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無本買賣
手持菜刀準備手刃二人的百姓,多次衝破禁軍的防禦,差點一刀結果了父子二人的性命。
五十多萬百姓的長安城,因為李傕郭汜等人的禍亂,隻剩下了三十餘萬。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因為戰亂,劫掠而死的親人。
更有甚者,全族都死在了亂兵的手中。
大朝會文武百官一致讚同將李傕誅滅九族。
為了平息民憤,行刑日期定在了兩日後。
行刑當天,全城百姓都彙聚到了城外的刑場。
執行死刑的人手,由屯田的營衛擔任。
李傕漠然和眾人對視著,他並不覺得自己有任何過錯。
“殺了他!殺了他!”台下響起了百姓們詛咒般的吼聲。
手持鐵刀的營衛,朝手上吐了口唾沫,用手將李傕的腦袋按在了斷頭台上,雙手一連揮動十餘次鐵刀,纔將他的腦袋砍了下來。
李傕的腦袋掉落台下的瞬間,百姓們瘋狂爭搶了起來。
李式睜著一雙小眼睛,戰戰兢兢看著眼前的一幕,突然大聲嚎叫起來。
“我是鎮南將軍和鎮北將軍的義子,你們不能這麼對我,你們這麼對我!”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饒命啊!”
真正麵臨生死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是那個膽小、窩囊的大公子。
他的性格根本冇有發生過變化,這纔是真實的他。
李傕被斬首後,接著便是族人相繼人頭落地。
幾十顆人頭被堆在了刑台上,麵目猙獰,五官扭曲。
李式腦袋枕在斷頭台上,呆呆盯著前方的人群。
百姓們的咒罵聲,冷笑聲漸漸變得模糊不清起來。
劉辨看到李式人頭落地時,轉身對龐德吩咐道:“你帶人將李式的屍首裝進棺槨,以他生前地位安葬。”
龐德不太情願地應了下來,領著幾個強壯的軍漢擠進了人群。
右扶風、京兆尹的官員站在人群後方,看著李傕的族人被屯衛斬殺,各自心中惴惴。
“我等還是小心做事吧,如今的朝廷可不是從前的朝廷了。”
一眾官員擦了擦臉上的冷汗,邁步朝長安學院趕了過去。
一月後,一封密信通過隱秘路線,從荊州傳來了長安。
劉辨坐在書房內,迫不及待打開了信封。
看完書信,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賈文看著他臉上的笑意,向他投來了詢問的目光。
馬雲祿直接搶過了密信,光明正大看了起來。
“韓龍找到林采兒了!”馬雲祿小嘴大張,目光中露出了驚喜的神采。
賈文湊過去瞧了一眼,佩服道:“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采兒就賺到了十幾萬兩銀子,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劉辨忍不住笑了出來,林采兒的辦法其實是個無本的買賣。
幸好她是在荊州斂財,如果在長安和涼州這麼做,自己絕對不會同意。
……
襄陽城內熱鬨非凡。
韓龍帶人將錢莊的告示貼遍了大街小巷。
百姓們看著上麵的告示,都覺得事情不太可信。
“將銀子存在金城錢莊,每個月能拿一成利潤,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是啊,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豈不是一年就將銀子翻了一倍。”
“襄陽城內的錢莊從來冇有給過這麼多的好處,金城錢莊這不是賠錢嗎?”
議論了幾天,百姓們漸漸變得好奇起來,很情的真假。
有人存了一兩銀子,提前收到了一個月的利潤。
事情漸漸傳了出去,前來存銀子的百姓越來越多。
眾人拿著真金白銀換來的銀票,都將手裡的小紙片當成了兌換錢財的憑證。
有些手持小額銀票的百姓,開始用銀票自行兌換需要的貨物。
金城錢莊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收攏了十幾萬兩銀子。
林采兒命人抬著五萬兩銀子來到了蔡氏族人開設的糧鋪,向糧鋪掌櫃訂購了十萬兩銀子的糧草。
聽說金城錢莊需要用五萬兩銀票支付餘款,糧鋪掌櫃親自向蔡夫人請示,得了許可,雙方簽訂了合作契約。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件事在襄陽城內引來了軒然大波。
金城錢莊的銀票聲名大噪,越來越多的真金白銀流進了金城錢莊。
很快襄陽附近的郡縣也出現了金城錢莊的分號,金城錢莊的吸金能力,令所有知情者都捏了一把冷汗。
劉表得知荊州百姓手中幾十萬兩銀子,被金城錢莊女掌櫃換成了銀票,震驚不已。
後來夫人蔡氏說刺史府在錢莊也有股份,他才暫時將出手乾預的想法壓了下來。
十萬兩銀子購買的糧草交付後,林采兒和韓龍趕到襄陽城外,命人立即運向京兆尹。
韓龍對林采兒的生財之道,還是大惑不解。
“林掌櫃,錢莊怎麼支付得起每月一成的利潤?”金城錢莊存有四十多萬兩銀子,意味著每個月要支付城內百姓四萬多兩銀子的好處。
但根據他這些天來的瞭解,錢莊並冇有什麼生財之道,隻是在不停印製銀票。
林采兒抿了抿嘴巴,將這件事情的關鍵秘訣藏在了肚子裡。
她可冇有忽悠走荊州百姓的銀子,然後攜款潛逃的打算。
初期的利誘隻是推廣銀票的手段。
支付的百姓們的好處,不過是印製出來的銀票罷了,成本不值幾個錢。
等一年過後,百姓們適應了銀票,明白了銀票的好處,錢莊就會停止向百姓們高價吸金。
到那時,即便冇有任何好處許諾,百姓們也會將自己的銀子兌換成銀票。
至於她購買糧草的錢財,可以看作是向荊州百姓提前收取的好處費。
一百多艘滿載糧草的大船,離開襄陽城的時候,引來了不少百姓的圍觀。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這麼大手筆的交易。
蔡夫人的糧倉因為這次的交易,終於搬空了。
……
一百多船糧草到達荊州邊境時,劉辨帶領三千騎兵親自前去交接。
為了儘快卸下來船上的糧草,劉辨命人在渡口旁邊另外建造了一處臨時渡口。
聞聽喜訊,京兆尹和弘農百姓組織人手前來幫忙搬運糧草。
劉辨抓了一把稻穀放在鼻端聞了聞,隻覺得清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