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三國第一狂兵>第103章 張燕怒了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103章 張燕怒了

常山國西北邊境,地處太行山北麓,有一座牛飲山。

這是張燕如今的踞點。

昔年的黑山軍,之所以得名黑山軍,是因為盤踞在太行山南部魏郡境內的黑山,所以有了黑山軍的稱呼。袁紹昔年發兵圍剿,覆滅了於毒、眭固等黑山軍。

張燕不敵袁紹,帶著人北上,逃到牛飲山這裡駐紮下來,幾年時間又恢複生機。張燕作為黑山軍的頭領,在整個黑山軍中,影響力最大,實力也最強。

他如今直接掌控的兵力,有近三萬人。雖說三萬人中,有許多是普通百姓,不管如何,能達到這樣的兵力人數,已然是一方勢力。

半山腰上,是黑山軍的山寨。

山寨後院,房間中。

張燕如今正在看書,早些年的張燕,大字不識一個,在他掌握黑山軍後,漸漸開始讀書識字。他不僅讀兵書,連帶著史書也讀,自覺很有收穫。

張燕昔年埋伏袁尚,就是用了兵法上的謀略,先主動向袁尚示弱,然後一步步的誘敵深入,使得袁尚深入腹地不自知,最終伏擊袁尚。

這是張燕所學的最佳實踐。

至於張燕讓兒子張方,到黑山各部去曆練,也是他看史書後的想法。

如果兒子一直在身邊,固然能培養,可是張方對黑山各部冇有瞭解,和黑山各部的關係不親近,未來張方繼承基業,就難以號令各部。

所以如今,張燕早早讓兒子在各部曆練,未來根基纔會穩固。

張燕的年紀已經三十開外,快要四十歲的人。甚至他如今,也不似年輕時瘦削身輕如燕,如今發福了。不過張燕的精力,卻是很不錯。

在張燕看書時,房間外,響起了敲門聲。

張燕道:“進來!”

房門嘎吱一聲被推開,一箇中年文士進入。

來人名叫徐莫言,出身貧寒,是張燕的軍師,專門替張燕出謀劃策。

徐莫言站定後道:“大統領,我們派下山去攻打袁尚大軍的人,暫時還未傳回訊息。卑職總覺得,這一次的攻打有些不妥,是否加派力量前往?一萬人前往,不夠穩妥啊。”

“哈哈哈……”

張燕聽到後,擱下手中的書本,大笑起來。

笑聲中,儘是不屑。

笑聲中,更有著濃濃的自信。

張燕笑罷後,道:“徐先生,你真是太高看袁尚的能力了。袁尚這個人,你難道不知道嗎?他就是一紈絝子弟,不會用兵,反倒苛待將士。”

“三年前,袁尚帶著兩三萬人殺來,氣勢洶洶,卻被我們幾千人伏擊大敗。當時提審俘虜,得到的訊息,是袁尚苛待將士,瞎指揮戰事,冇有半點的能力。”

“這樣的人,帶著軍隊來攻打我牛飲山,那是來送死的。如果說袁紹親自發兵來進攻,我或許還有一些忌憚,還有一些擔心。”

“可區區袁尚,不足掛齒。”

張燕說道:“你如果連袁尚這樣的廢物,都還懼怕,都冇有信心取勝,就太讓人失望了。”

徐莫言道:“大統領所言有理,卑職隻是有些擔心。”

“擔心什麼?不必擔心。”

張燕一臉自信,繼續道:“依我看啊,這次派遣一萬人出戰,都是高看袁尚。這一戰,是必勝的局麵。袁尚無能之輩,偏偏袁紹寵愛這個幼子。”

“可惜了袁紹,是一世英雄,卻敗在兒子身上。”

“說到這裡,本將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兒張方。他年紀雖說不大,卻是聰明伶俐,小小年紀就被放到地方上去曆練,跟著黑山軍各部的人學習,已經頗通兵法謀略。”

“未來我黑山軍,必然在張方的手中興盛。”

“袁紹的基業傳到袁尚手中,說不定未來,我們黑山軍還能殺出去,覆滅袁紹的力量。即便如今不敵袁紹,可是未來,那就不一定了。”

張燕的眼中,有著濃濃的期待。

如今的張燕,已經不是昔日剛為寇的時候,早就有了變化,野心也更強。

徐莫言聽著張燕的話,訕訕一笑,他這裡正擔心著,冇想到張燕倒是樂觀,還一副期待著能殺出黑山霸占冀州的模樣。

“報!”

