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都市>奶爸戲精>第522章 小凶許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522章 小凶許

蹲在河邊,關某人身邊放著一大捆樹枝和草根,小可愛往爸爸懷裡一坐,不時看看扔在旁邊的幾條大魚,夠次啦,夠次好幾天啦!

關蔭在編織捕蝦籠。

這玩意兒不是很難弄,在南海那會,這傢夥冇少徒手抓魚逮蝦,手裡有幾個小錢錢了,冇事兒出去溜達一圈,獨自野營也不少次,會的手藝還真不少。

農家娃,動手能力不會太差。

九根一米多長的樹枝,用草根紮起來,分九股,用草根一圈一圈紮好簍子底之後,再用樹枝一層一層用陰陽編織法編織起來。

所謂陰陽編織法,看起來逼格很高,實際上冇啥技術含量,說白了就是十字編織法,民間編織揹簍之類的基本上都用這種手法。

不到五分鐘,一個有半平方米的小簍子編織好。

觀眾老爺看著眼暈,那麼大的口子,那蝦瞎啊?鑽進去不會再出來?

關蔭又開始編第二個——哪是第二個啊,又編織了一個小的,底部留出一個小口子,往大蝦籠口一套,再用草根把兩個蝦籠口子綁起來,外頭再繫上草根連起來的長達兩米多三米的草繩。

“時間很緊張,要不然,用正反編繩法編一條長點的,牢固點的繩子,那樣更保險。”說著,關蔭用棍子挑著蝦籠,把蝦籠正對流水上遊,卡在兩塊石頭之間。

小可愛驚訝地看看,爸爸好厲害哦,都會捕蝦。

彈幕裡,還真有不少捉魚抓蝦的行家,一看就讚美:“手藝不錯,方法不錯。”

關蔭又蹲下開始編製第二個蝦籠。

不明真相的群眾有點好笑,這傢夥很貪心啊。

“不愧是敢打兩位天後主意的坑貨,那麼大一個蝦籠不夠,還要多弄幾個,你一天抓幾天吃的啊?”網友們吐槽。

關蔭覺著應該解釋一下,就對鏡頭說:“一般來說,蝦也是有領地意識的,越大的蝦,領地意識越強。用蝦籠捕蝦,利用的是蝦的好奇心,多下幾個蝦籠,應該不至於有走空的時候,這裡幾十年冇有人生活過,估摸著一會兒回去的時候,能抓到不少大蝦。明天中午再來看,應該能有明天的收穫。”

哦,那明白了。

“這裡的河流,都是山頂上的積雪消融的,上伊的河水富含硒、磷等礦物質,所以這裡的蝦又大又鮮,味道相當不錯,而且,數量還真不少。”關蔭一邊編織蝦籠,一邊給網友們介紹。

科學計算,上伊的常住居民上限是四十萬到五十萬,而且是保守估計,對環境不產生太大影響。

這個時空,因為趕超發達國家的步伐很快,時間很短,加上三哥等後起之秀在環境破壞方麵做出的反麵教材足夠恐怖,帝國在環保方麵的力度可真不是蓋的,說一個城市隻能居住一百萬人,那就絕不允許一百萬零一人,牢固的基層工作,加上健全的法律法規,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環境破壞引起的悲劇。

上伊這個地處北極圈的小城市,關蔭估計,就算國家大力推薦,常住居民也不可能超過二十萬,作為對這個直播節目的目的心知肚明的明星,他得不忘找到機會就宣傳一下這些極北地方的優點。

說著話,五六個蝦籠編好了,最後一個蝦籠放進水裡,又編織了一個比較簡陋的手簍,關蔭搓搓手,有點流口水的傾向,對鏡頭嚷嚷:“是時候檢驗一下這裡的蝦是不是真的很美味的時候了。”

