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說到了三日後的上午,李媒婆早早就來了陶家。曹氏、陶有貴、雪花加兩個小女娃、榴花及杏花自己,八人一齊往張家莊去。
張家莊就是張氏孃家的那個村子,沿著村外的小河走就能到。
待到了張家莊外,李媒婆指著莊中一座白牆青瓦的宅院對眾人道:“瞧,那就是張家。整個張家莊,就他家的屋子起得最大最好。”
“靠山麵水,田地整齊又平坦,地方倒是不錯。”曹氏對張家莊的生活環境表示滿意。
榴花心裡很讚同,整個張家莊前方的小河兩岸都是稻田,不像陶家村,前後的山把視線全阻擋了。
杏花神色平靜,看不出內心有什麼波瀾。
李媒婆引著眾人往莊內走,路上遇到人立即出聲招呼,“嬸子”“大伯”“妹子”的稱呼,做媒婆靠的就是能說會道。
路人或許是早收到了風聲,好奇地看著榴花這一行人,猜測哪個是張家今天要相的女子。
榴花年歲小,又一路和大妹嬉鬨,自然而然讓路人剔除了,雪花和杏花跟張家的後生都能相配,便將二人比較了一番。
榴花看路人在對兩個姐姐指指點點,品頭論足,擔心會刺激到杏花,便跑去杏花身邊,小聲安慰道:“二姐,彆管她們說什麼。”
杏花衝她笑了下,表示自己並不在意,挺直腰背目光一片坦然。
榴花見此放心了。
張家的院子修得較為精緻,在周圍粗糙的泥牆院中甚為醒目。
眾人來到張家門前,隻見大門上方雕刻著繁複的花紋,看得出工匠的手藝不凡。
院門開著,李媒婆揚聲往裡喊道:“張嫂子,你家來客啦!”
“噯,來了來了!”一個婦人的聲音響起,緊接著人就從屋裡出來了。
“進去吧!”李媒婆回頭對身後的陶家眾人說完,然後帶頭跨進了院去。
從屋裡出來的婦人四十出頭,一身簡樸的灰色衣裙,髮髻上插著根銀簪,裝扮爽氣利落。
“一路幸苦了,快請進屋裡去坐吧!”婦人笑著招呼眾人,眼睛往李媒婆身後快速瞧了一眼。
緊隨她之後,屋內又走出來兩個男人,正是張老漢和兒子張家安。
陶家人首先將目光投向了年輕的那個。
這張家安個高但不顯單薄,約莫是為了相看的緣故,特意穿了身新衣裳,臉龐還真像李媒婆說的那樣,有幾分俊俏,瞧著挺斯文的樣子。
陶家幾人看張家安的模樣,心裡有幾分滿意,比起許平昌,除了年齡大一些,其他都要略勝一籌。
李媒婆忙著給雙方介紹,隨後兩家人相互寒暄客套起來。
杏花心裡清楚此行目的,便留心觀察起張家安的舉止。
張家安已不是生澀少年,言談穩重,招呼人也是禮貌周到。察覺到杏花在盯著自己看,他也把目光投向了杏花。
四目交會,輕輕一笑點下頭,就繼續招呼去了。
杏花有些疑惑:這是看上還是冇看上自己呢?
為了今天的相看,杏花也是認真收拾過一番的,新做的淺杏色春裳配深灰下裙,襯的皮膚更白一些。雖是梳的婦人髮式,可年紀跟待嫁女子差不多,且比少女更有動人的韻致。
容貌向來是女子征服男子的利器,要不然也不會有曆代君王為美人棄江山的事。
杏花見張家華對自己不屑一顧,心中不由湧上些挫敗感,臉色悶悶不樂。
榴花一直在留意二人,她此時的想法跟杏花不同。
第一次見麵,若男方直勾勾地盯著女方看,那跟登徒子有何分彆?張家華並未如此,說明他很有修養,懂得非禮勿視的道理。
雙方認清了人,都打過招呼,才一齊往廳堂裡去。
張家院子不算大,也是東西廂房夾正房的格局,隻是前麵冇有倒座,屋簷窗棱都是雕花的,比一般人家的屋子要雅緻。
“張家嫂子,你們的傢俱做得真漂亮!”曹氏進了廳堂,眼睛一掃屋裡的擺設忍不住讚道。
張婆子爽快笑道:“自家就是吃這行飯的,屋裡的東西就多花了些心思,冇什麼!”
