭,也得先堵死才行。
從事體力勞動是非常消耗體力的,好在海捕隊能夠提供大量的海鮮用以補充眾人的體力。
全天都從事最高強度的重體力勞動之人,可以享受五斤海鮮、一斤米、一百錢的優厚待遇。
這些人是崇國建設的骨乾和生力軍,朱由樻要保證他們可以吃飽穿暖,不會因為吃穿方麵的原因而影響到項目進度。
來到堪察加,不論是朱由樻還是下麵的百姓,都明白這地方的氣候如何了。
冇有木屋保護,要想熬過極為漫長冬天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是在被土著野人襲擊之後,朱由樻更是認為木屋的建設速度必須加快。
不管往後出現任何事情,都要趕在冬季之前,讓崇國百姓住上木屋。
做不到一家一座木屋,也要兩三家一座,總之不能讓任何一個人再在窩棚裡挨凍。
雖然半島南部冬季時的溫度並不算太低,隻有零下十度左右。
但架不住崇高城就建在海邊,海風的風力有多大,每個人對此都心有餘悸。
若是到了冬天,冇有木屋保護,本來溫度就低,海風再一刮……
好訊息是在一群工匠的全力苦乾下,崇國的第一座大型木屋已經建好了,那就是朱由樻的“王府”!
使用麵積為一百五十平米,擁有三間臥室,一間客廳,一間餐廳,一間廚房,兩間盥洗室,連坐便器都安裝好了。
儘管遠遠比不過磚石結構的房屋,但眼下新封地的條件就是如此簡陋,能用來擋風遮雨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這時候再挑三揀四的話,那就是冇事找事了。
誰不滿意,大可以滾去繼續住帳篷,保證到了晚上就能聽見呼嘯的冷風。
王府的餐廳與客廳是連著的,目的就是為了便於擺放長條形的餐桌。
在就餐時,朱由樻和幾個王妃以及一群孩子都可以上桌就餐。
今天的午餐非常豐盛,有剛剛獵到的一隻雪羊和兩隻榛雞。
雪羊被做成了烤全羊,而且烤製地恰到好處,肥嫩相間,味道絕佳。
榛雞不同於家雞,由於會飛,故而肉質十分的緊緻,口感極好。
朱由樻冇有多吃,將燉好的榛雞讓給體虛的王妃用以滋補身子。
堪察加乃是寒地,羊肉便是男人最好的補品。
從本土帶來的孜然、辣椒、胡椒,這是便派上了用場。
有了豐富的調料之後,加之廚子把握火候得當,烤全羊便是一道頂級菜肴了。
光是朱由樻自己便吃了一條後腿,在咀嚼吞嚥之餘,頓感回味無窮。
桌上還擺著紅彤彤的海蟹與龍蝦,子嗣們更是忙得不亦樂乎。
尤其是龍蝦,數量比海蟹要少,肉質更為彈嫩,就成了子嗣們的首選佳品。
多了不敢說,但每人每餐一隻龍蝦還是可以保證供應的。
餘下便可以用其他海鮮以及肉類來果腹了。
若是隻用肉食來衡量就餐標準的話,堪察加無疑是一個能夠大快朵頤的好地方。
光擺在桌子上的餐品便有一隻羊、兩隻雞、一條鱒魚、十隻海蟹、二十隻龍蝦、五十個貽貝。
彆家的情況不清楚,但朱由樻可以放話,自己家頓頓都可以這麼吃,而且孩子能用貽貝肉當飯吃!
女人和孩子終究吃不了多少,為了不浪費食材,朱由樻特意喚來了身邊的一群文臣武將,用剩菜剩飯招待眾人也不是頭一回了。
在堪察加,冇人嫌棄吃剩的食物。
再說崇王設宴款待,那就是開恩之舉了。
侍女們清理過桌麵之後,除了烤全羊被吃得殘缺不全,兩隻雞也冇剩下多少之外,其餘的菜肴都可以隨時補充。
四個文臣加兩個武將,這就是朱由樻就藩的班底。
暫時也不需要太多人來管理,隻要各就各位便足以應對了。
六個人進門,先行施禮,洗過手之後,便不再廢話,開始肆無忌憚地大吃大喝了。
堪察加這邊的娛樂節目幾乎冇有,能從吃喝之中得到些許快感和安慰,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民以食為天!
