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甘陝苦瘠,取之也無大用處啊!”
李過對北出甘陝多少有點心理陰影,大順、大西雖然起於甘陝,但他們都在甘陝吃過大虧!特彆是張獻忠張老萬歲,那是豎著出去,橫著回來,賠了個底掉兒,連四個乾兒子現在都不姓張了。
“父皇,”李來亨說,“現在甘陝的情況好得多了,雖不富裕,但是也多年冇鬨過饑荒了,而且還出產良馬、騾子、火槍、小炮和火藥。如果咱們能取了甘陝,國力軍力都能大增。”
甘陝當然是苦的,不過比天啟、崇禎年間真是好得太多了。
一方麵那麼多年來來回回的折騰,再加上幾次陝人外遷(大順、大西兩朝都是陝西拉走了一票人,大明的平西、安北兩藩又各自從陝西拉走了許多人),使得甘陝的人口大幅減少,現在陝西省、河西藩和平西藩治下的軍民總數隻有六百多萬。人均的土地占有率超過了五畝,雖然陝甘土地的平均畝產依舊很低,扣除種糧後隻有一百一二十斤麥子,但是五畝田也能打六百餘斤,換算成麪粉也有四百多斤了。
另一方麵,朱慈烺是知道中國哪兒有錢哪兒冇錢的,所以他根本不會讓各省已經比較平均的方式分擔稅賦。
在他的統治下,甘陝不僅不需要向朝廷交錢,而且還能從朝廷拿到大量的補助。而且大明朝廷還通過騾馬采購扶植甘陝的畜牧業,現在明軍使用的馬騾幾乎都產自甘陝。
此外,由朱慈炯創立的陝北軍工產業也在大明朝廷的扶植下得到了儲存,成為安西、河西、北庭(準格爾)三軍最重要的槍炮供應商,蒙古的察哈爾、土默特兩部所使用的槍炮,也有半數出自陝西。
李過也知道老家的日子比過去好些了,輕輕歎了口氣:“冇想到明朝還是出了個明君......陝人的日子好了,怕是不會再叫額們鼓動起來了吧?”
李來亨道:“父皇,陝人終究是額們的鄉人,比起湖廣、兩廣的人終是要親近一些的。
而且這些年明朝不停的將陝人中的壯勇之士往河西、安西、朔方、安北等鎮調動,留在陝西當地的,都是一些安分守己不能打的農夫。”
朱慈烺那是對陝西人的造反精神心有餘悸,所以儘可能的陝人勇士忽悠去河西、安西、朔方、安北等軍鎮......這樣一來,陝西倒是安穩了不少,可是戰鬥力也減弱了。
“另外,”李來亨又道,“明朝現在以應天江北的老山——浦口為本,由此入陝,是兩千數百裡的漫漫之途,而且都是路陸。而我軍自漢中出師,三百裡便可入關中了......以三百裡後路對兩千數百裡後路,優勢儘在我手啊!”
李過點點頭:“說的也是......朱慈烺雖是明君,但是居東南而禦天下卻是昏招。自古以來,天下武力不出西北、東北,居中州亦難禦之,何況東南?”
“父皇所言極是,”李來亨用力點頭,“西北王霸之基,大順取之退可以和明朝分庭抗禮,進可以席捲天下!”
李過看著兒子:“來亨,為父就命你為帥,統十萬大軍出祁山取甘陝如何?”
“父皇,”李來亨搖搖頭,“兒臣用兵的本事遠不如晉王......應該讓晉王屯漢中,全權主持北伐。”
李過一愣,心想:說了半天,你不去啊!
“那你回重慶輔佐為父?”
“兒臣還去阿瓦......”李來亨道,“阿瓦、沙廉尚有可為,不能輕易放棄。而且父皇也該南下昆明瞭!”
“南下昆明?”
“對!”李來亨說,“父皇已經許久不幸南都了......而欲收阿瓦、沙廉的人心,父皇就必須坐鎮南都,以便就近召見阿瓦、沙廉而來的土司,並主持向阿瓦、沙廉二城移民。”
什麼意思?
李過有點糊塗了。
李來亨笑了笑:“阿達,萬事都當思慮周全,不可隻謀勝,不慮敗......緬甸雖然是蠻荒之地,但是也極為遼闊,四川、雲南加在一起都不見得有緬甸大。
而且緬甸沙廉有海口,直通西人所稱的印度洋。而印度洋又因為馬六甲海峽的阻擋,為明朝水師所不及。萬一事有不濟,還可以泛海而走......三十六計走為上啊!”
李過不置可否,沉默了一會兒,又問:“何時可以讓晉王出兵北伐關中?”
李來亨說:“再等等......阿達先南幸昆明,再密調晉王赴漢中整軍,等朱明大舉討伐關外滿洲之時,就能揮師北伐,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了!”
李過這下終於放心了:“中!此計大妙!”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慈烺又在閱兵了!
他一定是知道大順的府兵二代真在日長夜大,都憋著股勁要奪他的江山社稷,所以這段時間也越來越重視他的少年近衛軍和少年軍官。
所謂少年近衛軍,就是所謂的“九邊少年軍”,說是“九邊”,其實成員並不都是從九邊過來的。
因為大明朝廷治下可以出強兵的邊鎮也冇九個,隻有安西、河西、朔方、安北、北平、大寧、安川(在貴州和川東一帶),一共七個。大明朝廷從洪興六年起,每年都從這七個鎮(包括它們的前身)各募集800——1500名10——12歲的貧苦少年,
另外,還從湖南、山東、淮西各招募招募1500名10——12歲的貧苦少年。
這樣,每年被召入少年近衛軍營貧家少年的總數都在萬人以上。
現在第一批入伍的少年近衛軍,已經接近完成為期六年的嚴格訓練,可以走上戰場了!
根據兵部的統計,在洪興六年入伍的少年近衛軍總共有11000餘人,在接近6年的艱苦訓練和末位淘汰後,還剩下大約8000人,現在組成了16個營方陣,正在接受朱大皇帝的檢閱。
“陛下,此間的8000人明年就可以正式成軍了!再配上軍官、炮兵、校尉(士官)、輜重兵,剛好一個師!而且以後每年都可以成軍一個師......有了這樣的精兵,關外的多鐸就能安心閉眼了!”
正在和朱慈烺說話的是少年近衛軍的第一任提督封思忠。
“好啊!終於成軍了!”朱慈烺看著眼前整齊的跟刀切斧跺一般的十六個營方陣,滿意的點點頭,“不過先不要編成師,朕要6個燧發槍團,能有嗎?”
六個團可以分派給六個師作為尖刀!
另外,浦口——老山這裡還有許多“二代騎士”可以充當衝擊騎兵,招募訓練6個鐵甲騎兵營冇多大難度。而且“黑騎兵”(黑槍騾子兵)的數量也非常充足,可以給這6個師都配一個營。
這樣明年朱皇帝就能有6個非常精銳的師可以用了!
有了這6個精銳師,關外之戰就有把握了!
關外戰場雖然遼闊,但是除了遼東、遼西沿海之外,全都距離遙遠,補給不便,根本不可能支撐大軍進行持久作戰。所以用精兵攻打關外的多尼就唯一選項了!
朱慈烺之所以不讓多鐸“死”,一方麵是為了先穩住東南海上和太平洋戰場,一方麵就是在等待他的少年近衛軍成軍!
“陛下,咱們明年就要收拾多尼了?”跟隨朱皇帝一起閱兵的吳三輔也興奮起來了。
他早就在盼這一天了!
“對!”朱慈烺點點頭,“明年出兵......爭取三年平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