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離開萊州之時,還是把那棟宅子的房契交給了趙宇。
在金州,豪格調用了十多門紅衣大炮,而最後在逃離過程中被周顯俘獲了六門。這六門中有一門是之前清軍俘獲明軍的,但剩餘五門都是清軍自己鑄造的。
周顯以前看明末穿越小說,都是在強調明軍火器是如何的先進,如何的壓製清軍。
但實際上被明軍視為紅衣大炮的神器是從葡萄牙進口的,而清軍在崇禎四年便利用俘虜過去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西洋火炮。而且他們還創造了“失蠟法”,化鑄鐵為鑄鋼,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是鑄炮工藝完全領先於明朝。
明軍雖然在有的軍隊中大規模裝備火器,但就紅衣大炮而論。在與清軍的對決中,已經完全不占優勢。
可能很多人會問,為何不見清軍大規模使用火器?甚至動用大量紅衣火炮轟城。
周顯也想了很久,最後得到的結論是,因為他們蠢。
在明末的軍隊中,除了個彆強將率領的之外,其他的都如同紙糊的般。很多情況下,還未等他們動用火炮,明軍就已經潰散投降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雖然知道紅衣大炮是利器,但不值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鑄製、運送。
曆史上,也隻有進攻杏山、塔山的時候,清軍才調用了大量火炮進行助陣。因為這些城池堅固,且守軍頑強,久攻不下。
火器是趨勢,是將來的發展方向,但在前期卻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銀。滿清那些愚蠢的貴族們認為不值得,他們更推崇滿清八旗的個人武勇,提倡以長弓、大刀、駿馬奪取天下。
而滑天下之大稽的是,在明末那個獨特的時代,他們竟然成功了。成為問鼎天下,奪取中原的王者。
實際上說滿清的貴族都是蠢人或許也不太恰當,他們也有可能是太聰明瞭。
他們滿人有那麼點人,而天下漢人卻有那麼多。他們之所以能最終奪取天下,靠的就是八旗兵的悍勇。如果推行了火器,一個不管多麼瘦弱的漢人拿起火器就可打死一個精壯的八旗兵,那天下還能屬於滿人嗎?
所以,他們雖然意識到火器的厲害,但卻以犧牲整個華夏的將來來換取滿人的統治地位。他們禁止推行火炮,開行文字獄,禁海,通過一切可行的辦法進行愚民。事實上,他們一直做的很不錯,直到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
而滿清也在漢人的一步步覺醒中,逐漸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無論是哪個是真實的原因,都說明那股滿清貴族的愚蠢。而周顯既然穿越到這個世上,就不準許這批蠢人當華夏的主人。
周顯從遼東返回之前,就將一門滿清仿製的紅衣大炮運到了萊州,交給趙宇,讓他開始鑄造新的紅衣大炮。
現在他討要宅子,周顯把房契交給了他。但提出的條件是,他鑄造出來的紅衣大炮,射程要比清軍的遠,重量要比清軍的輕,而還要比清軍的耐用。要不然,這棟宅子自己在將來還可以收回。
趙宇聽後抱怨了幾句,但在周顯的威脅下滿口答應。並同意還會改進燧發槍,讓它的射擊速度加快。
得到了自己滿意的迴應,周顯將房契交給他,然後就離開了萊州。
出登萊地界,進入青州。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歸鄉的流民。有向東的,有向西的。再有不到半個月,便是秋收的季節了。
這些百姓中的大部分都失了田地,但也有一部分是家中還有田地的。但遭荒之後,家裡冇吃的了,便在地上種上莊稼後出外流落,四處乞討。
有的幸運,在外地找到了能活下去的生計,便定居在了外地。但他們中的大部分卻冇有那麼幸運,就在農忙時節返回家鄉收割莊稼,或替家鄉的那些擁有無數田產的富戶當幫工,以換取一些吃的,讓他們能夠活下去。
明末大部分流民都是失去田地的莊戶,而土地兼併是明朝滅亡的一個最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周顯擔任登萊巡撫之後所做的一項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減少土地的買賣,定三畝之上的土地買賣必須要經過官府的同意。
這項政策的施行,到目前看效果還算不錯。至少從登萊地區向外走的流民要遠遠少於歸返登萊的,和往年的情況完全不同。
但歸鄉之途卻遠遠冇有那麼順利。登萊遭荒,一般都向西逃。通過青州,向濟南一帶走。臨近大運河的一線是山東最富有的地帶,也容易討到吃的。隻要有吃的,就能活下去,這是最樸素的想法。
但青州多山賊劫匪,以前有謝遷在,他規定隻截富戶,不截窮人。但他離開之後,就冇了那些個規矩。隻要看到人,就上去劫掠一番。
而且,參與劫掠的不一定就是山匪,很多都是餓瘋了的災民。他們幾個一股,十幾個一團,拿著菜刀、甚至是棍棒,搶劫了和他們一樣是窮鬼的流民。
得到一點吃的,那可以樂活好半天。得到一些金銀,那更是要謝天謝地。而且這種現象不止青州一地,在整個北方大地都在不斷的上演。
在這個亂世,能活下去的貧民都是些狠角色。
李自成為什麼被打散了無數次,又能很快的恢複實力。就在於這世間的流民實在太多了,不知道何時會餓死在路上的普通百姓,你給他一口吃的,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跟著你乾。而現在李自成稱王了,這些流民有了歸向。
可以預期,在接下來的很短時間內,李自成的實力還能壯大一番。因為將有無數找不到活路的流民前去投靠他,而李自成如若能讓他們活下去,這批人將有很大一部分人會成為他帳下的士卒。
在這個時代,李自成顯然是那些流民更好的選擇。尤其是在他已經稱王,即將奪取天下的時候。畢竟豁出去一條命,或許今後就可成為開國元勳。這樣的千載難逢的機會,流民中那些不認命的英豪豈會不抓住?
這是一個亂世,而且即將開始新一輪的大亂,誰也無法預料到底誰會笑到最後。但不安於現狀者的機會往往更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