張老漢一麵招呼眾人落座,一麵吩咐張家華去泡茶。
張家安應聲出去了,廳內的人分賓而坐。
榴花一進來目光就被傢俱吸引了,坐下後心神全放在了研究傢俱上。
這些傢俱雖不是什麼名貴木材打造,但樣式精巧別緻,用來裝飾的紋樣靈動淡雅,極富內涵。
張婆子去端了些新鮮瓜果和點心出來招呼眾人吃,然後才坐下和曹氏說話。
即是為了兒女的婚事來相看,言談自是不同平日,開門見山。
曹氏直言道:“張家嫂子,我二閨女杏花可是被夫家寫了休書的。”
說完,眼睛盯著張婆子看她的反應。
杏花這時也將目光投向張婆子。
張婆子“嗨”了一聲,擺手道:“妹子,你家的事,李家妹子都跟我們說得一清二楚了,那許家是什麼樣,去鎮上隨便找個人就能打聽出來。出嫁的閨女揹著夫君偷漢子,這樣的人家能有什麼好?我雖比你年長幾歲,卻還冇老糊塗。都說婦人是頭髮常見識短,我活到這歲數,大見識是冇有,小見識還有點。不是當麵奉承,你家三個閨女的眼睛都是又亮又乾淨,品性絕差不了,無論哪個我都喜歡。我要是有三個兒,全娶回來我都樂意。”
曹氏對張婆子的回答頗為滿意,對她好感大增。
杏花聽後也把目光收了回來。
此時張家安端著茶水進來了,給各人斟好茶後,安然陪坐在一旁。
曹氏和張婆子打開了話匣子,越聊越投機,陶有貴和張老漢也找話題交談。
陶有貴看了眼張老漢身旁的張家安,問道:“張老哥,你這兒子看著挺斯文的,是否讀過書?”
張老漢嗬嗬笑道:“讀過幾年,可惜不是那塊材料,勉強識得些字,這屋裡的傢俱,都是他照著前人傳下來的書打的。”
言詞謙虛,語氣卻透出幾分自豪。
“嘖嘖,了不得了不得,照著書也能打出這麼好看的傢俱,是個有能耐的。”陶有貴讚賞地看向張家華。
張家華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站起身給陶有貴行了個禮,道:“陶叔過獎了,我哪有你說的那樣好。”
李媒婆不失時機地幫腔道:“有貴兄弟,他們父子的手藝在十裡八村是出了名的好,就是城裡的富貴人家都來請,一年能掙不少錢呢!家裡的畝二十田都佃給人種了,杏花嫁過來,絕吃不了苦。”
聽到張家有二十畝水田,陶家眾人皆有些驚訝。
張老漢笑著謙虛道:“李家妹子快莫這樣說,我們也就是比村裡一般人家多門手藝,日子稍微好過些,哪比得了陶老弟家裡。等一百多畝油茶山都掛了果,可就是方圓十裡八村頭一號的富裕人家。杏花嫁進我們家,就怕委屈了她。”
那廂,張婆子歎了口氣道:“可不是,頭先曹妹子還說閨女是讓夫家休了的,怕我們嫌棄。在這裡我不怕明說,家華的媳婦難產冇了,村裡那些個長舌婦都說家華克妻,我隻怕你們聽了嫌棄還不及......”
一言未完,隻聽張老漢一聲斷喝:“彆說了!”
臉色沉沉地,十分難看。
流言蜚語的威力,陶家人深有體會。
杏花看向張家華,目光含了同情與憐憫。
張家華默然坐著,眼簾低垂,想來也是在為人心的醜陋而感到痛苦。
曹氏“嚇”了一聲道:“那些個長舌婦,就愛人前人後的說是非,這樣的人我們村也不少,咱們犯不著理。想法子多掙些錢,過好自家的日子纔是正理。”
“是這話。”張老漢聽到這話,臉上又有了笑容。
這一來,兩家人的距離又拉近了,屋內的氣氛活絡起來。
李媒婆心裡樂開了花,這門親事八成是冇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