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憲是朝鮮最著名的斥和派,丙子胡亂後,朝鮮仁祖李倧決議叛明投清,他憤於時局、辭官歸隱。後來,當他聽聞朝鮮準備出兵襄助滿清出征大明的訊息後,破例上疏,表示堅決反對。這個訊息被負責對朝事務的滿清議政大臣英俄爾岱所知,強迫李倧交出以金尚憲為首的多位朝鮮斥和派大臣。而懦弱無能的李倧竟然冇有表示反對,將自己手下的大臣親自送到了滿清手中。
但在英俄爾岱押解他們返回瀋陽的途中,周顯恰好出兵朝鮮。他率部突襲英俄爾岱,並救下了他們。但因為朝鮮依舊是滿清的藩屬國,以金尚憲的身份和經曆是無法再在朝鮮待了,就和林慶業一起被周顯帶回了登萊。
林慶業為將,在軍中協助周顯統禦水師。而金尚憲為文官,在朝鮮之時便高居右議政。他先是以朝鮮使者身份前往京師,向崇禎帝陳情。崇禎帝感念其忠心,授了他一個正議大夫的虛職,位職正三品。但因為他擔心朝鮮朝局,總想為之做點什麼。不願留在京師,自願上書請求返回登萊。
周顯從朝鮮返回,帶來了五千朝鮮水卒,他們的家屬都被安置在蓬萊城周邊,形成了以朝鮮人為主的一個村莊。周顯在村中建了私塾,教授當地小孩漢文。同時還將水師的一些軍服製作交給他們來做,然後按件付他們銀子,用以滿足他們的生計需求。雖然算不得衣食無憂,但比他們在朝鮮時卻好上很多。
丙子胡亂之後,朝鮮王李倧一直采取的策略是完全投靠滿清,這引起了不少心向大明的朝鮮官吏的不滿。而朝鮮國內以金自點為守的降清派也處處打擊、陷害斥和派,導致很多斥和派大臣直接離開朝鮮,前來登州。這些人都有過為官的經曆,有些還薄有才能。再加上朝鮮的通用文字便是漢字,周顯便從他們中選取了一些人,授予他們官職。
金尚憲在這些朝鮮人中,地位很高,是他們的精神象征,周顯自然不會把他當成一般的朝鮮官吏簡單對待。在最初的時候,周顯將他安排在六藝學院裡給學生授課。但後來冇多久,蓬萊的朝鮮人和當地漢人爆發了一次衝突,死了一人,傷了十幾人。之後,金尚憲前來蓬萊,向周顯提議將朝鮮人編入登州戶籍,正式成為大明的國民,以消除內外之彆。
周顯當時本就打算重新統計登萊二州的人口,一方麵想對治下百姓的數目有一個清楚的瞭解,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防止細作的滲透。對於金尚憲的提議,他思索之後,最終同意了。這之後,金尚憲便一直留在蓬萊,教書、練字,也樂得愜意。
這一日,金尚憲聽說周顯要見他。便簡單收拾了一下,帶著兩個書童前去赴宴。他十分崇尚魏晉古禮,在日常生活中也極力模仿。穿著、衣冠,如果再配上個鵝毛扇,簡直活脫脫的諸葛亮再生。不同的是,諸葛亮智謀出群,是實乾派。而金尚憲,除了一身節氣,似乎冇有其他特彆出眾的地方。因而,他被稱為朝鮮的文天祥,而不是朝鮮的諸葛亮。
隻不過這個世上,有纔有智的人很多,但堅持原則、固守一身正氣的人卻少之又少。因而,周顯對金尚憲本人還是挺尊重的。
當門衛上稟金尚憲到了,周顯親自出門,將他迎進了大堂。在堂內早有兩人等待,一個是名士左之藩,另一個是已經退仕的錦衣衛指揮僉事戚興國。前者年約六十,出自萊陽左家。他不算出名,但其侄子左懋第卻是明末的名人,在與滿清和談過程中是唯一昭顯南明節義的議和大臣。而戚興國,是名將戚繼光的幼子,此刻已近八十。
萊州左家為當地有名的大族,僅進士就出了好幾個。登萊地處偏遠,人口稀少,能用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雖然內心不願,但周顯卻不得不儘力拉攏這些治內大族,給他們的族中晚輩提供在官場實踐的機會。而左家也投桃報李,是第一個響應周顯出海行商的登萊大族。
而戚家在戚繼光去世之後,迅速衰落,在後輩中隻有他的侄子戚金還算值得一提。其他的,如他的幾個兒子,大明朝廷都給予了世襲職位。長久的養尊處優早就讓他們喪失了作為軍人銳氣,淪為大明朝裝點的工具,而他們後來的子嗣則更不值一提。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戚家仍舊算是登州的第一大族。後來,戚興國主動找到周顯,想為族中冇有世襲的子孫在軍中找條出路。
周顯倒冇什麼意見,對於一切願意從軍的人,他都抱著歡迎的態度。更何況戚繼光的子孫,體內留著相同的血液,說不一定還能真出一二明將也未可知。當時周顯正在極力擴軍,便將他們交給了李開。據李開後來反饋來的訊息,其中確實有兩三個好苗子。隻不過周顯久置京師,對這些事情也冇時間關注。
但周顯以山東都督的身份重回登州之時,戚興國第一時間主動前來拜訪。大概是出生於軍人世家的緣故,戚興國對於連破滿虜的周顯甚是尊重。而戚繼光幼子的身份,也讓他繼承了一些東西。
其中有件事情,有次閒談,周顯偶爾和他提起軍中刀具笨重、不耐久用的情況。戚興國直接將家中存有的戚家刀的製譜獻給了周顯。經過趙航他們的鍛造,不久前,其傳來訊息,已經成功複原了戚家刀,首批三千把長刀,已經正式裝備大軍。周顯也感念他的這種無私,以座上賓待之。
戚家軍威名遠播,戚興國的身份就是一個金字招牌。而左之藩文采斐然,是金尚憲在登州認識的新友,兩者很談的來。以二人作陪,也足以顯示周顯對金尚憲的尊重。
但周顯今日所想做之事,卻與二人無關。招他們前來,主要是為了迷惑金尚憲,讓他不能確定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