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滕縣對於周顯還有另一番意義,它東南方向的棗莊儲煤豐富。周顯將萊州炮廠的一些工匠遷移到此,鍛造刀槍等冷兵器。並征發了一些流民,在當地打石開礦。目前,在當地的礦工和工匠已有近五千人,日產槍頭千個,長刀三百柄,箭頭近兩千枚。
以前靠著在會通河北岸設立防線,勉強可以擋住隆武軍。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周顯兵力充足,而李定國因擔心兩虎相爭使闖軍得利纔沒有大舉進犯。一旦闖軍開始進攻魯西,李定國必然會儘力來爭奪滕縣。到時候恐怕泗水之南的棗莊、滕縣、費縣,乃至更北的平邑、曲阜都將不歸周顯所有。
萬元吉掃視了一圈眾人,接著說道:“目前我軍在魯西有兩萬餘眾,滕縣周邊亦要部署至少一萬士卒。分去在駐守各地的兵卒,我軍可調用的機動兵力僅剩不到一萬人。而且軍內多為新卒,還缺少騎兵,同時又要麵對兩線作戰,兵力不足是我們麵臨的主要問題。而將來無論哪邊戰事失利,後果都極其嚴重。”
這時,一衙役走進大堂,抱拳向周顯道:“督帥,泰安知州夏允彝,德州知州吳徵文,青州同知顧鹹正,參將俞百易,守備溫開,守備閻應元,顧炎武,黃宗羲等人已經趕到,是否現在就請他們進來?”
周顯點了點頭,“讓他們都過來吧!”
不一會,十幾人分先後走進堂內。
周顯揮了揮手,讓他們隨意找位置坐。幾個身份較低的屬吏主動站起來,將自己的位置讓給官職較高的,而自己自動退到後列站著。陳名夏、韓暢等人下去,小聲將剛纔所議的內容告訴新來的人。
巡撫衙門的大堂很大,但三四十人擠在裡麵也顯的有點擁擠。幾個仆人進來,給眾人上了新茶,並把屋內的炭盆移了出去。外側不知何時已多了幾十個士卒,列於五十米開外,確保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等眾人安靜下來,高名衡站起來說道:“督帥,目前的形勢我們都已經知道了,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周顯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不是召集諸位來商議嗎?但首先,我們應該確定幾個重要的前提。一、如果闖賊勢如破竹,攻入京畿,朝廷必然會召四方之兵勤王。在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出兵是肯定的,但出多少兵?是儘攜山東之兵前去,還是在能自保的前提下,出一定量的兵力增援京師?”
王章勃然大怒,站起來高聲道:“周督帥,你什麼意思?京師乃朝廷中樞之所在,一旦有失,大明覆亡,天下震動,當然是應該儘攜山東之兵救援京師了。如若京師有失,保全一個山東又有何用?”
夏允彝皺眉道:“王大人說的有理。但山東本身就受闖賊和隆武叛軍的夾擊,正是因為有督帥率大軍在此才能勉強守住。若是儘攜山東之兵前往京師,那山東必然落入賊人手中。百姓遭難倒是其次的,一旦賊軍奪了山東,再從這邊北上進攻京師,那京師還能守得住嗎?與其儘攜大軍前往京師,還不如采取圍魏救趙之計。在保有山東的前提下,西向進攻闖賊的腹心之地河南。如若能圍困,甚至攻下開封,或許對大明來說更好。”
周顯讚賞的看了夏允彝一眼,說道:“王知府忠心為國,值得讚賞。彝仲說的倒也不失為一條可供選擇的方案。但問題是,在我看來,無論是儘攜山東之兵北上還是圍魏救趙之計,恐怕都救不了大明。前者所麵臨的主要問題是山西、河北局勢糜爛,亂民無數,糧草緊缺等諸多問題。後者的問題是我軍要抵禦李定國所率的隆武軍,能分出對付闖軍的兵力有限。彆說打下開封,能奪下豫東已屬萬難。況且,以李岩的才學和對山東局勢的瞭解,他不可能不對我軍有所防備。即使李自成率大軍北上進攻陝西,恐怕留守在河南防備我軍的兵力也不會少。”
吳甘來道:“那督帥的意思呢!可有解決京師困局的辦法?”
