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並非林慶業所寫,而是明軍斥候截獲的一封由皇太極寫給豪格的密信。內容是由滿文所寫,周顯和高毅都不認識,便讓夏舒去叫薩哈納。
冇過多久,薩哈納便快步走進了房內。
自從薩哈納被俘之後,前後共經曆了兩次刺殺。雖然未傷及性命,但他本人的的確確被嚇到了,也意識到豪格是多麼想要取他的性命。在憂慮了數天之後,他清醒的認識到能保護他隻有明軍。
冇過多久,薩哈納主動剪掉了自己的辮子,愈發全心全意的為周顯效力。他是莽古爾泰的子嗣,努爾哈赤的親孫子,但在十歲那年被貶為阿哈。自此之後,優渥的生活便離他遠去,由被人伺候變為伺候彆人,這種落差在他幼小的心靈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因而在薩哈納內心,對皇太極是充滿仇恨的。隻不過在以前,他冇有怨恨的資格。此刻已經投靠明軍的他,反而有種複仇的快感。在他賣力的鼓動下,前前後後共有三百多和他命運相似的阿哈逃進城中歸附明軍。
阿哈全稱包衣阿哈,等同於家奴。為八旗貴族所有,主要從事家務和生產勞動,也進行一些簡單的軍事訓練。
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犯罪的滿人,淪為奴隸,薩哈納就屬於此列;二是家生奴婢,包衣阿哈世代為奴,他們的子女仍然為奴;三是戰爭掠奪俘虜為奴,有漢人,有蒙古人,還有朝鮮人。
一般意義上,包衣阿哈的一切都屬於他們的主人,命運悲慘。
但這種情況在滿人入關之後有了很大的改變,因為滿清占據華夏,所有的漢人淪為了他們奴才。滿人人數不足,統禦不了那麼多人。而那些跟隨他們較久,奴性十足的包衣阿哈自然成了受他們信任的人。
所以,在順治、康熙年間,這些包衣阿哈搖身一變,成了幫助滿清貴族統禦底下漢人的最好工具。很多人以包衣阿哈的身份入軍入政,成為滿清新的統治階層。
但現在還遠冇有到那個時候,這些阿哈的命運和奴隸相差無幾。因而在大部分阿哈心中,對滿清既有深深的恐懼,又有極大的仇恨。
這些阿哈的投靠引起了清軍軍心的震盪,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四百多歸屬於清軍的漢人也過來投靠。周顯派人仔細審查之後,基本上清除了豪格派進來的細作。或許還有少數幾個的漏網之魚,但已無關大局。
周顯將這七百餘人中打過仗的挑出來,有近三百人,打散後全部編入了損失較重的智字營。剩下的四百餘人派發到了校場,和那些新兵一起參與訓練。
這些阿哈頗有力氣,並且很吃苦耐勞,倒是極好的兵種來源。
而對薩哈納,周顯授予了他一個招撫校尉的虛職。這是一個武散階,從六品,需要朝廷那邊正式承認。周顯已經上書崇禎帝為他討要此職,但想來後者應該對此不會有太大意見。畢竟以一個虛職能達到分化清軍的目的,這樣的生意不做白不做。
同時,周顯還從軍中挑選了五十甲士,專門負責薩哈納的安全。而薩哈納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往返於監牢和校場之間,清查、安撫願意投降或者已經投降過來的清軍。
當夏舒找到他時,薩哈納正在監牢裡麵清查幾個願意投降清軍的身份。聽說周顯找他,冇有片刻停頓,急忙忙的一路狂奔到周顯的府邸。
周顯看他跪在當地,上身已經完全濕透了,雖然他不斷用袖團擦著臉,但額頭上的汗水還是猶如雨下。周顯叫他起來,轉頭向夏舒道:“端一盆涼水過來,讓薩招撫好好洗一下。”滿姓太長,而薩哈納也有點刻意迴避自己的滿人身份,所以大部分人都以薩姓稱他。
薩哈納躬身,以接近九十度的姿態向周顯致謝。
高毅臉露不屑,對占據他家鄉,將他驅趕到登萊的人,他從來都冇有好感。但看到周顯指了指桌子上的茶杯,又用眼神掃了一下薩哈納。他十分不情願的上前,端起茶杯遞給他道:“軍門賞給你的。”
薩哈納感激涕零,欲要再次跪下。
薩哈廉被俘之前,他當了十年的小貝勒,又當了七年的阿哈,吃儘了人世間的各種酸甜苦辣。雖然隻有十七歲,但他本人有點小聰明,再加上小心翼翼的性格。在周顯麵前,他一直都是那種謙卑到極點的樣子。
周顯擺手示意他坐下,淡淡問道:“我聽於千總說,你又從俘虜中挑出了一百多人?”
薩哈納將茶杯放在桌上,連忙拱手道:“軍門神勇英武,清軍久攻金州城不克,這些俘虜中的大多數人都心存恐懼。屬下稍加誘導,便有無數人主動表示願意歸降。實際上,要投降大明的人數遠遠不止這百餘人。但屬下一直謹從您最初給我定下的標準,在清軍那邊擔任過職位者不要,性格偷奸耍滑者不要,有大量親屬在清軍那邊者不要。因而,這才隻招募了這百餘人。”
連次作戰,目前在監牢內還關押著包括百餘滿人在內的兩千餘俘虜。周顯除了處斬了個彆清軍領將之外,把剩下的人全部關押了起來,一天提供一次飲食。
他本打算在戰事結束後將他們全部運到登萊礦場當苦力,但有了薩哈納這個瞭解清軍情況的在,再加上自軍損失也有點重。周顯最終決定讓薩哈納試著招撫一些性格忠厚的,並且不會輕易再叛的俘虜入軍。
這既是給他們一次活命的機會,也是為了補充一下自軍這段時間的兵力損失。
說實話,薩哈納做的很不錯。加上這百餘人,薩哈納這一段時間,已經招降了近四百人。周顯聽到這裡,輕輕笑道:“這件事你做的遠比我期待的要好很多,該賞。”
薩哈納躬身一拜,忙道:“軍門活命、重用之恩,屬下萬死莫辭。這些都是屬下該做的,您萬莫放在心上。這賞,屬下也萬萬不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