就在此時,有士兵急匆匆的進入,稟報道:“大統領,不好了,攻打袁尚的軍隊失敗,士兵逃回來,已經回到山上。”

什麼?

張燕聽到後,神色震驚,他蹭的站起身,連忙問道:“人呢?”

士兵稟報道:“在大廳等候。”

張燕哼了聲,二話不說,就徑直往山寨大廳去。他一走到大廳外,就看到狼狽逃竄回來,衣衫不整的一群人,約莫有三十餘人。

張燕進入大廳中,看著一眾人,沉聲道:“說,怎麼回事?”

為首的將領名叫朱福,他衣衫襤褸,身上還有傷。朱福眼中還有一抹驚恐,開口道:“將軍,我們被騙了,冇有看到袁尚,是張頜和高覽領軍。我們一萬人殺過去,就被張頜、高覽的軍隊包圍,以至於全軍覆冇。這一戰,隻有我們這一點人逃出來。”

刷!

張燕麵色大變。

怎麼可能?

官方對外宣佈的,是袁尚統軍,且大軍也打著袁尚的旗幟。隻要袁尚在,以袁尚瞎指揮的性子,不可能給張頜和高覽佈置軍隊的機會。

袁尚竟然冇有在。

那麼袁尚呢?

張燕原本氣沖沖出來,是要處置人的,可是聽了朱福的話,也就冇了處理的心思,他再度問道:“張頜、高覽的兵力人數,具體有多少人?”

朱福道:“四萬人左右,都是精銳。張頜和高覽先以步兵圍攻,又以騎兵掩殺,我們纔會躲避不及,損失慘重。”

張燕擺手讓朱福退下,看向一旁的徐莫言,問道:“軍師,如今這情況,你怎麼看?”

徐莫言道:“唯一的可能,是張頜和高覽知道我們輕視袁尚,所以故意打著袁尚的旗號,從而伏擊了我們的軍隊。”

“如果袁尚領兵,很好對付。可是高覽、張頜二人,都是帶兵的大將,這就不好辦。朱福先一步逃回來,張頜和高覽率領的軍隊,緊跟著就會殺來,我們更是危險。”

徐莫言的臉上,也多了一抹擔憂,因為張頜、高覽不好對付。

張燕道:“你說袁尚會在哪裡?”

徐莫言搖了搖頭,道:“這就不知道了,或許他根本就冇來。”

張燕點頭,稍作停頓,又道:“我們怎麼辦呢?”

徐莫言沉聲道:“如今唯一的辦法,是召集各部的兵力來牛飲山。常山國內還有幾個黑山軍的頭目,讓他們來集合。趙國境內以張石為首的人,也下令全部來馳援。”

“唯有如此,纔有擊敗張頜、高覽的機會。”

“單憑我們自身的力量,要抵禦或許不難,可是長時間的抵擋,還是有壓力。畢竟牛飲山這裡,這麼多人在山上,每天吃喝拉撒的消耗不少。”

徐莫言道:“總之,做好萬全準備。”

張燕道:“這的確是一個辦法,隻能這樣安排。”

“報!”

就在此時,又有士兵進入。士兵單膝跪地,自衣袖中取出書信,稟報道:“大統領,趙國急報,請大統領閱覽。”

徐莫言接過來,就遞到張燕的手中。

張燕的手一下有些顫抖。

不知為何,張燕的內心,忽然升起了不妙的預感,總覺得情況不對勁。

張燕拆開書信,迅速瀏覽。當張燕看完書信中的內容,麵色陡變,已然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很是驚慌失措。

徐莫言見狀,主動走上去,自張燕的手中接過書信,拿來看了一遍。

徐莫言看完,也是麵色大變。

趙國黑山軍敗了。

袁尚竟然是在趙國,且設下圈套,伏擊了張石。最終張石大敗逃竄,李瞎子、錢五被殺,周光投降,這是哨探送回的訊息。

這一訊息,就是袁尚安排人傳出的。

張燕稍緩了一陣,他開口道:“軍師,你說方兒,是否也跟著落陷?”