周顯點了點頭,“有。放棄京師,遷都南京。南京為大明留都,保有所有的政府結構,六部尚書,各部侍郎一個不缺。如果遷都南京,在數月之內便可重啟朝政。而且,東南數省曆來富裕,善加利用,足可招募足夠自保的兵力。而把殘破的北方留給李自成,任由闖軍和滿清兩虎相爭。隻要隱忍圖強數年,或許就可以引兵北上,克複京師。”
大概是周顯說的跳躍有點大,冇人再發言,都是窸窸窣窣的小聲議論聲。
高名衡沉默了半晌,說道:“我聽聞督帥已經就此事好幾次上書聖上,但每次都被聖上所拒絕?”
周顯點了點頭,“確有此事。但現在形勢不同了,或許聖上會同意。況且事情不在於聖上同不同意,而在於我的提議到底對不對?如果對,臣子不言,是不是也算不忠?百史,拿出來吧!”
陳名夏點了點頭,拿出一封紙疊。打開之後,裡麵是有關京師不可守的各種理由,以及遷都南京的種種好處。最後一列是周顯的官職和名字,提請遷都南京。
周顯道:“這封奏摺是本帥上書聖上的。如若在座的諸位認同,就簽上自己的名字,與我一起,就當是我們一起上書的。如若不認同,也沒關係,隻當冇見過這封奏摺。”
奏摺首先到了高名衡手裡,他拿著奏摺,問道:“督帥,目前南北阻斷,交通不暢。如果最終決定要遷都,公卿王侯,後妃嬪眷,朝中文武,人數何止數十萬。還有各種文牘,器物,定然也是堆積如山。若是聖駕到了山東,這麼多人,你又如何將他們儘數運往南京?”
周顯回道:“用船,走海路。忠清,你對我軍所擁有船隻的情況最清楚,你說說高巡撫所擔心的有問題嗎?”
顧炎武沉默了片刻道:“一趟肯定不夠,但可以依人物的重要程度分批前往。至於器物、文牘這些,可以耽擱一些日子再運,反正也冇什麼影響。況且這個時候,也不是所有的東西和所有的人都要南運去南京。高巡撫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隻是耽擱點時間而已。但海上風高浪急,比江上航行要危險很多。但隻要小心行駛,並且多準備一些後備船隻,想來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問題。”
高名衡沉思片刻,最終輕輕的點了點頭,在奏摺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這令周顯稍微有點吃驚,在場的除他本人之外,高名衡的官職最高。他本致仕還鄉,被崇禎帝重新啟用才擔任山東巡撫。因為立場的問題,他和周顯在很多方麵的意見都不一致。周顯本來冇指望他能簽名,但冇想到這次他會這麼的冇有一點猶豫。
隨著高名衡簽下自己的名字,吳甘來、萬元吉、顧鹹正、夏允彝等人也先後簽名。雖然有以濟南知府王章、德州知州吳徵文為首的少數人冇有簽名,但已出乎了周顯的意料。
看到高文采拿著筆猶豫不決,周顯站起來走到他身邊按住他的筆道:“高千戶,你是錦衣衛,就不必表態了。這封奏摺就麻煩你通過自己的途徑上呈給聖上,同時亦可將這次會議討論的一切告知聖上。”
高文采抬頭看著周顯,臉色間滿是吃驚。同樣吃驚的還有王章,他猶豫了片刻,最終站起來望向周顯道:“督帥,屬下可否問您一個問題?”
周顯點了點頭道:“王知府請說。”
王章道:“朝廷若是南遷,整個北方都將落入闖賊手中。徐州被隆武叛軍所占,河南被闖軍占據,山東將徹底與朝廷隔絕。那督帥在這個時候準備如何做?是完全放棄山東隨聖上一起南遷?還是堅守山東,為大明守住這一片飛地?”
周顯搖頭笑道:“王大人說錯了。即使朝廷南遷,山東也不可能淪為飛地。路上雖然斷絕,但海上卻會一直暢通。隻要朝廷給予一定的援助,山東便可守住。在這種情況下,我又怎會棄山東於不顧?無論何種情況,我必留守山東,與賊軍相戰到底。”
王章點了點頭,走上前去。從周顯手中拿過毛筆,在奏摺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周顯帶著奇怪的眼神看了王章一眼。遲疑了一會,雙手合上奏摺,把它遞給高文采。“高千戶,交給你了,務必儘快送到聖上手中。”
高文采站起來拱手道:“督帥放心,會後我便派人將它送往京師。”
周顯點了點頭,回到主位坐下。“那第一個問題解決了,那我們再議第二個問題。無論朝廷是否決定南遷,山東都必須有足夠的自保能力,甚至要有多餘的實力增援京師。我們要議的是,如何能做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