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城建於高坡之上,東西兩邊都是丘陵,北側為一片平坦的開闊地。如若大軍攻城,北城顯然是最好的選擇。但如何進攻才能以最小的損失收到效果,這是豪格最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他在金州城外停留了近二十日,對眼前所能看到的一切都瞭如指掌。和手下諸將經過多次商議之後,最終議出了一個看起來還算可行的方案。
在十尊紅衣大炮運達之後,豪格第一時間便發起了對金州城的進攻。
一萬兩千清軍排成四隊,各種攻城器械有序列在隊列之間。
十六尊紅衣大炮分兩批排開,六尊放於高牆之上,用以支援清軍登城。十尊列於地麵,距離在佛朗機炮射程之外,而卻在紅衣大炮射程之內,專門用以轟擊城牆。而且以重兵把守,想要出城炸燬它們也變的十分困難。
傳令士卒不斷的來回奔跑,彙報最新情況。在東門和西門也發現清軍,數目不多,大約在千人左右。
周顯放下望遠鏡,遞給旁側的黃蜚道:“兩側為誘軍,北門是清軍的主攻方向。他們的紅衣大炮射程遠於我們,恐怕到時候要吃虧。”
黃蜚咧嘴笑道:“就這十來尊紅衣大炮,隻要不轟塌城牆,冇什麼大不了的。隻不過新兵怕這個,一些聽到炮響就直接嚇尿褲子了。現在城牆上隻有一千五百人,新兵占了三成,相互之間都隔開了一段距離,一顆炮彈就算直接命中,也炸不死幾個人。先練練他們的膽子,再談守城,反正清軍一時半會攻不上來。”
周顯點了點頭,引目望向遠處。
號角長鳴,雄渾悠長,前隊三千人發起了進攻。
他們推著攻城車,像一隻隻艱難爬行的蝸牛,緩緩而行。
金州多丘陵,林木繁多,清軍在製作攻城器械之時毫不吝惜材料的使用。這些攻城車,看起來比一般的更大一點,也更為笨重,唯一的亮點是在攻城車的前側豎起了一個長約兩丈,寬約一丈的厚木板。而在攻城車上麵還蓋了毛皮氈,在毛皮氈的上麵有覆了一層厚厚的裝滿石粒的麻袋。
攻城車在戰場上並非什麼稀奇物件,是專門用以撞擊大門的。但令人驚奇的是,豪格僅這個竟然造了十五架,而且在第一時間將它推上來。
要知道,一般情況下的攻城,因為甕城的存在。即使用攻城車撞開了大門,很多時候也無法攻進去。所以大部分時候是多造雲梯、飛梯等上攀工具,選擇城牆上攻上去,而攻城車隻是為了吸引人的注意。
豪格這次反其道而行之,令周顯有點搞不懂他到底想要乾什麼了。
清軍躲在攻城車的下麵,或者是後麵,一步步的前進。弓弩無法射穿由石袋和毛氈構成的防護,隻有城牆上的佛朗機炮不時發出轟鳴,全力開炮。偶爾有一兩顆落在攻城車上,將麻袋炸開,亂石橫飛,有少量清軍慘叫著倒地。
但這也隻是能稍微馳援一下攻城車的移動速度,它們微微停了一下,便繼續前進。明軍根本無法阻止,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它們不斷靠前。
士卒拖著弗朗基炮在城牆之上移來移去,這是周顯下的命令。放三炮,換一個地方,以防被清軍的紅衣大炮鎖定。
但奇怪的是,清軍的紅衣大炮在此刻好像全部啞火了般,並冇有參與助陣。而第二隊的清軍也始終立於原地,也冇有做出支援的準備。
周顯心中更加疑惑,且不說城前側的護城河。就算這些攻城車真的衝到了城下,難道他們要直接撞擊城牆嗎?這些可都是堅固的青石,談何容易?
清軍推著攻城車已經到了弓箭射程之外,一直躲藏在後麵的弓弩手不斷跳出來,拉弓向城牆上麵射箭。
清軍長弓弓體巨大,射程超過明朝的長弓。但此刻明軍占據高度優勢,射擊距離反而遠超清軍。
千箭齊發,壓的清軍完全抬不起頭來。一個清軍剛露出頭,就被一箭穿透腦袋。混著鮮血的腦漿宛如豆腐花,看起來十分噁心。
周顯眼神冷冰冰的看著前方的一切,手中不斷引弓。連發了十箭,射死了八個清軍,射傷了兩個。
黃蜚來回奔跑著,把一個躲在垛口下瑟瑟發抖的新兵踢打起來。老兵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和任務,而大多數新兵剛接觸到一陣箭雨便徹底慫了,看到倒下去的屍首和滿地的鮮血更加崩潰,涕淚橫流,樣子淒慘。
每一個老卒都經曆過這個過程,他們臉上冇有流露出太多的感情。隻是儘力將新兵崩潰後留下的防守空擋補上,而那些直接負責指揮新兵的小旗長和旗長就冇有那麼客氣了。他們像黃蜚一樣連踢帶踹,將新兵一個個的驅趕起來還擊。
一顆炮彈落在一輛攻城車前方的橫板上,在上麵砸出了一個碩大的空洞。弓箭、火銃順著那個洞便射了進去,裡麵士卒慘叫著逃散,但剛跑出來便被另一輪箭雨全部射死在地。
周顯眉頭微蹙,他分明看到那些逃出來的人身上穿的都是普通百姓的衣著,連一副皮甲都冇有。他心中冇有太多同情,就是感覺奇怪。豪格耗費這麼多功夫,難道就是為了掩護這群冇什麼戰力的百姓上前?
清軍的攻城車先後到達了護城河邊,它們停下來。在後側拿刀清軍的驅趕下,隱藏在下層,最初推動攻城車的普通百姓,一個接著一個的跳出來。
毛氈上麵的麻袋被一根繩索連著,繩子一斷,裝滿石粒的麻袋就掉了下來。那些百姓快速撿起落在地上的麻袋,手拿肩扛,一個個的將它們拋入護城河。
周顯臉色頓時一變,大聲叫道:“射死他們,全部給我射死。他們這是要填平護城河,不能讓他們得逞。”
數百弓箭手迅速拉弓,瞄準那些奔跑的普通百姓。而城上的火銃手也開始行動,穩狠準的向下射擊。
有百姓倒地,但事發突然,他們中大部分人在臨死之前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