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舒兒很清楚,這是六皇子發怒的前兆!
“你這是將我當成劉高了嗎?”
六皇子似笑非笑的問道。
“劉高?錯了,錯了!”
張浩搖頭:“六皇子就是六皇子,怎麼會是劉高呢……隻是吧,你們萬獸皇朝的皇族,個人武力了得,我想要試一試罷了!”
“他真的要和六皇子動手?”
韓秋彤忍不住問夏幽幽。
“是,又不是。”
夏幽幽搖頭。
“什麼叫做是,又不是?”
韓秋彤有些懵逼了。
“是的意思呢,是他們的確馬上就要打一場了!”
“不是的意思呢,則是他這樣做,完全是不想加價,想要省錢!”
“當然,如果往好了想,或許張浩他也有抱著,試一試我們這一次最大強敵的主力之一,究竟幾斤幾兩吧!”
……
夏幽幽慢悠悠的說道。
聽完夏幽幽的解釋,韓秋彤也是嘴角抽動。
陳夢默不作聲。
她相信這個和自己女兒關係很好的少年!
“好,那麼我就成全你!”
六皇子一口答應下來。
反正,隻要自己將張浩揍個半死,揍到張浩主動求饒,夏幽幽還是需要出麵勸阻。
那麼張浩他還是要欠下夏幽幽的人情的。
夏幽幽是聰明人,也不會黑掉欠下自己的這筆賬。
這麼一來,一切就圓滿了。
至於這個人族奴隸……嗬,雖然姿色不錯,可惜他不喜歡比自己年紀大的女人。
尤其是這種能當自己孃親的女人了。
“來,來,來!”
張浩示意六皇子儘管放馬過來。
“哎喲喂,兩位祖宗!”
黑鬍子連忙說道:“我這裡後邊有個小的比武台,不如到後麵去打?”
“哦?”
六皇子看向黑鬍子。
“我覺得這個提議不錯!”
夏幽幽忽然插話:“畢竟,我們一來就鬨出動靜,對於彼此背後的學院,都不太好交代吧!”
“那麼好吧!”
六皇子故作為難的答應下來。
其實,即使夏幽幽不說,他都會找機會提出。
因為這種心照不宣的私下交易,若是放在明麵上,這就不太好了!
或者說,這是絕對不能放在檯麵的!
張浩則是覺得都無所謂!
隻要能夠省錢就好!
於是乎,眾人就跟著黑鬍子前往他的後院比武台。
“阿姨,你再等一等,我很快就救你出去!”
張浩對陳夢如是說道。
“嗯,我相信你!”
陳夢連連點頭。
她堅信張浩會讓自己和女兒重聚的!
後院,比武台。
“雖然你我都是九星大武師,可是我想告訴你的是,九星大武師和九星大武師之間,都是存在區彆的,我不是劉高這種廢物!”
說著,六皇子露出譏笑之色:“不過,劉高這個小子,連你具體是什麼修為都看不出來,就隨便和你動手了,這種蠢貨,即使真的被你乾掉了,我都不會覺得意外!”
“你是想問,怎麼這個六皇子和其他的人,不太一樣?”
感受到了張浩疑惑的夏幽幽問道。
“嗯,是的。”
麵對夏幽幽的主動發話,張浩點頭應道。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夏幽幽緩緩說道:“六皇子的生母,乃是來自一個被迫遷出中州的家族,所以對於中州的人,他冇有那麼畏懼,冇有那麼敬如神靈,甚至有點厭惡!”
“哦?還有這種說法?”
張浩有點驚訝。
還有,冇想到這個世界也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一句話呢!
龍,是中國的“圖騰”,在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比喻同胞兄弟品質、愛好各不相同。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表示極多。
有一種說法說,這裡並非指龍生了九子,而是泛指一個虛數。
龍生九子是有出處的,不容混淆。
龍生九子之一,囚牛!
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絃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形象。
龍生九子之二,睚眥!
睚眥,是老二,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形象。
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後,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
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龍生九子之三,嘲風!
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形象。
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後麵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和行什。
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製度,隻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
嘲風,不僅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龍生九子之四,蒲牢!
蒲牢,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形象。
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大的鯨魚。
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報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鐘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
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龍生九子之五,狻猊!
狻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形象。
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後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佈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