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揮手屏退周圍所有的宮女太監,直身坐在案幾後的椅子上,望向立於下首位置的楊嗣昌道:“楊卿,見過盧象升了?”
楊嗣昌點了點頭,俯首回道:“陛下,盧九台雖然冇有明說,但他言語之間流露出強烈的戰意。以屬下看來,想要說服他,會很難。”
崇禎眉頭皺了一下,臉色稍顯難看道:“他打算如何做?”
“他認為在京畿附近的滿虜不過兩萬,而他此次所率的勤王大軍則有近五萬之眾。我方兵力占優,而又占據人和、地利等各種有利因素。他意圖在京郊與滿虜決戰,以圖全殲這支滿虜大軍。”
崇禎不自然的挪動了一下身子,對於是戰是和,他一直心存疑慮。盧象升這個人,他是瞭解的。性情忠直,有統領大軍之才,而又瞭解基層的各項事務,昔日的建言獻策都有不少可取之處。尤為難得是,他在朝廷之內從不結黨。唯一有點缺憾的是,他性格太直,一旦決定的事情,便絕難改變。聽楊嗣昌如此之說,崇禎倒生出一絲另樣的情緒。不久之前與楊嗣昌定下的主和方案,此刻在心中卻搖擺了起來。
“盧象升忠君愛國之心,朕甚為感動。雖然朕屬意與滿虜議和,但如若一味避戰,必使滿虜氣焰更為囂張,對於將來的議和亦並非好事。朕意欲和滿虜大戰一番,讓之知道非我大明不能戰,以免將來滿虜橫生要挾。卿以為如何?”
楊嗣昌啞然失笑,心中不禁惱怒起盧象升。本來崇禎已經答應與滿虜議和,以謀求時間平定天下流賊。經他這麼一鬨,直接影響到了崇禎的決定。一旦他同意了盧象升的決議,那麼自己之前下的那些功夫不就白費了嗎?他雙手疊起,向崇禎皇帝躬身拜道:“陛下,為臣以為萬萬不可。”
看崇禎表情疑惑,楊嗣昌繼續說道:“朝廷大軍欠餉多年,軍紀敗壞,就是盧九台所能依仗的關寧鐵騎,也是數月之間,冇見一粒軍餉。盧九台有報國之心,臨戰往往身先士卒,如若我大明將士人人如他,何愁滿虜不破?但現在的情況是,將無死國之誌,兵無求戰之心。這種狀況,豈是他帶頭向前,以己鼓舞士氣就可彌補的差距?況且,京畿要地,作此孤注一擲,一旦敗亡,後果將不堪設想。盧九台為我大明督師,但他知彼卻而不知己,求虛名而不顧國家安危大計。為臣實以為不可取。”
崇禎臉色難看了幾分,向楊嗣昌道:“那卿的意見是?”
“陛下,從古至今,從未有國內內亂不止而能對外取勝者也!欲要攘外,必先安內。滿虜多次入塞,騷擾京郊,所圖不過錢財、人口,讓我大明外患不止,無從安定。如若能夠議和成功,以重利讓其稍延進攻。拖延時日,我們便可以一鼓作氣徹底剿滅關中之賊。接著整軍經武,對滿虜大加撻伐,以雪舊日之恥,永絕邊塞之患。等到那日,何人會覺得今日之讓步有損我大明國威?今日,即使真如盧九台所言,一舉而勝,大局也不會因此而絲毫改變。但一旦失敗,影響的可是我大明今後的國策,望陛下慎之。”
崇禎沉默了一會,道:“卿之所言,朕亦深以為然。但盧象升為我大明督師,掌管天下軍馬,在朝內威信甚高。如若他堅持主戰,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楊嗣昌道:“陛下,盧九台忠君之心,天下儘知,這個時候也僅有陛下您可以稍稍勸動他一點。您明日可以先不召見他,而派一內侍前往拜會於他。間接告知他您最終的決定,給他一點思考的時間。如果他最終聽出了陛下的話外之音,應該就會重新思量自己的立場。隻要能說服他支援議和,朝廷內的那些主戰大臣便冇了主心骨。我們將來所要麵臨的阻力就算有,也會很小。”
崇禎帝臉色猶豫道:“盧象升的性格,朕豈能不知?單單幾句話語,怎能說服他完全改變想法?”
楊嗣昌笑了笑道:“是很困難,但在為臣看來,卻值得一試。”
崇禎冇有說話,揮手示意楊嗣昌繼續說。
“陛下,臣入閣已有年餘,但卻擔著兵部上書一職。請陛下撤下為臣的兵部尚書一職,改由盧九台擔任。”
崇禎帝變色道:“楊卿,你這是……”
楊嗣昌躬身拜道:“陛下,盧九台知人善用,為國之大器。為臣以為由其擔任兵部尚書,肯定能比為臣做的更好。此時,與滿虜議和為大明第一要任,但兵事之穩卻是議和的前提。屬下一旦提出議和,必然成為某些大臣眼中的賣國之賊,實在不宜再擔任此職。陛下明日派內侍前往之時,便可下旨將此事告於盧九台,這樣便可完全收攏其心。而將兵事委托於他,也是顯示陛下冇有忘記此刻的國仇大恨,以後必會用他來平定滿虜,已減弱他心中的牴觸。為我大明計,隻能如此做。”
崇禎臉色感動,道:“卿的良苦用心,朕知道了。隻是,這樣就太委屈你了。”
楊嗣昌俯身拜道:“為臣的一切都是陛下所給,何談委屈?為了皇上的中興大明之誌,屬下至死方停。”
楊嗣昌出身官宦世家,政治對於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他為人聰明,做事乾練。對崇禎皇帝的性情十分瞭解,知道隻要自己按照他的思路行事,就可確保無憂。他此刻主動讓出兵部尚書一職,一方麵是因為盧象升為崇禎信任的大將,而他也確實需要爭取將盧象升拉到自己這邊支援議和;另一方麵,卻是他的一點私心,他不願擔下滿虜肆虐京畿的責任。
此次,滿虜出兵四萬,一旦不戰,對於京畿地區的百姓來說,必然是一種災難。自己名聲在朝廷之內雖然已經完全臭了,不在意再擔上這一條。但看著盧象升那種既身處高位,又潔身自好的樣子,心中始終不是滋味。如果此次能拉他下場,也不失一件美事。
崇禎卻不會想這麼多,他隻會認為楊嗣昌高風亮節,主動讓賢。但他心中仍存有一些疑惑,道:“楊卿,如果這點還打不動盧象升,那麼我們接下來又該怎麼做?”
楊嗣昌笑道:“那陛下,我們就隻能逐步逼他讓出兵權,讓他冇法再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