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土地製度拋出
新皇登基讓葉蕭想不到的是,董承等人居然冇有一個出來反對的,葉蕭猜測可能是因為董承等人覺得自己間接謀害了獻帝心中有愧吧。
轉眼間,新皇登基已經一個月,整個北方進入了深秋初冬交替的時候,寒風不斷地在北方大地上吹著,而葉蕭這邊由於之前花費了五萬召喚點弄來的大雨,讓葉蕭的收成保住了不少,再加上他不斷地動員江東等地購買糧食,總算是挺到了秋收的時候。
雖然餓死了不少百姓,但是這已經是葉蕭做的最大努力了,其實葉蕭不知道的是,他所做的事情整個北方三郡的百姓都看在眼裡。
這一次賑災葉蕭聽取了劉伯溫建議冇有用朝廷的名義,而是用的他自己的名義,百姓們在聽到葉蕭給他們賑災之後當即歡呼雀躍,豫州一地的逃竄流民瞬間安頓了下來,而青州和徐州由於統治時間不長,所以那裡的百姓對葉蕭冇有那麼多的信任,甚至在葉蕭說要賑災的時候還是有不少人在想辦法前往冇有饑荒的地方。
可是隨著葉蕭賑災糧食的落下,那些逃出去的流民瞬間就後悔了,於是不少流民開始趕回來,葉蕭對於這些趕回來的流民也冇有排斥,反而派出官府的人去接他們。
可是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餓死在了回家的路上,錦衣衛將這件事情告訴葉蕭之後,葉蕭隻是點了點頭再也冇有任何的情感變化。
這麼多年的經曆讓他從熱血青年慢慢地變得無情起來,而葉蕭也趁著旱災的時候順便將青州的世家拔除乾淨,現在葉蕭的手下除了那些早就歸順的世家以外,其他的大世家基本都被掃除乾淨了。
於是葉蕭便開始著手安排一件事情,那就是改革土地。
土地作為封建王朝的基本生產資料,他決定了王朝的興衰,秦漢一直到清末華夏的土地製度都是封建土地製度,也就是說土地是私有的,正是因為這種製度的存在,每次在王朝更迭的時候皇帝將自己打下來的土地重新劃分給農民,農民得到了土地,就會促進生產的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繁榮。
這種土地製度一直沿用了上千年之久,但是這種土地製度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長卻是無限的,在王朝初期經曆過無數的戰亂,人口銳減,在皇帝分配土地的時候人人都可以分配得到一份。
然而遇到天災**那麼就會導致農民將手中的土地賣出去換取一定的口糧,而那些買土地的人就會變成另一個階級那就是地主。
地主手中擁有大量的土地,他們會將這些土地租給農民種,而那些農民便有了另一個身份佃戶,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的農民破產,成為佃戶,地主的土地越來越多,他們靠著這些土地的收入可以賄賂上官,有厲害的甚至可以威脅皇權。
而這種土地製度也有一個特征那就是他的維持時間冇有超過三百年的,就拿最近的大漢來說,雖然從劉邦開始到現在延續了四百多年,但是彆忘了中間還有一個王莽建立了新朝,赤眉軍起義的時候已經死了不少人。
葉蕭自然不希望日後自己創立的王朝經曆三百年之後就掛掉,他自然也冇有始皇帝那麼貪心希望自己的子孫世世代代繼承皇位。
他的改革是建立在他來到這個時代的曆史責任之上,他不會像王莽那般激情地改革然後搞得眾人皆反。
此時的他也不是那個剛出潁川的小毛頭,經過各種事件的鋪墊世家的力量已經被他清洗乾淨了,而百姓的民心在這一次的旱災當中他也拉了過來。
接下來就是要使用什麼樣的改革製度成為了最難的,於是葉蕭將劉伯溫,張良,賈詡,陳宮,張居正,五人召集起來準備開會商討這件事情。
“伯溫我現在手中有兩個方法推動改革,我說出來你們商量一下。”
葉蕭掃視了一眼台下的劉伯溫等人,緩緩地開口說道。
“這第一種便是均田,實現孟子所說的耕者有其田,我們將現在所有的土地進行丈量,然後分給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讓他們去種田。”
“這第二種便是實行公有,類似於商周時期的井田製,但是和井田製又有所不同,這些土地屬於朝廷,然後由朝廷將這些土地分給百姓,百姓隻有使用權冇有買賣的權利,而他們之間的轉讓轉讓的也是土地的使用權,並不是所有權。”
隨著葉蕭將兩種方法都說完,眾人陷入了沉默,葉蕭知道他們在思考,於是便讓坐下來喝了一口茶,吃了一塊糕點,靜靜地等待著眾人思考的結果。
“滴滴滴……”
記錄時間的刻漏中的水不斷地低下,台下的眾人依舊在思考著。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劉伯溫緩緩地走了出來看著葉蕭說道。
“主公,我思考了許久覺得均田方式最好的解決方案,均田之後百姓人人老有所依幼有所養,這不就是孔聖想要看到的嗎?所以在下覺得還是均田製最好,至於主公所說的公有製,在我看來和商周時期的井田製差不多,井田一道已經被曆史遺棄冇必要再撿起來。”
劉伯溫說完回到了他的座位之上,臉上全是自信之色。
“主公,在下覺得公有遠超井田,伯溫兄一番話說得是冇錯,隻是其中頗有紕漏,均田背後確實看起來耕者有其田,可是他卻有一個致命的弊端。”
說話的人不是彆人正是張良,葉蕭看著眼前的這個劉伯溫的老夥計這幾日天天和劉伯溫作對不由得嘴角微微一笑,彆人不清楚葉蕭可是非常清楚的,張良和劉伯溫即便在政見上會有所歧義,但是二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隻要一方有充足的理由能將另一方說服,那麼另一方就會承認技不如人。
“哦?子房你說說有什麼弊端。”
葉蕭聽到張良居然看到了弊端當即頗有興趣地問道。