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搶救大明朝>第881章 大順北伐軍(求訂閱)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881章 大順北伐軍(求訂閱)

昆明城,翠微湖畔,現在出現了一處半是學堂,半是軍營建築群落。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雲南講武堂!

這名字聽著就牛逼啊!

而實際上這所講武堂也是極不簡單的,看看講武堂的堂長是誰就知道了。這所雲南講武堂的堂長就是大順皇帝李過本人!

李過開辦這所講武堂的創意當然是來自朱慈烺的南京講武堂了,而且他也有和朱慈烺一樣的需求——大順軍隊比明軍還要雜亂,他們本來就是由許多股流寇拚湊起來的,剛開始的時候連內部的號令都不一樣,必須統一。入川入滇後為了適應地形變化和本身的角色轉換,必須進行軍事改革。

原本的大順、大西兩軍都是流寇,要“流”起來,當然得強調機動性了。所以兩家都裝備了大量的騾馬,老營主力也以騎兵為主,步戰、攻城、守城的能力都比較差。

在曆史上他們遇上入關的清軍便迅速崩潰的主要原因,就是最拿手的馬戰被清軍騎兵所剋製後,就冇有能拿得出手的戰法了,連守城都不行了......

不過在這個時空,由於明清之間的長期戰爭,給了他們十年時間慢慢進化,結果還真的進步了。不僅完成了府兵化(大順王朝的製度本來就學唐朝,發展出均田和府兵也是正常的),還發展出了適應西南崎嶇地形的刀牌兵加火銃兵的組合,甚至還通過緬甸商路引進了西洋火銃和火炮。

而且李過、李來亨、李定國等人還從南京講武堂那裡得到了啟發,三年前就在昆明開辦了雲南講武堂。

不過雲南講武堂和南京講武堂還是有所不同的,南京講武堂更多是照抄了歐洲的方陣戰術——這種戰術其實並不完全適用於中國,因為歐洲的方陣戰術是需要強大騎兵配合的,而明軍恰恰缺乏強大的騎兵。

同時,明軍的對手也冇有強大的衝擊騎兵,哪怕是八旗老滿洲也不是以騎乘衝擊為主要作戰手段的。他們更像是下馬騎士,騎馬進軍,下馬作戰,最強悍的能力就是肉搏!

如果在得勝澱戰場上,多鐸肯豁出他的老滿洲,用騎馬接近,下馬肉搏的戰術打明軍的莫裡斯方陣,取勝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當然了,前提是八旗勇士能頂住明軍的一輪火槍齊射和之後密集的亂槍,可能還要頂著明軍3磅火炮的霰彈往上衝,踏著自己人的屍體硬衝。這樣的勝仗打個三場,滿洲老八旗也就絕種了......史可法一路失敗著就把遼給平了,也算是奇蹟了!

可誰讓他們這些八旗老滿洲比大熊貓還稀有呢?這年頭野生的大熊貓都比老滿洲勇士多。

所以多鐸基本知道明軍莫裡斯方陣的弱點,他也不敢拿老滿洲的人命去填......

但是大順軍人多啊!

他們號稱是農民起義,中國就是農民多嘛!

所以土生土長的大順(大西)戰術專家李定國,就在總結平定雲南之戰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發明瞭火槍刀牌陣。

在大順共治六年的十月初十這天,垂拱而治的共治皇帝李過懶得上朝,一大清早就下了五華山,乘船過了翠微湖,去講武堂看李定國典兵演武了。

李定國的火槍刀牌陣不是營級陣,而是百人陣,也就是連級軍陣。也不是完全不要長槍,每一陣都是由三十名火銃兵、六十名刀牌兵和十名長槍手組成的。

另外,火槍刀牌陣的外形也比較多樣,不僅有方陣,還有圓形陣和楔形陣。其中方陣是火槍在前,進行火力輸出時用的。圓形陣則是用盾牌圈出個圓形,長槍從盾牌中伸出,火槍也架在盾牌上,是用來對付騎兵的。而楔形陣則是長槍在前,刀牌在後,是發起衝擊時用的......

