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卷經笥>曆史>三國縱橫之涼州辭>第153章 事變
閱讀設置(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置X

第153章 事變

何進不同意袁紹徹底剷除宦官的請求,自然是有他自己的一番打算的,他原本是屠家子出身,家世充其量也不過是南陽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小的豪強之家,之所以能夠位居三公之上,執掌朝政,靠的完全是自家外戚的身份。

而在初期,自家妹妹在宮中的日子並不好過,還是多虧了攀附這些正受寵信的宦官的門路,才能夠母憑子貴,保住了皇後的地位,最終造就了外戚何家執掌朝政、輔佐幼主的大好局麵。

從私人感情上來講,何進和宦官曾經是有過密切交集的,隻是因為朝廷上一山不容二虎,纔不得不迫於形勢和宦官反目成仇。

要知道,漢家的外戚,往往就是死在這些深居宮省之中的宦官之手,不管是“跋扈將軍”梁冀,還是有士人“三君”之一美名的竇武,都是慘死在這些宦官手中的,就連何進,最初也差點就折在了小黃門蹇碩的手裡,所以為了保全自己在朝中的權勢和地位,何進纔不得不聯合黨人,向根基穩固、隱隱威脅到自己執掌大權的宦官動手。

現下宦官已經被清除出宮,冇有了以往隔絕中外的滔天權勢,何進也就冇有再趕儘殺絕的意思,轉而將注意力轉到了藉助自己的幫助,實力不斷膨脹的黨人一派,也不願意再為了替黨錮之禍中遭受宦官迫害的黨人報仇,對這些已經冇有威脅的宦官下手。

為此,袁紹不得不自作主張,利用自己黨人的實力,對這些失勢的宦官釜底抽薪,發動了第三波的攻勢。他開始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進的名義,要各地逮捕宦官們的親屬,從地方上斷絕這些宦官就國的希望,也藉此來逼迫何進停止打算袖手旁觀的行為。

而這招釜底抽薪果然抽疼了宦官,也激發了窮途末路的宦官的壓抑已久的凶性。當張讓、趙忠等宦官得知何進誘騙他們各自就國,同時又在私底下釋出公文,命令地方州郡羅織罪名,逮捕他們的親族時,無不勃然大怒,開始糾集在一起,準備對何進為首的外戚發動搏命一擊。

張讓先利用自己的兒媳是何太後的妹妹這一有利條件,通過兒媳傳話給何太後之母舞陽君,然後再由舞陽君傳話給何太後,言辭懇切真誠,就猶如臨死之人的最後哀求,想要見上何太後最後一麵,從此辭彆,再難相見。

“老臣得罪,當與新婦俱歸私門。唯受恩累世,今當遠離宮殿,情懷戀戀,願複一入直,得暫奉望太後陛下顏色,然後退就溝壑,死不恨矣!”

何太後原本就對這些宦官心存私情,也不同意何進罷黜宦官的請求,至於迫於外兵逼近京師的壓力,纔不得不讓這些手下的舊人返回家中,打算風頭過後再重新把他們招回宮來,現下眼看他們就要被驅離京師,心頭一軟,竟鬼使神差地將這些剛剛被罷黜出宮的宦官又重新召進宮來,宦官這一次毫不遲滯,立馬就動身入宮,積威日久,轉眼之間就重新控製了後宮上下。

何進原本得知袁紹自作主張,假裝自己的名義向各地釋出公文,要求羅織罪名誅收不宦官親族一事之後,就赫然變色,想要和袁紹等人翻臉,可冇想到突然之間,宦官又重新進據宮中,讓自己先前的一番努力全部打了水漂,他又急又惱,不得不放下臉麵,重新和袁紹為首的黨人言歸於好,一同對付死灰複燃的宦官一黨。

八月二十五日,決意要對死灰複燃的宦官進行最後清算的何進再次入宮麵見何太後,這一次他不再單單要求罷黜宮中的宦官,而是直接開門見山,請求殺死全體中常侍。

何進兄妹這一番對話自然很快就被重新接管後宮事務,派人暗中探聽訊息的張讓、趙忠、段珪等人知曉,宦官反客為主,起事誅殺外戚已有眾多先例,當下得知何進也下定決心想要徹底剷除自己一方,也不再猶豫,直接先下手為強,準備對進入宮中的何進下手。

數代天子寵信宦官,宦官執掌後宮多年,宮中人數最盛之時,號稱有數千宦者服侍宮中,其中當然不乏像蹇碩這類健壯習武之人,甚至乎還專門有一支由宦者之中抽選精壯之人編練成的中黃門冗從兵,平時習練武藝,值守宮中門戶,天子出行時騎馬附從左右,充當護衛騎士。

張讓、段珪當下就帶了黨羽數十人手持武器,埋伏在殿門下,等何進出來之後,就把他騙到了嘉德殿前,當麵嗬斥何進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先帝嘗與太後不快,幾至成敗,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財千萬為禮,和悅上意,但欲托卿門戶耳。今乃欲滅我曹種族,不亦大甚乎!”

時下天下大亂,士民都把禍端的源頭指向了迷惑君上的宦官一黨,可是宦官卻不願意認罪,在他們看開,這天下大亂的罪責,宦官若是罪有應得,同樣在朝政上指手畫腳的外戚、黨人一派也有相同罪責。而對於何進忘恩負義,忘記之前他妹妹失寵時,宦官對他們何家的幫助,宦官更是深惡痛絕,認為這是**裸的背叛。

何進被一大群手持兵器的宦官圍著,自然不能夠出言反駁,但是也拉不下麵子跟這些不久前還在自己麵前跪地求饒的宦官求饒,最終,尚方監渠穆親自拔劍,將何進斬殺在嘉德殿前。

眼看血淋淋的頭顱被當眾砍下,張讓、段珪等人已經圖謀起事,自然做好了完全準備,眼下何進已經身死,外戚也就不足為慮,需要開始對付的是袁紹為首的黨人了,他們當即起草詔書,想要讓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樊陵任過京兆尹,頗有政績,而許相更是和因“月旦評”而馳名的許劭、許靖兄弟一族,同是出自汝南許家的高門,這兩個人雖然是士人出聲,但卻和宦官交往密切,用他們來代替袁紹、王允,可以最大程度減弱事後朝野上下的輿論壓力,重新拿回這幾個月來被黨人奪走的京師雒陽城內的重要職位。

但是當張讓、段珪等人前往宮中尚書檯簽署詔令時,卻受到了值守的尚書的質疑,張讓等人知道這個時候刻不容緩,直接將帶來的何進人頭拋了出來,對外宣稱“何進謀反,已伏誅矣!”

注:1、《後漢書.百官誌三》“中黃門冗從仆射,以宦者任之,秩六百石。居則宿衛,直守門戶;出則騎從,夾乘輿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