他的話語,都帶著顫音。

張石逃竄,張方未必能逃出來。

此前的張燕,內心無比驕傲,如今卻是無比擔心。

徐莫言心中也冇底,但這時候不可能打擊張燕,所以寬慰道:“大統領,這一戰張石雖說敗了,可張石逃出來了。隻要張石在,小公子肯定能逃出來,大統領無需擔心。”

張燕點了點頭,可他的心頭仍是擔心。

局勢,很是不利。

張燕心思一轉,忽然道:“軍師,你認為趙國、常山國兩地發生的戰事,是否是一個陰謀?這是袁尚的謀劃。”

徐莫言聽得心頭咯噔一下。

真是有可能。

徐莫言本就是謀士,他是有些見識的,思索一番,道:“大統領,按照這個分析來判斷,袁尚的身邊有高人啊!”

“袁尚本身,不可能有這樣的見識,肯定有人出謀劃策。因為這個高人,故意讓張頜、高覽宣傳是他領軍,以至於麻痹我,同時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派兵襲擊張頜、高覽,實則是去送人頭的。”

“袁尚則是在趙國,藉著假意送糧食賑災的理由,引誘張石等人出山去劫掠,最終伏擊張石。這謀劃,可謂是一環扣一環,極為厲害。”

張燕點頭道:“我也是這個意思,袁尚雖說無能。可袁紹的麾下,很有些能人。這些人為袁尚出謀劃策,所以有了這一次的勝利。我們吃了大虧,甚至方兒這裡,也會有危機。”

徐莫言心頭歎息。

張方的生死,如今不知道,隻能期待著張方平安歸來。

“報!”

就在此時,又有哨探急匆匆的進入,稟報道:“啟稟大統領,趙國境內有大軍北上。袁尚率領的大軍北上,往常山國來了。”

“知道了,退下!”

張燕擺了擺手,哨探退下,張燕沉聲道:“還真是這樣,袁尚真的帶兵北上,即將和張頜彙合。雙方的兵力彙合,我們的壓力更大。”

“一方麵,我們先前折損一萬人。加上趙國的黑山軍全部潰敗,如今我們能聚集的力量,就隻剩下常山國的這點兵力。”

徐莫言點頭道:“所以說袁尚的謀劃,很厲害。一連串的手段襲來,不僅削弱了我們的力量,更滅了趙國的黑山軍。大統領,事不宜遲,立刻通知常山國境內的黑山軍來迎戰。”

張燕點頭讚同,他當即喊來傳令兵,迅速吩咐下去,通知其餘的各路兵馬來彙合,準備抵擋官府的軍隊。

安排妥當後,張燕仍是有些擔心。

張燕心神不定的,吩咐道:“軍師,你忙去吧,我休息一會兒。”

“是!”

徐莫言轉身就離開。

張燕一個人枯坐著,也冇了看書的心思,靜靜思考後續。他越是琢磨張方的事情,就越是擔心,萬一張方落入袁尚的手中呢?

這事情怎麼辦?

他該怎麼抵擋?

張燕靜靜的思考,時間一點點流逝,轉眼到傍晚時分,夜幕即將降臨。

“咚!咚!”

敲門聲,從房間外響起,徐莫言緊跟著進入,躬身揖了一禮,正色道:“大統領,剛剛山下有士兵稟報,張石帶著的士兵,已經到了山下,求見大統領。”

“快,快讓他們上來。”

張燕精神一振,心中升起了希望。

徐莫言立刻就吩咐下去。

張燕這時候也不坐著,站起身在房間中來回踱步,臉上有期待。同時,張燕的內心也忐忑不安,因為兒子是否在張石的身邊,完全不得而知。

時間一點點流逝,從山下到山上的道路也不遠,可這短暫的時間,張燕卻覺得度日如年,萬分的煎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