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孕婦說,這孩子早點兒出生多好,就不用挺著大肚子累人了。其實讓我說,挺著肚子倒不累,剛出生的嬰兒那纔是手忙腳亂的。”華珺瑤笑道。
“也是。”夏靜姝想起年輕的時候照顧大姐和外甥,可真是顧頭顧不到腳,尤其是剛當媽媽的。
“這臥鋪票可不好買。”華國慶說道。
“我讓師父他老人家幫忙了。”華珺瑤笑眯眯地說道。
“那行,到家我讓叔駕著馬車來接咱們。”華國慶一拍手道,“走的時候,給他們提前拍電報。”
“行,就這麼辦?”夏靜姝高興地說道。
“好了,不打擾你們休息了,我走了。”華國慶站起來道。
“我送你。”夏靜姝跟著起來道,“對了弟妹彆睡啊?我給你包了小餛飩多少吃點兒。”
“好吧!”華珺瑤苦笑地點點頭道。
有個事事儘心的姑姐,她也隻能來者不拒,幸好自己冇有吃成大胖子,胎兒也冇有發育過大,不然生的時候就有得罪受了。
&*&
大約一個星期後,“還真讓瑤瑤你說著了。”華國慶一臉地後怕道。
“怎麼了?”華珺瑤一臉迷茫地問道。
“瑤瑤你不會都忘了吧!傳統手工藝,有若乾重要的產品麵臨著泄密和專利流失的問題。”華國慶氣憤道,“這小鬼子還真是奸詐。他們打著中日友好的旗幟,派遣文化代表團參觀這些技藝,甚至還錄像了。”
“看吧!”華珺瑤一副我就知道的樣子,“咱們還傻乎乎地炫耀,豈不知人家摸透底兒後,就搶著註冊、申請。對咱是極其不利的。”
“可是他們有的說,最保密的工藝他們冇讓人蔘觀。”華國慶想起來道,“徽墨在這一放麵做的不錯,小鬼子說了很多次要參觀生產流程,都被拒絕了。鬆煙墨大家都知道,煙是動植物未儘燃燒而生成的氣化物,煙遇冷而凝固生成煙炱,煙炱有鬆煙炱和油煙炱之分。煙是製墨的重要原料。不過這製墨還需要很多的輔料就不知道了。”
說著笑了起來,“最後被他們糾纏的冇辦法,人家要求說讓他們帶點窯爐煙囪裡的灰回去,說是要擺在桌上當個紀念品呢。大家說,可笑不可笑啊。”
華國慶看著華珺瑤陰沉的臉,突然收斂起臉上的笑容道,“怎麼有什麼不對嗎?”
“他們得到了爐灰對嗎?”華珺瑤肯定地問道。
“當然了,爐火而已,冇什麼不大不了吧!”華國慶不以為然道。
華珺瑤輕輕歎了口氣,不緊不慢地說道,“隻要給我一顆不超過50微米的灰塵就足夠了。我會把這顆灰塵放在電子顯微鏡下麵,用探針把它一層一層地剝開,就像看樹乾上的年輪一樣,分析每一層的燃燒情況,從而把你窯爐裡的燒結過程完全還原出來。還有,通過對這顆灰塵進行光譜分析,我基本上能夠分析出輔料中包含了哪些微量元素,甚至能夠估計出各種微量元素的比例。”
“這……”華國慶傻眼了。
“怎麼就不吸取教訓呢?當然小日本從鐵人王進喜的一張在《中國畫報》上刊登出來的照片,日本情報專家根據這張照片,解開了中國最大的石油基地大慶油田的秘密。”
中國最著名“照片泄密案”,是由1964年《中國畫報》封麵刊出的一張照片引起的。
在這張照片中,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頭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襖,頂著鵝毛大雪,握著鑽機手柄眺望遠方,在他身後散佈著星星點點的高大井架。
日本情報專家據此解開了中國當時最大的石油基地--大慶油田的秘密。
1、他們根據照片上王進喜的衣著判斷,隻有在北緯46度至48度的區域內,冬季纔有可能穿這樣的衣服,因此推斷大慶油田位於齊齊哈爾與哈爾濱之間。
2、通過照片中王進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斷出油井的直徑;
3、從王進喜所站的鑽井與背後油田間的距離和井架密度,推斷出油田的大致儲量和產量。
有瞭如此多的準確情報,日本人迅速設計出適合大慶油田開采用的石油設備。當中國政府向世界各國征求開采大慶油田的設備方案時,日本人一舉中標。慶幸的是,日本當時是出於經濟危機,根據情報分析結果,向我國高價推銷煉油設施,而不是用於軍事戰略意圖。
“當然雖然有些誇張了,但你不能否認小日本對情報的分析能力。”華珺瑤緩緩地說道,“他們為了進一步調查證實,日本商人進行了很多的調查研究。他們當然到不了大慶,因為當時的大慶尚未向外國人開放。但是,日商可以到北京。後來到北京的日商乘火車時發現,那張照片中的原油罐車上
有一層很厚的塵土。在北京火車站,日商從停著的一輛輛滿載石油的油罐車上取下一層塵土,作為樣品拿回國去化驗。從塵土的顏色和厚度來看,證實了他們的判斷:“大慶油田大致在哈爾濱與齊齊哈爾之間。””
“照片泄密”之說代表了一種相當“主流”的觀點,但曆史遠比上述複雜。概言之,僅憑一張照片就解開了大慶油田的秘密,低估了從公開資源獲取情報的難度和專業性,同時將保密宣傳簡單化了。
華珺瑤難過地又道,“嚴格來說,大慶油田“泄密”一說有其合理性,但指責日本人竊密明顯證據不足——竊密和通過蒐集公開資料獲取有價值資訊是兩碼事;防止新聞報道泄密無疑是正當的,但要阻止彆人從公開資料中獲取有價值資訊,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除非你拿出美國人當年搞曼哈頓工程的那種勁頭,施行係統工程和全麵控製,並杜絕任何形式的宣傳活動。
必須承認,在所謂大慶油田“泄密”事件中,日本人進行了一次極為成功的競爭性情報蒐集活動。”
“一般來說,公開的各類資料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是技術情報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並非是新鮮事,過去如此,現在也如此,今後仍然如此。”華珺瑤淡然地說道。
尤其以後,在資訊網絡和數據掘金技術流行的時代,你更難阻止彆人獲得充分的間接資訊並在此基礎上做出具有相當準確性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