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張地契放回去,於琦擺擺手道:“我就不看了,你辦事我放心。”
“明天就是大比武的最後一天了,這段時間把你們累壞了吧,哈哈,明天給你們放一天假,你跟廣元陪我去看決賽吧。”
孟建疑惑:這(優美的詞彙)也叫放假?
不管孟建的心理活動,於琦又轉身對身邊的一對青少年道:“伯言、休穆,你們也一道來吧,看看我軍中的健兒。”
這對青少年,便是前段時間從吳縣老家前來投奔於琦的陸遜,及其好友朱恒了。
陸遜少時居於吳縣老家,少年的時候與同縣朱恒相交併與之親善,其從父陸康調任廬江太守後,陸遜這才從吳縣老家前往廬江投奔陸康;陸康之子陸績年幼,比陸遜還小六歲,陸康臨終之際便把陸績托付給陸遜,同時把光大陸氏門楣的責任交給陸遜,併爲陸遜提前取字伯言。
正月的時候,於琦繞後抄了孫賁後路,全殲了孫賁所屬之數千大軍,並於陣上斬殺孫賁的訊息傳到吳縣時,孫策正兵圍吳縣。
在此之前,吳郡守許貢已經連戰連敗,不得已退守吳縣據城而守,可能是受到孫賁戰死訊息的刺激吧,孫策猛攻吳縣,在他的帶動鼓舞下,竟一舉攻破吳縣,吳郡守許貢本來還想投降,卻被孫策含怒出手,給一劍梟首——比原曆史中少活了好幾年,何其慘也。
可能是孫策斬殺許貢造成的影響吧,吳縣幾大豪族對孫策的態度也不統一,互有分歧;尤其是隨著孫賁戰死,劉繇麾下大將太史慈占領了大半個丹陽郡,一舉將戰線推進到蕪湖、溧陽、故鄣一線,兵鋒直指吳郡。
彆人不清楚內情,跟於琦打過交道的陸遜還不清楚嗎?這明顯不是劉繇的風格,肯定是於琦在後麵推動跟支援。顯然,孫策在吳郡攻城略地的時候,豫章那邊也在進行權力的過渡。
因此,在麵對幾大家族是全麵投靠支援孫策,還是與之合作,又或者是消極對待的態度分歧時,因為有跟於琦的這一層關係,陸氏比其他幾家多了一個選擇。
在麵對這種情況時,世家豪族的選擇永遠隻有一個,那就是分彆下注。陸氏主宗這邊,由陸遜的一個叔叔出麵代表陸氏與孫策合作,陸遜則帶著陸績前往豫章,統合被於琦從廬江救到豫章的陸氏族人,實際上在豫章另立彆支,以吳郡陸氏豫章分支的名義投靠於琦。
陸遜自己要投奔於琦不算,還拉來了自己的好友,同屬吳縣豪族的朱家嫡係子弟朱桓朱休穆,一道去豫章投奔於琦。
朱家在吳縣幾大豪族中向來以武立家,也是在隨許貢對抗孫策中損失最嚴重的一個家族。在孫策入主吳縣後,年僅十九的朱桓年輕氣盛,氣不過家族做出的投靠孫策的決定,在陸遜的邀請下兩人一拍即合,隨後領著一部分家族部曲私兵破門而出,跟陸遜一道前往豫章投奔於琦。
陸遜跟朱桓的船隊進入彭蠡澤的時候,於琦已經平滅了郡內的宗賊之亂,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大遷徙、大統計、大分配工作。
他們來的時機剛好,大量會寫字會算術的陸氏族人被補充到孟建、石韜的手下,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加快了各項工作的進展。在這個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陸氏族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孟建、石韜的認可,被二人舉薦,到各縣、屯田營中充任官吏,此舉也使年僅十三歲的陸遜得到了族人們的擁護跟支援。
這一波是雙贏。
與以書、經立族的陸氏不同,朱氏完全是以武立族,朱氏族人曆任都尉、縣尉等職,在對抗孫策的過程中,朱桓自己就率領部曲多次參與戰鬥,斬首數級,甚至包括一名屯長。
雖然朱桓是“破門而出”,但他並非孤身一人,而是從族中帶出來不多不少、正好一屯的部曲私兵,巧不巧?而且甲冑齊全、刀弓俱備,甚至還自帶乾糧。
跟陸氏族人遍地開花不同,朱桓帶出來的部曲私兵於琦一個冇動——私兵私兵,動了還那叫私兵嗎?
話又說回來,於琦現在麾下萬餘精銳大軍,該羨慕的人應該是朱桓纔對。這不,聽到於琦邀請他們前往軍營觀看全軍大比武的最後決賽,不等陸遜開口,朱桓就迫不及待的應了下來。
一行人數十人來到軍營當中,從頭到尾一直主持此次比武的於拾立刻給於琦送上一份厚厚的帛書,上麵羅列了在比武中湧現出來的好苗子,都是值得關注的,在於琦觀看名單的時候,於拾還在一旁給於琦做指引,方便於琦把人物跟名字對起來。
“呦,這個隋文果然有兩把刷子,竟然力、射皆優。”
隋文就是當初第一個向於琦討要老婆的士兵,膽子挺大的,如今看到他的成績,於琦不禁暗道:果然,有本事的人都有點性格。那天看隋文身材高大雄壯,就知道他是力氣不小,是重甲步兵的好苗子,冇想到竟然還精通步射,有點意思。
看著看著,又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於琦指著帛書上的名字笑道:“祖英,這小傢夥也上來了?射術上佳?怎麼個上佳法?”
“五十步內,持步弓,十射皆中。”
於拾的回答不僅驚住了於琦,就連旁邊的朱桓等人也都驚住了:五十步內,十射皆中,這是神射手啊。
自小在軍中長大的朱桓更清楚這個成績的含義,不顧身份的追問:“這個祖英身材如何?力量如何?”
若是這個祖英身材適量,力量強大,能開得硬弓,那妥妥的一員大將苗子啊。
這個問題不用於拾回答,於琦直接給朱桓解釋道:“要讓休穆失望了,這個祖英身材矮小,靈活有餘、力量不足,開不得硬弓。”
於琦之所以清楚這些,卻是跟隋文一樣,恰巧對這個祖英有印象。
正月的時候,笮融被於琦擊敗逃入山裡,前段時間,祖英從新寓縣來到南昌,帶來了於伍的書信,信中言道:越族少年祖英斬笮融之首獻與官府。
於琦賞賜了祖英之後,祖英非但冇有離開,聽聞於琦正要在軍中舉辦大比武,挑選精兵悍卒,便報名參軍,與之一道的,還有同來的十幾名越族青年。
想到百越族人都是上好的山地步兵苗子,於琦就同意了祖英的請求,冇想到那個小傢夥,竟然還給了於琦一個驚喜。
不錯,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