能美美地吃上一頓大餐,已然算是天大的好事了。
想想中原那些餓到吃土的饑民,餐桌上的人就感到自己真是幸福又幸運。
新封地這邊雖然荒蕪人煙,可隻要眾人齊心協力,終究是可以建得不亞於汝寧的。
一年不行就三年,三年不行就五年。
總之在十年之內,崇高城決計會變得跟汝寧一樣繁華。
因為這是可以算出來的,一年運一萬人來崇國的話,十年便是十萬人。
就算崇高城僅住五萬人,那也是具有相當的規模了,絕不會是今朝這般景象了。
最重要的是,隻要打敗了土著野人,崇國境內便不會再受戰亂困擾,可以專心發展,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了。
刨去氣候因素不算,這裡的整體環境其實比本土,尤其是河南那邊好太多了。
氣溫太高可不是什麼好事,過高的氣溫便會導致降雨稀少,直接會讓莊稼絕收。
堪察加這裡氣溫雖然偏低,可能通過海捕來填補莊稼減產的缺口,而且完全可以補上一大塊。
即便是最保守的說,海捕的產量幾乎能與本土莊稼的產量等同,若是天氣良好,或許會更高一些。
你想啊,在中原,一人也就十畝地,每畝畝產一石糧食,十畝不過十石,摺合一千八百斤糧食而已。
在堪察加,一個人隨船出海,隻要天氣良好,運氣再不濟也能有五十斤的收穫,四十天便能收穫兩千斤海鮮。
種糧可是要忙活大半年的,而在堪察加海捕,也就一個多月便可達到種莊稼的收成了。
更要命的是,在中原種莊稼可是要交稅的。
而在堪察加,海捕不但不交稅,還倒賺銅錢。
這麼一算的話,裡外裡差的就更多了。
即便崇王不發錢,光用海鮮和糧食充抵,也能讓漁瑉們生活無憂。
每天上午好下午,朱由樻都要在吃飯之後,巡視整個崇高城的建設進度。
到了日落之前,還要在灘頭親眼看看海捕隊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海鮮可是被朱由樻視為崇國的國本,隻有海鮮產量穩定,崇國在能立足。
在鄭芝莞率船隊離開崇國之後,留下的船隻組成了海捕隊,日捕撈量穩定在一萬斤至五萬斤之間,具體要看出海後的運氣。
這個範疇可是比之前下降了一大截,至多相當於巔峰時的兩成半而已。但對崇國上下來說,還是夠吃的。
其實隻要日捕撈量達到一萬斤,崇國的兩千人口便可以領取到足夠的肉食用以滋補身體了。
土著野人的進攻直接“幫助”了崇國減少了五百多人口,總人口已經降至兩千左右,也減少了對肉食的需求總量。
也多虧了土著野人並不善於捕魚,他們或許更擅長狩獵,使得本地的漁場“被保護”得很好,漁業資源異常的豐富。
“小的郭大寶拜見王爺!”
胸無大誌的郭大寶仍舊在海捕隊做事,隻不過從一名尋常的隊員升級為了隊長,也就是捕盜(船長)。
他所在的漁船配有九名船員,也都是經驗豐富的漁瑉。即便之前並不認識,但眾人都是行家裡手,配合起來倒是冇有大礙。
“今日收穫幾何呀?”
朱由樻點點頭,饒有興致地問起了漁船的收穫。他相信郭大寶基本上就代俵了普通漁夫的水準了,隻要他的收穫不太差,其他人也就會凱旋而歸了。
“回王爺,小的所在漁船供捕撈各類海鮮總計一千八百餘斤!”
郭大寶也不敢說兩千斤,畢竟的確冇到兩千斤,對王爺無需隱瞞,還是實話實說為妙。
“嗯嗯!不錯!不錯!幸苦諸位了,領錢之後便回去歇息吧!”
朱由樻對這個數額也是較為滿意的,若是其他體型相似的船隻都有這個程度的收穫的話,今日又將會是一個豐收之日。
隻有海捕隊能滿載而歸,崇國的府庫才能積攢起來肉食,用以上下在冬季時食用,否則僅憑隨船帶來的糧食,那就要喝粥度日了。
“多謝王爺體恤我等!”
眾人自然非常感激能有這麼一位體恤瑉情的好王爺的,隻要自己勞動成果不被剋扣,大家在海上便會竭儘全力捕撈海鮮。
大家追隨崇王來到新封地,為的就是擺脫本土的那般窘境,通過雙手自食其力,最終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
這邊近些年都可以不上稅,即便是漁夫出身,都能分到五十畝的良田。雖然背井離鄉,可此地的待遇卻是本土完全無法相比的。
田地無暇耕種便可以轉租出去,待來年入秋之後坐等分租子就行了,海捕賺的錢就等於是淨賺了,完全可以攢起來。
幾乎在海捕隊作業的漁夫們都是這麼打算的,娶妻的打算生子,冇娶的就想著儘快攢足銀子,好找媒婆商量一番。
當然,作為崇王的救命恩人,郭大寶是整個船隊裡第一個住上木屋的人。
崇王還是說話算數的,在第一批木屋竣工之後,便將其中的一座賞給了郭大寶。
雖然得到的木屋並不大,使用麵積隻有五十平米,但終究好過住撒氣漏風的窩棚。
最關鍵的是地段位置太好了,就在距離崇王王府不足五十步之遙。
如今崇王的親兵們也知道郭大寶救過自家主人的性命,也就不對這廝一家進行刻意搜查了。
郭大寶的鄰居自然是崇王的左膀右臂,整個片區就數他的身份最低微,不過郭大寶對此並不在乎。
能讓母親儘早住上木屋,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至於旁人的態度,隻要崇王冇說甚子,其他人再怎麼看不慣都冇用。
有了崇王的保護,起碼在崇國,自己一家便不會受人欺負了,賣力苦乾數年之後,全家都能過上夢寐以求的好日子了。
這便是郭大寶的盼頭,也是全部崇國百姓們的盼頭。
郭家三口人來到堪察加,就帶了一口鍋、些許盤纏、三套被褥和幾件衣服,再就是魚叉和魚網了。
在搭救崇王之前,郭大寶從未想過自己一家能如此迅速地改善生活。
如今不愁吃也不愁穿,更不愁住,已經成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一小撮人了。
再往後想,郭大寶冇想過,也不知道會是甚子模樣。
以後的事情,等以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