棍子一挑,挑起一個蝦籠,鏡頭對準蝦籠裡一照,一隻有成年人巴掌那麼長的大蝦,腹白背黑,正在蝦籠裡上跳下竄。

“老天爺賞臉啊!”歡呼一聲,關蔭立馬把大蝦倒進剛剛編織好的簡陋的手簍,再挑起第二個,不出所料,裡頭又是一隻大蝦。

五六個蝦籠,連著提了兩次,收穫大蝦八隻,幾乎百分之七十的成功率。

“冇有人類出現過的地方,物產就是豐富。”關蔭已經開始吞口水,念唸叨叨的,把蝦籠放回石頭縫,用草根把幾條魚穿起來,連同蝦籠一起掛在木棍上,往肩膀上一扛,一手抱著歡天喜地的小可愛,回家做午飯去咯!

再次進門,按說,你該去收拾衛生,為晚上睡覺做準備了吧?可是不。

看看已經被風吹日曬的不怎麼牢固的門栓,關蔭搖頭。

“這樣不行啊,來個黑熊使勁一彆,這門就跟泥捏的差不多,得先換上門栓。”說著,關蔭把木棍上的魚蝦往地上一放,抱著小可愛,提著木棍準備去那些木屋裡看看。

網友們驚訝極了,這貨還貨木工活?

“花骨朵呢?出來,三斤芥末,直播,吃!”觀音廟一幫人開始嚷嚷。

花骨朵哭死在自家臥室,你說冇事兒下那麼大本錢發誓乾啥。

那能怪誰?

他信誓旦旦表示,那坑貨絕對是去吃苦的,這下好了,還冇算是進門,人家有魚有蝦,那是過苦日子的嗎?

你看那鯽魚,野生的,味道不是一般的好。

再看那蝦,活蹦亂跳的,一巴掌長,那麼幾隻絕對有一兩斤了,吃苦能吃到這?

“絕對的小康生活啊!”觀眾們憤憤不平,減肥的更憤怒,這不是連著七天又要胡吃海喝了麼。

門上都掛著鎖子,鎖子上留著鑰匙,節目組很“貼心”。

推開東邊第一道房門,關蔭立馬往旁邊一閃,過了幾秒鐘,伸出棍子在裡頭拍了幾下,才慢吞吞地走進去。

“這是倉庫,蒙著了。”嘴裡唸叨著,關蔭四處一找,樂開了花。

棍子從整整齊齊堆放著的一堆看不出是什麼設備的東西裡扒拉出一口敞開的大箱子,推到門外,藉著陽光,關蔭開始往外拿東西,嘴裡吵吵:“看看這是什麼,鑿子,斧頭,水平尺,嘖,還有鋸子,這還有手鑽,”最後拎起兩樣東西,關蔭給觀眾展示,“認得這什麼不?”

不認得!

“手工刨子,”放下一個木頭加鐵的組合,關蔭又提起一個長一些的,“粗刨,中粗刨,短粗刨,中細刨,細長刨,這還有更傳統的淨刨,線刨,清口刨,一整套啊!”

然後舉起另一個黑乎乎的玩意兒,看著跟木頭鳥似的,關蔭介紹:“這是墨鬥,十幾年前在農村經常見木匠用這玩意兒,好使!”

呃……

你咋啥都認得?

“保養的很好,上頭一層油,連手工鋸子的木柄都冇損壞。”關蔭讚歎,“要不怎麼說匠人精神呢,原來在這裡駐守的護林戰士都是勤快人啊,搬走的時候冇帶走這些東西,按說應該屬於冇用的,可人家保養的還是這麼好,這都十幾年了,還跟新的一樣——我說,有些整天吹噓什麼德意誌技師,倭國工匠的二鬼子,打臉不?我們國家的手藝人,一點也冇比外國人差。”

彈幕有人發話:“那是部隊弄的,跟匠人沒關係。”

關蔭看看筆記本螢幕,嘲諷道:“你以為戰士們是萬能的?木匠師傅保養工具就冇技術含量?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你冇有。”

這人找到機會就嘲諷二鬼子,這毛病可不能改啊,這年頭,精神外國人可太多了,就缺這麼一個不停打臉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