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搶救大明朝>第1779章 孫大炮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1779章 孫大炮

崇禎元年,二月初六,宣府皇城,承運殿。

現在的朱慈烺肯定是不高興的!

因為他剛剛生出來,什麼壞事都冇乾呢,就給人“逆子、逆子”的叫著,換誰都不高興啊!

而且朱慈烺一個小嬰兒,本來應該吃了就睡,睡醒就吃,這樣才能茁壯成長。可是今天卻被他爹朱由檢帶著去上朝了......雖然有奶媽跟隨,隨時可以飽餐一頓。但是朝堂上還是很吵的,有一大堆的叔叔伯伯和老爺爺在說著國家大事,影響小嬰兒睡覺和成長啊!

更讓朱慈烺難受的是,他那個莫名其妙的爹有時候還會征求他一小嬰兒的意見,有時候還會在他麵前臭顯擺......說自己怎麼牛逼,怎麼勇武,怎麼英明。

這一看就不是個靠譜的爹啊!

大明王朝不會給再一次搞得滅亡吧?

就在嬰兒朱慈烺再一次氣呼呼的睡著後,朱由檢總算良心發現,讓朱慈烺的奶媽和貼身太監,把兒子帶回後宮,交給周皇後照看。

看著兒子被人帶走,朱由檢的心思終於回到了國家大事兒上麵。他的目光左右掃掃,發現在宣府的一套重臣班子都已經到齊了。

雖然朱由檢已經有了“新京營”,控製了北京城內的順天府、戎政府、西城兵馬司和外七內九十六門。但是朱由檢依舊不願意回紫禁城去,而是將外朝和司禮監都一拆為二,自己帶著一個相當精簡的小朝廷常駐宣府。

當然了,朝廷還是要以北京的那個為主。所有的大學士和六部、都察院等緊要衙門的主官,都留在北京城主持各個衙門的日常事務。而跑到朱由檢身邊的隻是司禮監、禦馬監的頭頭,還有六個侍郎,一個右都禦史,還有一些詹事府、戎政府、錦衣衛的要員,現在基本上都在承運殿上站著。

“好好,都到齊了......”朱由檢笑道,“朕已經有些日子冇理朝政了,這樣下去都要變成昏君了!不如今日就開始好好處理政務吧......有什麼要緊的政務?諸卿都和朕說說吧!”

“陛下,”戶部右侍郎畢自嚴出班奏道,“最近北直隸八府形勢不穩,有許多州縣的百姓抗拒檢地清戶,甚至出現騷亂。”

畢自嚴是朱由檢上輩子的股肱之臣,在崇禎初年任戶部尚書,掌管全國財政,在財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況下,靠著他精心協調、精打細算,苦苦支撐了近10年。

不過這一世朱由檢並冇有讓他出任戶部尚書,隻給了他一個戶部右侍郎。而將馮銓調任後留下的戶部空缺給了出賣勳貴的溫體仁,同時又讓錢謙益去補了溫體仁留下的禮部右侍郎的缺。錢謙益的門徒瞿式耜,則繼任翰林學士。

在出任戶部侍郎至今的兩個月間,發生在戶部和財稅這條線上的大事就一件,就是北直隸八府的財稅改革。而這場改革當然不可能一帆風順,鬥爭幾乎從一開始的時候就非常激烈。

“檢地清戶事關國家存亡,無論如何都要推行!”朱由檢的對於北直隸八府田稅改革的態度非常堅決,“現在有人鬨事,不過是受了矇蔽或被人指使......為了一畝地多交幾斤糧的事兒,總歸會有人和朕搗亂的,但是他們成不了氣候。因為八府知府都帶了1000精兵,足以震懾宵小。如果事情鬨大了,朕自提大兵去和他們打!”

對朱由檢而言,真鬨大了纔好!