看著幾個由在講武堂受訓的大順軍軍官組成的百人快速變化,一會兒方陣,一會兒圓陣,一會兒楔形陣,如同行雲流水一般,李過就大聲叫起了好。

一旁的李定國也頗為得意,拍著胸脯對李過道:“皇爺,隻要北伐軍能練熟了這套火槍刀牌陣,就能所向無敵了!”

李過點了點頭,“那也不能輕敵......這一次咱們要深入敵境,稍有不慎,怕是要有去無回了!”

“皇爺放心,”李定國道,“隻要咱們的五萬北伐大軍訓練完成,敵人縱有二十萬之眾,也是不堪一擊的!”

“北伐軍什麼時候能夠完成編練?”李過問,“火銃可夠用?”

李定國道:“依著計劃,咱們的北伐軍一共要編成四百個百人隊,再加上一些炮兵、騎兵、輜重兵等等,組成一百個營,二十五個團......總共需要一萬兩千支斑鳩腳火銃,咱們在重慶和昆明的打鐵場產量有限,一月隻能打出四五百支斑鳩腳火銃,湊出一萬兩千支火銃得兩年。現在的存貨有近六千,再有一年就差不多了。”

李過點點頭:“那就好,到時候即便冇有一萬支,也能有八千支了......”

“皇爺,那麼快?”李定國顯然有些意外。

李過低聲道:“黃澍已經到了沙廉,還派人送來了奏章......最晚明年秋天,明軍就會大舉進攻北京了,到時候大明皇帝也會親征,這就是咱們的機會啊!晉王,你一定要把握住!”

“皇爺放心,臣一定不負所望!”

......

“陛下,根據可靠訊息,流寇最近輸入了大量的火炮和火槍,還在雲南昆明開辦講武堂,訓練軍官,編連所謂的北伐軍!現在兩川軍鎮和貴州所轄各軍都非常惶恐,希望陛下可以派遣克難新軍赴援......”

正在老山宮皇極殿中向朱慈烺報告西南軍務的是馬士英,他在西南督軍多年,師老而無功,還丟掉了不少地盤,要擱在崇禎皇帝那會兒,早給禦史們罵死了。

不過現在軍務上的事情禦史冇有資格過問,而且文官也不能多說,真正有資格進行評定的,隻有軍師府。

而軍師府對馬士英和西南諸軍的評價還算不錯......雖然冇打什麼勝仗,但還是努力維持局麵。所以馬士英在雲貴川總督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好多年,直到最近纔有了新的差事,當江南巡撫!

這可是個油水十足的差遣,即便不撈不貪,一年也能有個上萬兩的進項!

馬士英能得到這樣的差遣,顯然是對他在西南苦勞的獎賞。

而替代馬士英擔任雲貴川總督的則是個四川當地出身的武官,名叫曾英。曾英今年隻有三十四歲,不過卻已經成名多年!早在崇禎末年,他就打敗過張獻忠收複過重慶府。

在之後這麼多年的戰爭中,他和另一位四川出身的將領楊展一同成長為四川明軍的雙璧。後來,他們又先後出川參加了孔代補習班,但是他們從孔代親王那裡學到的戰術,去了雲貴川後並不好使。

所以西南戰局依舊對明軍不利。

最近,明軍的雲貴川總督府又探聽到了流寇組織北伐軍的訊息,非常緊張,所以新任的總督曾英和卸任的總督馬士英,就利用入京麵君的機會,向朱皇帝告急求援了。

在馬士英說萬後,曾英又接著他的話說:“陛下,如今流寇在西南日益穩固,已經有了鼎立之勢,如果朝廷不發大兵入川剿賊,隻怕雲貴川之亂將會綿延長久,遙無平定之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