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下西洋,遠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於西方殖民地每到一地都燒殺搶掠、推行殖民統治,鄭和帶去的是和平和交往。這等大國風範,引得南洋諸國生出欣欣然嚮往之意,蘇祿國便是其中之一。
蘇祿國為現今菲律賓南端的酋長國,信奉***教,推行蘇丹製。掌握國家主要權利的三家王侯,分彆為東王、西王和峒王。在永樂年間,三王率眷屬及侍從三百餘人,遠渡重洋訪問大明,受到永樂皇帝的盛情款待。
而在回程途中,途徑山東德州之時,東王病逝,並葬了在德州。其長子回國繼承皇位,王妃及另外兩個兒子留在德州並定居,成為大明子民。而現今蘇丹便是東王長子的後裔,和留在德州的為同宗同族。
大約七十年前,西班牙殖民者進入蘇祿地區,在當地推行基督教,並大肆捕殺信奉***教的蘇祿民眾。
蘇祿軍不敵,丟了宿霧島。文萊為蘇祿鄰國,也信奉***教。兩者便結成聯盟,共同抵禦西班牙人。
而西班牙雖然武器先進,但人比較少,一時也難以擊敗他們。後來,西班牙看上了地域廣闊且冇有統一政權的呂宋島,並在馬尼拉建立了港口和城堡。他們驅逐呂宋島上的原住民,將他們趕入北側的群山之中。並時時出兵打擊蘇祿和文萊,掠奪財富和人口。
蘇祿和文萊苦不堪言,但又無可奈何,隻能默默忍受。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馬紹愉帶著兩艘海船,百餘名士卒來到了南洋。按照周顯給他的指示,他最初想藉助葡萄牙在南洋的勢力在當地立足。但隨著深入瞭解,他發現事情並冇有那麼簡單。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第一批進入南洋的西方國家,對所占之地采取了最嚴厲的殖民統治,因而激起了原住民的激烈反抗。限於人員素質和武器的差距,很多時候,殖民者都占據上風。但這種情況在荷蘭崛起之後,發生了一些改變。
荷蘭是後起者,需要挑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勢力。因而他們采取的政策較為柔和,也更容易獲取原住民的支援,他們聯結當地勢力共同對抗已經在南洋立足的兩國。在一年多前,荷蘭人和馬來半島的柔佛國對占據馬六甲海峽的葡萄牙發起進攻。其結果是葡萄牙戰敗,失去了已經占據百餘年的馬六甲海峽。之後,葡萄牙在錫蘭以東隻剩下澳門一個基地。
而在馬六甲之戰結束後不久,占據台灣的荷蘭又開始對西班牙人動手。他們出兵驅逐了占據基隆的西班牙人,並對馬尼拉虎視眈眈。
現在的荷蘭,占據馬六甲海峽,在馬來半島與柔佛人結盟。在台灣,逐步擴張,成為當地唯一的殖民者。又在印尼群島擊敗馬打藍軍隊,在巴達維亞設立總部,控製著爪哇島和香料群島。
可以說,荷蘭已經是南洋的霸主,地位早已不是葡萄牙所能挑戰。雖然在南側,葡萄牙仍舊占據著東帝汶,但那裡太遠,之所以冇被荷蘭所奪,是因為冇有價值。而馬紹愉斷然不會前往那裡。
在這個時候,西班牙在南洋唯一的殖民地馬尼拉便成了大明唯一可供選擇的立足之地。馬紹愉以商人身份進入馬尼拉,發現城中隻有三百多西班牙軍人,加上投靠他們的原住民也不過六百多人。
馬紹愉深入瞭解之後,才知道西班牙正在進行歐洲戰爭,大量兵力已調回國。
馬尼拉是西班牙人在亞洲的唯一據點,也是西班牙的白銀中轉站。他們將從墨西哥掠奪到的白銀運送到馬尼拉,用白銀購買大明走私客偷運出來的各種貨物,然後再把這些貨物運送回歐洲。
要知道,荷蘭設立巴達維亞總部,確立了稱雄香料群島到日本的既定方針。但他們的更大目標是大明控製的福建沿海,可惜的是,大明的強大超乎他們的想象。他們無力侵入,也無力改變大明的海禁政策,便隻能和大明的那些走私海商交易。
但荷蘭剛崛起,國小而貧。大明的海商更喜歡和西班牙人進行交易,以賺取廉價白銀。這讓荷蘭人如鯁在喉,並屢屢用兵。除了攔截從大明而來的福船,還扶植當地人對抗西班牙,有時候自己還直接下手。
西班牙和荷蘭的矛盾早已明麵化,從共同對抗荷蘭人角度講,西班牙會是一個好的盟友。但以他們的那點兵力,還真不值得大明與之合作。況且他看出了馬尼拉位置的重要,他更希望將來由大明掌控它,而不是由西夷掌控。他冇有公開身份,離開馬尼拉,便繼續南下,最終到了蘇祿國所在地沙巴。
麵對突然到訪的大明使者,蘇祿蘇丹興奮萬分,以最隆重的禮節接待了馬紹愉。在宴席上,蘇祿蘇丹向馬紹愉痛斥西班牙殖民者的所作所為,請求大明為之做主,並提出願意將蘇祿國併入大明。
或許現在人很難理解,但在曆史上,蘇祿蘇丹確實提出過將本國併入中國。隻不過這件事情發生在清雍正年間,但被雍正拒絕,隻以屬國對之。
實際上,鄭和七下西洋,在這些南洋小國中引起極大的震盪。在他們眼中,大明是強大的,而且是可以依靠的。當麵臨危難時,他們首先想到的便是靠大明,並願意為此竭儘全力。蘇祿國也真是被西班牙欺負慘了,這才主動提出要將自國併入大明。
馬紹愉心中震驚,但表明自己不能做主,便提議蘇祿蘇丹派使前去大明。
此事被文萊蘇丹所知,作為蘇祿國的盟友,他亦決定派遣使者前往大明。要知道,文萊國在元末明初建國,其建國始祖之一便是福建移民黃森屏,國內有大量漢人。他對大明的好感度,絲毫不弱於蘇祿蘇丹。
兩個蘇丹商議之後,便決定派遣兩艘海船,以祭祖的名義前往大明,順便看看大明掌權者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