鬨大了,這事兒解決起來就容易,而且效果最好。

畢自嚴雖然傾向東林,但是對朱由檢堅決整頓直隸八府田稅的做法還是讚同的......上輩子他也這麼乾過,隻是他冇朱由檢那麼硬的手段,效果並不太理想,但還是少許緩解了財政壓力。

看到畢自嚴不再說話,朱由檢讚許的點點頭——他現在不讓畢自嚴頂在前麵,是為了保護這個股肱......北直隸八府的整頓僅僅是個開始!以後還有許多地方用得著畢自嚴。

“陛下,”兵部右侍郎張鳳翼又出班奏道,“三邊總督和陝西巡撫又有告急文書送到......陝西民變愈演愈烈,已經有了燎原之勢。臣以為,朝廷應該速派大軍,並且以知兵之臣出任三邊總督和陝西巡撫。”

“不著急......”朱由檢道,“等朕打完馬孟山,就自提精兵入陝。”

他不著急的原因,是因為李自成已經在手裡了!

而且在年節過後,他又派孫傳庭和劉應坤一塊兒去陝西募兵了——現在京、昌、宣、大四鎮的80000兵額已經有了60000,還差20000都去陝西招募。

朱由檢開出了一年30兩(石)的高薪,絕對能在苦哈哈的陝西招募到強兵,而且辦這事兒的還是非常靠譜的孫傳庭——上輩子他可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兩次組織秦兵,成為了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

隻要這一次的秦兵能再拉出來,就不怕滅不了陝西的流寇!

而且流寇怕鐵騎,朱由檢對自己的帳前鐵騎極有信心,雖然隻有12000騎,但是足夠對付10倍的賊寇了。

而他要自提大兵入陝的原因,除了要親自指揮帳前軍外,還是為了救濟西北的天災......天災如果救不好,賊寇是平不了的。

而要救了陝西的災,準確的說,是救了陝西的災民,朱由檢就必須掌握大量的財富特彆是糧食,兩手空空的救什麼災?

“陛下,”張鳳翼繼續說,“兵部還接到天津水師的奏報,說有一艘西夷大船日前到港,船上還有數百夷兵夷將,還有幾位朝廷的官員......為首的是帳前軍參議孫元化。”

“好!終於到了!”朱由檢一拍巴掌,“朕早就望眼欲穿了......孫元化這次應該帶了許多3磅團炮和葡人炮手回來,有了可以在野戰中運用的大炮,朕出兵馬孟山可就十拿九穩了!”

原來是孫元化帶著洋兵洋將洋槍洋炮回來了,可算是滿載而歸了!有了這位“孫大炮”的加入,即將開始的“二出祁山”,不,應該是二出燕山之戰,可就有極大的贏麵了。

這回可就不是打黑槍了,而是打黑炮。說不定能一炮轟死黃台吉......真要有這個運氣,那可就要天下太平了。

在孫元化帶回來的所以物品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安裝了野戰炮架,可以在野外進行機動佈署的36門3磅團炮——如果不是為了這36門大炮,孫元化早就回來了。可是崇禎點了名要3磅團炮,不要12磅紅夷大炮。12磅紅夷大炮其實是一種艦炮,被改裝成陸戰火炮後,因為太過笨重,很難搬運,隻能用於守城攻城。明軍暫時不需要這個......

但是卜加勞炮廠卻冇有3磅炮的存貨,所以孫元化隻好讓澳門的卜加勞炮廠現做。而且他還從冶鐵重鎮佛山雇了一批青年匠人去澳門學鑄3磅團炮,還另外雇了一百名佛山的學徒工去澳門學習操炮,他自己也跟著洋人一塊兒學。

而到了崇禎二年二月,當孫元化帶著洋兵洋將洋槍洋炮,還有一百幾十個廣東的炮匠、炮手北上而來到底天津的時候。毫不誇張的說,他已經變成了大明第二的炮兵專家了。至於大明最懂大炮的,當然就是大明天子朱由檢本人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